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信用保證保險竟成了“香餑餑”。就在上周,恒生電子與永興特鋼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後公告要設立信用保證保險公司和信用保險公司。為何這一領域突然引發資本如此青睞?分析認為,一方面,得益於政策鼓勵,信用保證保險正在成為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新寵”;另一方面,借此完善上市公司在金融領域及産業鏈上的佈局,也是參與各方的應有之意。
現象
資本欲開拓信用保險藍海
5月17日,恒生電子、TCL集團、穗恒運A三家上市公司分別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1億元,參與發起設立粵財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除公司外,其他參與方還包括廣東省融資再擔保、眾誠汽車保險,5家公司持股比例均為20%。
緊接著一天后,永興特鋼與二三四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也發佈公告稱,擬共同出資發起設立華商雲信用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華商雲信用保險公司有8家發起人,其中二三四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永興特種不銹鋼公司持股18%,註冊地暫定於浙江義烏。
而在今年1月底,國內首家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渝融保證保險公司(簡稱陽光信保)正式開業。由此算來,如果上述兩家擬籌的公司能順利落地,我國市場化的信用保證保險公司至少將有3家。
所謂的信用保證保險,算得上是現代保險中的一種新興業務,是以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由保險人為信用關係中的義務人提供信用擔保的一類保險業務。由於信用保證保險在國內起步較晚,雖有人保財險、平安産險、華安財險等多家財險公司早已涉足該領域,但成績並不突出,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直到今年才成立第一家專業性的信用保證保險公司的緣由。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量總體佔比較小,70余家財險公司中共有30余家涉及相關業務數據,30余家公司中有12家銷售排名前五的險種中包括信用保證保險,其中5家實現盈利,7家虧損,其餘公司中不少表示正在收縮該項業務。
但也就是因為行業還尚處在發展初期,市場潛力巨大,再加上目前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得到國家大力支援,這也就成了資本積極投身信用保證保險市場的動力所在。
在2014年8月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和貸款保證保險,增強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積極發展個人消費貸款保證保險,釋放居民消費潛力”。2015年,保監會等五部委又發佈了《大力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服務和支援小微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以信用保證保險産品為載體,發揮信用保證保險的融資徵信功能,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貸款保證保險支援小微企業及個人獲得融資金額1015.6億元,其中有25個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共支援12.3萬家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融資貸款188.6億元。對此,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也表示,雖然信用保證保險是新領域,但市場對其的需求卻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在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
分析
借保險完善金融産業鏈
除了看好信用保證保險市場的發展空間外,通過完善金融産業鏈的佈局,也是參與各方的應有之意。其中,恒生電子稱,參與保險業務,未來有望增加投資收益,同時有利於利用多年技術積澱,開拓保險IT業務市場。TCL集團相關人士稱,參與發起設立粵財信保,是公司金融控股平臺在現有佈局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可以有效地支援TCL産業鏈生態圈的發展。
而作為專業的汽車保險公司,眾誠保險相關負責人則意圖通過設立信用保證保險公司,向汽車用戶推出購車零首付等更多元化、更契合用戶需求的購車政策,提升客戶的購買力;另一方面,為4S店、物流企業等汽車産業鏈相關企業提供融資、增信等服務,形成良好的業務協同效應。
一家財險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般而言,涉及有貿易背景且有真實貿易合同的行業,對信用保證保險的需求較高,業務發展的空間也較大,兩家公司主要業務分別集中在廣東和浙江,都是貿易活躍的省份,市場前景還是可觀的。
以粵財信用保證保險公司為例。公司主要業務或以廣東省為主。上述發起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廣東省擁有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客戶群,融資需求和增信需求大,目標市場廣闊。特別是2014年以來,廣東保險業結合本省民營經濟發達,小微企業眾多,融資需求旺盛特點,大力推動小微貸款保證保險業務發展。
就股東背景而言,恒生電子、廣東省融資再擔保公司、廣州恒運企業集團、眾誠汽車保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分別是螞蟻金融、廣東省政府、廣州市國資委、廣州市國資委,背景實力也較為雄厚。
數據還顯示,2014年以來廣東小微貸款保證保險業務發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支援近6萬小微企業、個人獲得貸款近35億。無疑,政策有望帶給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更大的市場空間。
展望
風控面臨挑戰
事實上,儘管起步晚,但得益於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近幾年來發展快速。根據險企披露的2015年年報顯示,安邦財險信用保證保險收入為7069萬元,同比增長378%;眾安保險信用保證保險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10%。
不過,在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風險問題也逐漸暴露,主要表現為賠付支出增加。分析人士表示,在實體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銀行不良率上升、資産品質下降,包括信用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因素,也傳導到貸款相關信用保證保險的承保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賠付支出的增加。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與信用風險緊密度加大,風險傳遞更便利。
而且,國內信用環境和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整體信用風險評估模式較傳統、效率低,信用體系建設不完整,有很多實際問題仍待解,如評估信用價值、催收償還等問題。
“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最需要的是風險控制,信用值和貸款金額的匹配、貸款利率都要計算好,並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一個合適的匹配數據,以控製成本和賠付支出。”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表示。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直言,儘管涉足信用保證保險時間較長的險企都有過不少教訓,也積累一定的經驗,有的公司經營情況也開始向好了;但從行業整體來看,由於賠付率較高,還處在虧損狀態。尤其是行業的新進入者,在這一方面遇到的挑戰將會更大。
此外,業界也對當下信用保證保險方面的人才缺失表示擔憂。有業內人士指出,信用保證保險涉及領域廣泛,針對性和技術性強。對從業人員的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等有多方面要求,而國內信用保證保險發展的時間不長,這方面專業人才較為缺乏。
無論如何,風險總是與機遇相伴,國內資金紛紛涉足信用保證保險,歸根結底還是看好未來的市場前景。未來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以及徵信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國內信用保證保險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胡愛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