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份額下滑6.2個百分點 四上市險企優化結構初見成效

  • 發佈時間:2016-03-31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大型壽險公司的轉型過程中,個險渠道是重要抓手,他們希望減少對銀保的依賴,或者調整銀保的産品結構;在保險産品供給方面,將更加注重推出長期的、保障型的産品

  上市險企年報近日已披露完畢,“轉型”成為各家壽險公司在年報中以及業績説明會上高管強調的關鍵詞之一。他們在直面市場份額縮水之痛的同時,都表達了堅持業務結構轉型的決心。

  保費增速下滑、市場份額下降,可能就是目前致力轉型發展的部分壽險公司不得不面臨的短期陣痛。但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看,度過陣痛期,回歸保險本質的發展模式或許才能為險企提供持久發展的根基。

  新業務價值全面上升

  從中國太保年報披露的資訊看,該公司為推動企業轉型設立了戰略轉型辦公室,並任命了轉型總監,可見其對轉型工作的重視程度。

  “2015年,開啟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中國太保表示,其2015年轉型成績明顯,保險業務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33.05億元;其壽險一年新業務價值首次超過100億元,達到120.22 億元,同比增長37.8%。

  在渠道方面,中國太保也加快轉型,尤其是在銀保業務方面明確了新形勢下客群定位,不斷提升效益。

  2015年中國人壽的一年新業務價值創歷史新高,達315.28 億元,同比增長35.6%;銀保渠道總保費同比增長6.2%,長險首年保費同比增長12.0%,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14.6%,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35.9%。

  “實現一年新業務價值66.21億元,同比增長34.8%。”新華保險總結其2015年轉型業績時表示。此外,人保壽險的數據也顯示,其一年新業務價值34.6億元,同比增長11.7%。

  “一年新業務價值”為截至評估日前12個月的新業務預期未來産生的稅後可分配利潤的貼現值。可分配利潤是指反映了償付能力準備金和法定最低償付能力額度之後的利潤。從幾大險企的一年期新業務價值來看,2015年,他們在提升業務價值、優化業務結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摒棄規模重效益

  無疑,對壽險公司而言,提升業務價值、優化業務結構的轉型是一件好事,但與此相伴而來的是他們在短期內不得不直面保費增速下滑、市場份額下降的現實。在規模與效益、短期業務與長期業務等問題上,險企必須去權衡選擇。

  從市場份額來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人壽的市場份額約為23.0%,較去年略有下滑,但仍佔據著市場主導地位。新華保險近年的市場份額也同樣處於連續下滑的狀態。2015年,其市場份額為7.1%,2012年到2014年其市場份額分別為9.8%、9.6%和8.7%。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保監會披露的原保費數據統計發現,2015年四大上市險企(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計同比下滑6.25個百分點。

  除了市場份額下滑,不少傳統壽險公司的保費增速也呈下降態勢。“調整結構砍掉了一部分短期限或者高風險業務,但傳統業務和新增長期保障型業務的規模難以快速跟上,未能填補砍掉的業務空缺,必然導致總規模增長放慢。”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該人士認為,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是大型險企轉型較為典型的兩個代表。一方面,這些險企主動壓縮短期業務和躉交業務,對銀保業務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另一方面,部分新興險企和銀行係險企還處在衝擊規模的階段,推出了較多短期限、高收益的産品,他們的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在這兩重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傳統大型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與壽險市場有較大不同的是,儘管我國財險行業和不少財險公司也在推進戰略轉型,但是從業務規模來看,人保財險、太保財險和平安財險這“老三家”仍然牢牢守護著其市場份額,罕見中小財險公司快速衝擊傳統大型財險公司的市場地位。

  更注重保障型保險

  可以説,部分傳統大型壽險公司的轉型是源於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而保監會近期出臺的關於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産品的規定,將進一步推動這些險企的轉型走向深入,而對於此前在産品方面主要依靠短期險、躉交型保險,在渠道方面主要依靠銀保的新興險企而言,其發展或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壽險個人業務保持高增長,業務結構成功轉型,大個險格局形成。”中國太保在總結其2015年業績時提到。新華保險表示,2016年其制定了“加快公司轉型發展,強化機構自主經營”的工作主題。中國人壽提出,2016年,將注重銷售轉型,更加注重隊伍質態提升,在個險渠道著力發展十年期及以上期交業務和分散式短期險業務;加大銀保渠道轉型力度,大力發展期限長、價值好、品質高的期交業務。

  可見,在傳統大型壽險公司的轉型過程中,個險渠道都是重要抓手,他們希望減少對銀保的依賴,或者調整銀保的産品結構;在保險産品供給方面,將更加注重推出長期的、保障型的産品。

  近期,保監會發佈新政要求停售1年期以內的短期人身險産品並限制1年到3年的中期産品,這將成為推動所有險企轉型的外在動因。傳統大型險企將借助政策推動已經啟動的轉型持續走向深入,而對部分新興險企而言,其面臨的挑戰則較大。

  其中一個挑戰是,部分新興險企從一開始就沒有個險渠道或者個險力量非常弱小,其業務發展主要依靠銀保和電網銷,無論是産品端還是渠道端的轉型都有較大壓力,但業內人士指出,轉型是必須的,在人身險新政影響下,部分此前快速衝擊規模的險企的保費增速必將回落,而傳統險企由於已經走在了轉型的前列,因此,今年其市場份額或將出現一定的回升。

  “中國壽險行業正處在關鍵轉型時期,伴隨著資本市場的深度調整,理財型産品對行業增長的拉動逐步轉弱,風險也在積聚。同時,主流壽險公司注重保障功能、注重期交業務的經營理念愈發成熟與趨同。中央政府以及監管機構為推動壽險業健康發展推出的各項新政也必將為行業轉型帶來紅利,使得回歸保險本原、做強保障産品的經營策略變得順時順勢、大有可為。”新華保險在年報中對保險行業形勢作出了這樣的研判。這或許代表了傳統大型壽險公司的典型觀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