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資金謀局2016:基建和海外投資是趨勢

  • 發佈時間:2015-12-28 09:36:52  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致鴻  責任編輯:郭偉瑩

  12月的北京,霧霾瀰漫,可視範圍變得有限。與天氣一般,國際經濟環境短時積重難返,國內經濟形勢放緩態勢明顯。在此背景下,“資産配置荒”正在資本市場蔓延,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錢袋子”,正面臨著“投到哪、怎麼投”的問題。

  正如一位上市保險公司總精算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所言:“保險資金的負債具有長期性,而資本市場上能夠覆蓋保險資金負債成本的長週期、高收益品種較少,如債券投資計劃獲取難度日益加大,信託資産凈發行量持續萎縮等。”

  “在利率平穩甚至上行的過程中,資産負債不匹配對保險資金影響較小,但在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後,短期資産到期則面臨著再投資風險,這將對保險資金資産端的投資收益造成壓力。尤其是在‘償二代’體系下,保險業的利率風險主要體現為資産和負債的敏感性缺口,資産和負債不匹配將提高利率風險的資産佔用,增加資金壓力。”

  既然如此,與其等待清風徐來,不如提早未雨綢繆。

  雖然不同規模的保險公司在2016年的投資策略上各有側重,但“保險與投資雙輪驅動”已經成為共識。在長期利率處於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傳統的佔比較高的協議存款和固定收益類債券的收益也將隨之降低;伴隨著股票市場不確定性的加劇,權益類資産配置的收益也將隨之降低。未來,另類投資、海外投資等有望成為保險資金投資的重點方向。

  不過,另類投資需要注意信用風險,海外投資需要注意新興市場等風險。

  另類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或舊城改造為理想項目

  “另類投資”一詞,正在保險業被頻頻提及。

  所謂另類投資,即除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基金等傳統投資之外的投資品種,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産、長期股權、以及信託金融産品等。

  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資金在銀行存款和債券中的投資比例較前兩年70%、75%,甚至接近80%的比例已經出現明顯下降。其中,銀行存款下降更多一些,而下降的比例幾乎全部轉化到了另類投資上,尤其是對接實體經濟發展上。另類投資會是保險資金未來的一個重要投資方向,比例會持續增加。”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0.6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3.66%。其中,銀行存款2.42萬億元,佔比22.81%;債券3.71萬億元,佔比35.00%;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49萬億元,佔比14.02%;其他投資2.99萬億元,佔比28.17%。

  對於原因,曹德雲稱,“一方面,銀行存款和債券屬於利率敏感型投資標的,目前市場正處於利率下行通道,如果保險資金現在配置低利率、低收益的標的,顯然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國家出於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目的,始終在政策層面鼓勵保險資金另類投資。可以預見的是,國家還會陸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

  2012年下半年以來,保監會先後公佈20多項資金運用的新政策,包括放開對信託等金融産品的投資,開展資産管理産品試點工作,推進基礎設施債券計劃備案制轉為註冊制的改革等。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監管層正在研究制定拓寬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和非重大股權的行業範圍、放寬投資重大工程建設的單一資産集中度比例等方面。

  談及保險資金在另類投資中最為感興趣的標的,一位大型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地方性基礎設施建設或舊城改造項目是較為理想的選擇,通常這類項目擁有政府信用擔保,具有投資期限長、收益高於債權投資、波動率較低的特點,項目整體資質較高。保險資金可以通過債券計劃、PPP﹑股權投資和委託建設相結合等方式,對這類項目進行融資,參與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或舊城改造獲取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此外,該人士表示,“保險資金以優先股形式投資,不參與基金的經營管理,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也可以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優化資産配置狀況,提高長期投資收益水準。”

  “未來,保險資金應該進一步擴大另類投資的領域和規模,充分發揮保險資金期限長、金額大的優勢。”該人士補充道。

  海外投資:不動産及保險公司股權投資為重點

  2016年,保險資金“海外尋寶”的故事還會上演嗎?

  多位受訪者對記者表示,在保險資金尋求資産配置的“分散化”、“安全墊”和“高效能”的過程中,海外資産配置是不錯的選擇,保險資金的全球化配置會持續增加。

  曹德雲坦言,“保險資金海外投資是必然趨勢,誰走得早,誰就會越主動。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利率進入下行通道的大環境下,高等級固定收益資産將變得相對稀缺,保險資金通過海外投資可以分散風險,投資海外的長期資産可以更好地對公司內部的資産負債進行匹配,降低整體的利率風險。”

  事實上,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陽光保險、安邦保險等都已在海外有所斬獲。例如,此前不久,安邦保險宣佈以每股26.80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平安宣佈將與美國房地産基金BIP合作投資美國房地産市場,包括多項物流資産。

  “當前,保險資金海外投資項目主要是英美及歐洲國家的不動産投資及保險公司的股權投資。投資前者,主要是因為不動産看得見、摸得著,並且更容易估值;投資後者,則是由於對自己所在的行業更加了解。”曹德雲如是説道。

  “比如,保險資金收購一家海外公司的股權,或是投資股票和基金,如果對這家公司沒有深入了解,如果對當地經濟狀況、法律稅收、交易規則等並不熟悉,那麼保險資金就難以保證選擇的正確性。如果保險資金投資的標的是一棟樓,根據它的地段和入住率,就能夠判斷出它的客源和客流;如果投資的標的是一家保險公司,則對於這家公司在行業中的大體情況會相對了解,經營、運作方式也會存在相似之處。”

  在此基礎上,一位國有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帶一路’會成為保險資金海外投資的一個發光點,但保險資金對‘一帶一路’的投資不是短期內投資多少,而是一個長期的投資過程。”

  對於保險資金參與“一帶一路”的方式,該人士認為主要有二,“一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保險資金利用債權、股權、基金等方式,通過捆綁投資、多元投資等方式支援‘一帶一路’,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險資金為負債性資金、商業資金,對成本、收益、安全有著嚴格要求,因此應該清晰認識到‘一帶一路’的長期性和複雜性,確保保險資金的本金安全和收益保證。二是通過産品創新為‘一帶一路’提供風險保障。海外投資項目和大型設備出口通常融資金額巨大,執行期限長,信用風險高,保險設計時,可以考慮買方違約保險、特定合同保險、買方出口信貸保險、海外投資保證保險等。”

  不過,一位保險公司風控部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海外投資需要注意資本佔用的問題,如境外資産價格風險最低資本中,新興市場的風險因子幾乎是發達市場的三倍;在匯率風險的最低資本佔用中,其他貨幣也較美元或匯率和美元掛鉤的貨幣高很多。”

  為此,該人士建議,“保險資金涉足海外投資的初期,應該以發達市場為主,慎重投資新興市場。同時,資産配置應該考慮投資組合跨幣種、跨類別和跨週期;除不動産投資和股權投資外,還可以考慮美元VC、FOF以及海外對衝組合等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