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周桐宇:“數字滴灌”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再次強調“要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3月2日,《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周桐宇,將會把視角聚焦到利用“數字滴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
周桐宇認為,近兩年,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緩解,但大多數信貸需求在1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沒有被滿足。傳統銀行在服務佔總量20%左右的頭部中小企業方面有其優勢,但在觸達體量更小、代表我國經濟“毛細血管”的小微企業方面,力有不逮。
對於此種形勢,周桐宇指出當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小微企業信用數據缺失,金融機構難以完成有效的風控和授信。絕大部分小微企業由於缺乏不動産抵押物,且沒有可信的數據化記錄,小微企業運營成本、生意流水和客群消費類型等,都難以被金融機構獲知和核證,導致金融機構往往無法對其融資風險做出有效判斷。來自央行的統計數字顯示,2018年3月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為2.75%,比大型企業高1.7個百分點。
第二,傳統信貸模式在服務小微企業時可持續性差。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的傳統模式以線下風控、線下放貸為主,該模式決定其觸達更多小微企業難且動力不足。傳統銀行完成一家小微企業授信的成本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時間週期需要一個月甚至數月;人工成本方面,一位傳統銀行客戶經理每年僅能管理(包括貸前和貸後)10至20家小微企業。
第三,小微企業融資面臨“兩多兩難”問題,即“小微企業多、融資難,社會資本多、投資難”。民間資本有較大意願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輔助渠道”,但卻面臨“投資無門”。近年來,一些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小貸公司利用數字技術開展線上風控,通過高頻的移動支付收付款數據等多維度動態數據生成風控結果,替代傳統線下風控,並據此進行線上放貸。該網際網路貸款模式初步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的觸達、成本、風險等難題,給民間資本參與小微融資趟出一條新路。2018年,部分有資質民營銀行和小貸公司還與傳統金融機構深度合作,創新出聯合放貸模式。但由於我國融資、放貸中的一些不合時宜的監管限制,導致上述模式作用有限。
所謂“數字滴灌”,周桐宇表示,與服務大企業為主的人工授信服務不同,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形成對小微企業的數字刻畫,為其提供精準授信服務。關於近年來我國一些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探索運用“數字滴灌”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周桐宇認為此模式應該得到更多鼓勵和推廣。
進而,周桐宇提出鼓勵運用“數字滴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幾點想法:
第一,對小微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多方數據共用。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小微企業獲貸的前提是有可信賴的風控數據。一是鼓勵小微企業實行生産和經營數字化,包括使用移動支付等,以此積累數據;二是推動工商、稅務、司法、公用事業等公共數據向金融機構開放,增加小微企業數據的維度和準確度;三是支援貸款機構之間數據互通,聯合進行風險研判和動態更新,減少和避免多頭借貸、以貸養貸等情況的出現。
第二,推進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聯合貸款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根據主要貸款機構的初步合併估算,截至2018年10月,我國面向小微企業的網際網路聯合貸款超過2000億元,共服務超過200萬個小微經營者。由此可見,商業銀行和金融科技機構利用各自資金、科技能力等優勢進行合作,走聯合貸款的創新之路是發揮和擴大服務小微“數字滴灌”模式的有效途徑。在防範風險,加強商業銀行獨立風控同時:一是建議不對聯合貸款的貸款額度和出資比例做一刀切式限制,保留市場主體自主決定的空間;二是建議順應網際網路貸款跨地域的特點,不對聯合貸款進行地域限制;三是建議出臺具體規定進一步防範網際網路貸款風險,明確聯合貸款準入門檻和業務操作流程,規範合作分工機制。
第三,發揮民營銀行和小貸公司作用,增加其融資途徑,給予合理杠桿率。為了鼓勵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與商業銀行一起形成小微企業融資“幾家抬”的良好局面,一是建議適度放鬆民營銀行發起設立和參股限制;二是建議拓寬服務小微機構的貸款機構融資渠道,適度放開小貸公司等放貸機構杠桿率限制,明確小貸公司金融機構定位,允許這些機構通過進入銀行間市場、進入銀登市場等方式發行債券和資産證券化産品獲得融資,提升其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和規模。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