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電力去年凈利預增逾2倍 主業仍“冰火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5-01-15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1月13日,凱迪電力對外披露2014年業績預告,預計201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20%~270%,盈利2.07億元~2.40億元。
凱迪電力方面表示,本次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為公司主營業務生物質發電板塊在2014年有較大增長,全年發電量大幅超過去年水準。凱迪電力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資産整合的推進,公司業績將在今年逐步顯現和爆發。
業績增長歸功於收儲體系改善
記者注意到,1月7日,凱迪電力發佈公告稱,2014年12月,公司旗下16家生物質電廠當月累計完成發電2.6億千瓦時。2014年11月初,凱迪電力發佈重大資産重組草案,公司獲注大股東及其他交易方的生物質電廠、水電廠、風電廠、林業公司等154家公司,其中就包括87家生物質電廠,交易作價達68.5億元。
隨後12月,凱迪電力子公司格薪源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收購凱迪陽光提供的27.1萬噸生物質燃料,用於凱迪電力下屬生物質電廠的生産經營。
數據顯示,凱迪電力2012年和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3444萬元和648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95.55%和88.17%。
中國新能源網研究員夏海嘯對記者分析稱,凱迪電力業績增長之所以能超兩倍,歸功於其收集和儲存體系的改善。“生物質發電的效益主要取決於原料的供應,即能夠保證機組的開機率處於相對較高水準,此外,生物質發電執行《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標桿上網電價》,即每千瓦時0.75元(含稅),相對煤電0.4元至0.5元的上網價還是有不小優勢”,夏海嘯補充表示。
原料收整合行業難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生物質發電行業龍頭的凱迪電力去年業績能超兩倍依然只是個案,對整個行業而言,根本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一直以來,因原料收集困難、收集率低導致成本高,生物質發電在産業化的道路上一直磕磕絆絆,不少企業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記者此前曾報道,港股上市公司龍源電力去年以來多次降價,以求脫手國電建三江前進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國電湯原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近日,龍源電力第四度降價拋售,掛牌價格也不斷走低。
“生物質發電的原材料秸稈回收困難,老百姓很聰明,聽説你是國企,回收秸稈時就給你抬價,或者給你摻水、摻沙子來增加重量,我們拿過來還要重新曬乾,覺得實在太耗心耗力了”,此前龍源電力投資者關係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
夏海嘯認為,凱迪電力之所以能在行業中突圍而出,在於其構建的較為完善的生物質能産業鏈,“對産業鏈的把握十分重要,如何突破瓶頸、打通脈絡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才是關鍵”。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平表示,凱迪電力2014年業績增長能超兩倍不代表行業根本性問題得到解決,生物質發電行業技術水準依然參差不齊,管理水準有高有低,各地項目資源量和供應模式情況差異很大。
王平表示,雖然此前國家規劃2020年生物液體燃料産量達1.3億升,對行業是重大利好,但只有具備較完整産業鏈的企業才有機會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