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險企保費繼續高增長産品結構轉型再上路

  • 發佈時間:2016-03-15 09:33:42  來源:東方網  作者:趙鈴  責任編輯:郭偉瑩

  元月開門紅之後,上市保險公司的2月保費成績單強勢依舊。尤其是含金量指標“個險新單保費收入”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再度刷新了外界對保險行業高景氣的樂觀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2月保費成績單相較1月“質勝於量”,上市險企開始控制增速節奏、注重增長品質。對利率下行週期認識的漸增,令保險公司深諳産品端過快的保費增長,反而可能給資産端帶來無形壓力,重視規模之餘,價值必須兼顧,結構轉型宜早不宜遲。

  繼續高增長 策略現分化

  從本週起,上市保險公司開始陸續發佈2月保費公告,但實際上並不見諸於公告的細分數據,往往更具探究價值。如窺人身險公司的利潤率和內含價值,“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增速應為核心參考指標。

  上證報獲悉的一組最新行業內部數據顯示,2016年2月,在含金量指標“個險新單保費收入”上,4家上市保險公司依舊延續高增長態勢,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2月同比增速分別約為200%、40%、35%,中國太保則開始注意控制增長節奏,增速趨緩。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市保險公司新單保費增速得以持續,主要歸因於以下兩點因素:一是銀行及網際網路理財産品收益率持續創新低,部分資金會相繼分流至吸引力相對較高的保險産品;二是政策效應凸顯,保險行銷員準入門檻放寬後增員情況顯著改善,尤其是品牌效應較大的上市保險公司,行銷員規模增幅持續上升,大大超出行業市場及公司自身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普漲背後,上市保險公司之間仍有差異化顯現,這與他們各自在利率環境下不同的渠道策略、産品策略高度相關。其實,不僅是上市公司,在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保險機構之間,增長模式分化更加明顯。

  具體而言,“個險新單保費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折射出大型險企更重視承保規模、投資收益以及渠道成本三者之間的平衡;而相比大險企在銀保渠道上的謹慎與“瘦身”,部分中小險企在銀保保費收入上數以倍計的增長,反映出他們提升風險偏好推動規模擴張的“野心”。

  風險須早防 轉型正當時

  對此,有主流投行建議,“須警惕一些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出現盲目高增長,高增長並不一定代表高利潤,應關注增速合理、結構改善的保險公司。”

  一方面,産品端過快的保費增長,尤其是頭幾個月大量發售預定利率較高的萬能險和年金産品,將為餘下幾個月的價值調整帶來挑戰,人身險公司的新業務邊際可能一定出現下滑,而且今年過高的增長基數也會為明年增長帶來挑戰。

  另一方面,目前利率環境和趨勢下,保險公司過於激進的增長可能向市場釋放出公司對利率下行週期認識不足的風險。因為在低利率環境下,産品結構如過度倚重於高現金價值保險,資産端配置壓力的驟增將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內在壓力相伴而生,風險防範不容小覷。隨著諸多跨界競爭者的進入,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這給不同類型的保險公司均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以創新的思維在提高保險供給品質上尋突破,在發展模式上求轉變,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工夫,才能適應新環境、尋求新發展。

  但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個艱難的過程,如何在滿足巨大現金流(滿期給付與提前退保造成的)需求的前提下調整業務結構、降低投資風險偏好,這是個不小的挑戰。一位業內人士點評稱,總體而言,眼下是轉型的好時機。“之前一輪牛市為保險公司帶來了超額利潤,為接下來的轉型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