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業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如何加強頂層設計上還存在不少分歧。精算平衡概念的引入,將有助社會各界達成共識,不斷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科學管理。當然,實現精算平衡並不容易。未來,從制度設計、完善到運作,都要更加體現精算平衡原則,增強精算分析結果對政策制定完善的影響力,保證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和優化
人社部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3965億元。儘管當前有結余,但近年來基金支出增幅卻連續高於收入增幅,從長期看,制度保持可持續的壓力依然不小。在這樣的背景下,堅持推進精算平衡,不僅能夠保障基金安全、制度可持續,且有助於各界在關於養老保險改革頂層設計路徑上逐步達成共識。
今年公佈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在部署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方面提出,在完善個人賬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的同時,堅持精算平衡。所謂精算平衡,就是參考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水準、投資收益率、每人平均期望壽命、人口增長率、老齡化速度等因素,動態調整繳費水準和支付水準,並通過精算確定社保體系繳費、補助和支出的相關政策。此舉的目的在於提升社保體系運作效率,降低繳費負擔,完善政府補助機制,實現全國統一基礎上可持續的代際平衡。
近年來,我國在養老保險制度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截至2016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87億人,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然成形。同時,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已實現“十三連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也在不斷提高。然而,在成績的背後,養老保險制度也承擔著超越自身功能的壓力。比如,雖然養老金年年上漲,但社會似乎形成了“待遇水準越來越高—期望值越來越高—不滿意度越來越高”的怪圈。漲幅稍稍下降,都可能觸動人們敏感的神經。同樣,社保繳費也面臨兩難的境地。社保繳費過高,企業有壓力;繳費費率過低,基金又有收不抵支的風險。要讓基金既體現出保障性特點,又確保合理的收益性,需要用精算平衡的思維加以處理。
從目前看,業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如何加強頂層設計上還存在不少分歧。精算平衡概念的引入,將有助社會各界達成共識,不斷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科學管理,實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養老金精算資訊的透明化,也能讓每一項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經得起社會推敲,減輕公眾對養老金話題的顧慮。
當然,實現精算平衡並不容易。由於現有制度缺乏精算評價、養老金統籌層次較低等原因,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本身還難以實現精算平衡。諸如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如何動態調整,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如何更科學,政府、單位和個人的繳費責任如何厘清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未來從制度設計、完善到運作,都要更加體現精算平衡原則,增強精算分析結果對政策制定完善的影響力。在科學合理的精算假設下,準確預判未來中長期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和自平衡路徑,這是保證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和優化的重要條件。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