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首次迎來外部專項審計大軍 仍有局限

  • 發佈時間:2016-01-22 11:25:0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保險機構今年首次需要提交保險資金運用專項審計報告,且距離4月30日的大限只有3個多月。隨著年度財務報告審計的開始,一批審計機構已經陸續進入各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專項審計也排上日程。

  《保險資金運用內控指引》去年底發佈後,保險公司面臨著細化內控指引、明確標準和梳理風險點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是證券時報記者在採訪中得到最多的回復。

  記者從審計機構及保險公司了解到,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內控管理上的制度體系差異巨大。保監會相關部門人士曾表示,第一年審計會給予一定容忍度,為充分暴露資金運用內部控制問題留出時間窗口。這意味著,首年審計結果可能不會和監管處罰掛鉤。

  審計機構陸續進場

  根據《保險資金運用內控指引》,保險機構聘請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展開年度外部審計時,應對資金運用內部控制進行專項審計,並於每年4月30日前向中國保監會報送上一年專項審計報告。

  隨著年度財務報告審計的開始,一批審計機構已經陸續進入各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專項審計也排上日程。

  記者了解到,各家公司在內控標準上差異性較大。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再保險等上市(A股或H股)保險公司在年度財務報告審計中,已經對資金運用作出重點審計,形成一套自有標準,目前需要對照去年底發佈的指引修改完善。也有一些保險機構在內控方面重要環節存在缺失。比如,在投資事項中,沒有事前風險管理制度上的設計,或者相關制度沒有實施。

  在審計機構進場獨立審計的同時,各家保險機構還要提前完成自評報告,作為提交給審計機構的文件之一。這也是保險機構覺得時間緊張的另一原因。

  對於首次實行外審的時間倉促,監管部門已有準備。保監會相關部門人士曾表示,第一年的審計會給予一定容忍度,為充分暴露資金運用內部控制問題留出時間窗口。

  “也就是説,首次審計報告重點在於暴露風險,未必和監管處罰掛鉤。”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第一年各家提交上去的自評報告和外部審計報告就都非常乾淨,監管部門反而不會相信,會採取下一步監管措施。”

  外部審計仍有局限

  隨著險資投資餘額邁過10萬億,引入外部審計的專業力量,對於加強保險機構資金運用內控建設、提升保險資金運用內控水準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家與保險機構有合作的資産管理公司人士表示,相比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保險公司過去在投資領域的內控比較鬆懈,尤其在一些投資子領域,隨意性較大,各家公司自己説了算,沒有統一標準。《指引》的出臺並引入外部審計,將有效建立起合規標準。

  一位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表示,引入第三方機構對保險資金進行專項審計,可以有效防止違規風險和操作風險,對於提升行業整體內部控制水準而言,是開了一個好頭。但是,外部審計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解決商業行為産生的風險,比如投資中的風控問題;也不能解決管理層的舞弊風險,如果有險企高管淩駕於制度之上,外部審計依然無法形成制約。

  該合夥人預計,今年提交報告的時間可能出現延緩的情形;外部審計機構出具的管理建議書會比較厚,另外,並非所有公司都能獲得外部審計機構的“無保留意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