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理財公司近期被調查 買線下理財當心入騙局

  • 發佈時間:2016-05-12 07:26:1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磊  責任編輯:張明江

  多家理財公司近期被調查 非P2P實為線下理財機構 行業低門檻且缺乏監管 專家提醒投資者——

  買線下理財 當心入騙局

  近期,有不少投資理財公司被警方調查,如快鹿係、中晉係、望洲財富、天恒泰財富、惠卡世紀等。這些公司作案方式花樣翻新,但大多涉嫌非法集資或詐騙。

  出事後,這些公司普遍被稱為P2P,這其實是對P2P很大的誤解。專家表示,這些公司經營的不是P2P業務,業務開展也主要是通過開設理財門店等線下方式,他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P2P。對這類公司,目前有一個較普遍的稱呼:線下理財機構。

  低門檻缺監管 線下理財機構問題多

  據市場專家介紹,線下理財機構的客戶資金運作形式比較多樣,其在一定程度上是資金仲介、信用仲介。

  線下理財機構普遍存在資金池現象,客戶資金流向不明是其最大的問題,甚至有些理財項目本身是虛假的。近幾年線下理財機構發展迅猛,也累積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産生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

  首先是業務規範和標準不清晰。目前線下理財機構的業務範圍五花八門,每一類業務的規範和標準是什麼一直不太清晰,這就導致理財機構盲目發展,忽視或低估了潛藏的金融風險。

  其次是市場準入不嚴格。理財機構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相關業務需要什麼樣的資質和條件,都不太明確不太嚴格。很多公司沒有資質或資質不夠,甚至是騙子公司都紛紛加入,導致市場魚龍混雜。

  再次是監管滯後。線下理財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監管滯後甚至是監管缺失,導致很多問題和風險未能及時制止,問題一旦暴露就會造成較大的破壞性影響。

  減少投資盲目性 投資者要學會質疑

  面對層出不窮的各類金融詐騙,投資者應時時保持懷疑精神,不要盲目相信對方的宣傳。銀率網專家也建議投資者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要打破“剛性兌付”的偏見。投資是有風險的,目前的投資理財機構,其資本實力和風險控制水準,遠遠做不到“剛性兌付”。雖然有些平臺承諾本金保障,但並不代表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很多平臺往往只是把風險推後並轉移給了後來者。

  其次是不要輕信理財機構的虛假、片面宣傳,沒有任何策略能帶來無風險的高收益率。正規經營的理財公司既要歸還客戶的資金,還要支付公司運營成本等,不太可能有太多錢去鋪天蓋地地做廣告。因此,如果一個理財公司太高調,宣傳得太完美,反而可能會潛藏著重大風險。

  再次是了解資金流向,以及資金的盈利模式。投資者的資金無論流向實體經濟還是金融領域,只有實實在在産生了收益,回報才是靠譜和穩定的。如果一家理財機構説不清楚或不願意告訴你資金流向了什麼地方、這些資金是如何獲得收益的,其中就有可能存在騙局。

  此外,如果理財機構介紹的資金流向、盈利模式有悖于經濟常識,投資者也要保持警惕。比如,e租寶承諾給投資者的收益率,遠高於其宣稱的資金投向的融資租賃行業的正常收益率。專家表示,很多騙局和風險靠常識就能夠辨別,只要投資者提高警惕,就可以避免被騙。(記者 王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