來源: 證券時報
記者 段久惠
今年“兩會”上,著力緩解的企業融資難題仍然被重點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推出定向降準、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優化小微考核辦法等系列組合拳,引導信貸資金向小微企業轉移,其中,銀行業被賦予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不過,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往往有“短、小、急、頻”特點,再加之相對脆弱、徵信數據不完善,與銀行服務的匹配有一定錯位;因此,長時間以來,銀行基於成本投入、信用風險等因素考量,小微業務未必會是經營戰略重點。然而,記者在近日的採訪過程中發現,慣有印象中因需求錯配帶來的小微融資難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以微型企業主和個體經營戶密布的蘇南經濟為例,該區域內不少銀行深耕本地,在網點渠道、服務産品、金融科技上不斷突破,取得了營收業績和資産品質的同步向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常熟農商行,該行2018年實現凈利潤14.93億元、同比增長18.12%,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降至1%以下、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大增124.08個百分點至450.01%。記者接觸到的另一家地處江蘇中部的海安農商銀行,立足本地開展支農小微業務。據其高管透露,去年全行的不良貸款率也維持在1%的水準。
和他們業務人員仔細交流會發現,上述銀行在小微業務上經營成效顯著,除了相對傳統的打法之外——發揮其本土優勢、客戶經理深入“田間地頭”一線了解用戶需求,提供簡單、便捷、易懂的金融産品,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金融科技對銀行業務的多方位改造變革:具體來看,首先是小微業務的線上化,申請、審查、審批、提還款自助和貸後管理都極大簡便;此外,還更應看到的是大數據系統改進,帶來社會徵信水準大幅完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得到很好解決。
隨著智慧電子設備普及,人們的行為日益線上化,而金融脫媒的發展,又讓人們的線上行為經濟化,個人行為痕跡中的金融數據蒐集變得可能。這樣一來,微小個體的惡意逃廢債的機會成本大幅提高,基於信用數據做出的授信判斷等也更為精準。這是區別於以往的一個重大變化,也正是基於此,數字經濟時代的信貸業務,能從“漫灌”中脫身出來變成“滴灌”。
這一背景正可以解釋,以網商銀行(前身為“阿裏小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銀行,集中于服務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小微個體攤販、商戶,在近年發展大有起色,近兩年資産和業績規模增速明顯。數日之前,網商銀行高管告訴記者的數據是,該行筆均貸款金額1.1萬元,筆均貸款時長90天,小微商戶的及時還款率達到了99%以上;去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28%,到了9月末進一步下降至1.23%;而在運營成本上,該行去年6月末披露,基於成熟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模型,每筆貸款平均運營成本僅為2.3元,其中的2元屬於技術投入。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治理數據亂象,破局“數據孤島”,加快數據的安全保護和合規共用。毋庸置疑,高品質的信用數據是加速推進高品質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而在當前,全社會的信用數據系統完善還有在廣度、深度、規範使用管理上的可完善空間,但值得暢想的是,隨著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突破企業個體的經營規模大與小,所處地域無論是東部還是中西部,“滴灌”意義的金融普惠有望實現。
(責任編輯: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