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盤點2015保險十大事件:險資舉牌搶眼 存保落地

  • 發佈時間:2015-12-28 07:55:5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紅利不斷釋放 險資舉牌搶眼

  2015年是保險行業的改革大年,也是保險行業政策頻出的一年。回顧即將過去的2015年,無論是已公佈實施的存款保險、人身保險費改、商業車險費改以及網際網路保險等相關改革政策,還是年底備受業界關注的網銷萬能險清理整頓以及險資“瘋狂”舉牌事件,無不折射出保險行業正在面臨的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2015年行將結束,保險行業究竟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本文梳理出了2015年保險行業的十大事件,以饗讀者。

  1。險資密集舉牌亟待監督引導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頻頻舉牌十分搶眼。僅下半年,就有26家公司發佈公告宣佈被險資舉牌,耗資一度超600億元。參與舉牌的險資包括安邦保險、前海人壽、陽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國華人壽、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百年人壽等。而萬科與寶能係的股權大戰則將險資舉牌推向了輿論頂點。在此影響下,相關舉牌概念受到市場資金熱捧,屢有強勢表現,並激發了年底股市的一波熱情。近期監管層已注意到了險資的頻繁舉動,並制定了針對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資訊披露準則。

  點評。保險公司集中持有上市公司股權,一方面是由於公司經營理念的進步與探索,一方面也與新常態下整體經濟環境、政策導向密切相關。在保險投資政策不斷放寬、鼓勵險資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無風險利率下行預期的大背景下,保險資金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升投資的風險偏好、擴大權益和其他投資佔比,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

  當前險資大舉持股上市企業的做法,能否達到符合政策導向的成效,是作為財務調節手段、實現投機資本運作,還是作為長效資金、促進金融及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則需要相關的公司明確投資的目的和加強綜合經營的水準,亟須監管部門及時的監督與引導。

  2。商業車險費改試點啟動並擴圍

  今年6月1日,醞釀已久的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終於在黑龍江、山東等6地啟動試點,這意味著未來保險公司將在車險市場擁有更大的自主定價權。10月30日,保監會決定在廣東、天津等12個地區啟動商業車險改革第二批試點工作,即從201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現行商業車險條款、費率。

  點評。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目的是使風險和費率相匹配,把商業車險的産品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把産品的選擇權交給廣大消費者和車主,可謂是惠民之舉。改革後,車主只要出險次數越少,未來享受的保費優惠也就越多;而保險公司給出的折扣優惠,不僅取決於客戶上一年度的出險率,還要看車主的駕駛行為和駕駛風險。也就是説,風險低、安全意識好的車主將得到更大實惠。

  同時,此舉還有利於發揮車險社會管理功能,促進汽車廠家不斷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易維修性,促使交通參與各方共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準。總體來看,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將促進財險行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結構,引導財産保險公司轉變競爭模式和發展方式。

  3。金改關鍵一步:存款保險制度落地

  3月31日,國務院公佈了《存款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在歷經22年醞釀之後終於落地。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這一限額高於世界多數國家的保障水準,能為我國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護。

  點評。存款保險,是指投保機構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交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照《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向存款人償付被保險存款,並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制度。《條例》的出臺,建立和規範了存款保險制度,強化了對存款人權益的保護,對於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存款保險不僅是維護儲戶權益,對中國金融業的安全穩定和公平競爭也有重要意義。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是中國金融安全網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金融改革的關鍵一步,將有利於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深化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促進我國金融體系健康發展。下一步無論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全放開存款利率,還是批准更多民營銀行、增強銀行業活力,都需要存款保險這一“安全網”的有效保障。

  4。大病醫保全覆蓋任重道遠

  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今後還要逐步提高;到2017年,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十三五”規劃中提到,要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點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再次進行補償的一項新的制度性安排。新農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構建了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而大病保險是對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一種補充,它把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相結合,是持續深化醫改的重大創新。將商業保險機構引入到大病保險中,對於控制費用的額度、引導醫療消費、提高工作效率、打通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之間的經辦關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體現了政府與市場有效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保障社會公平,提高國民醫療保險保障程度。建立完善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仍任重道遠。

  5。保險業進入“償二代”過渡期

  2月17日,保監會正式發佈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簡稱“償二代”)17項監管規則,以及《關於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過渡期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決定自發文之日起,進入“償二代”過渡期。

  點評。這標誌著我國以風險為導向、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國際可比的新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基本建成,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邁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第二代償付能力制度建設對於整個行業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資本和風險管理水準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新規則出臺以後,國際上各家大型保險公司都開始考慮儘快在中國設立法人機構,加大資本投入。“償二代”的建設還將切實提升中國保險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償二代”建設的成果和經驗,為國內保險行業從規則跟隨者轉變為引領者轉變提供了可能,使得中國保險行業在國際保險監管規則制定方面享有更大的話語權,更好地為中國保險行業發展乃至為“走出去”的國家戰略服務。

  6。人身險費率改革“三步走”戰略完成

  9月28日,保監會公佈了《關於推進分紅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並於10月1日起實施。保險公司無需遵守預定利率2.5%的上限,但若利率超過3.5%仍需獲得保監會的批准。自從人身險費率改革以來,備案、審批的普通型、萬能型費率改革産品明顯增加,産品差異化逐步顯現,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産品更加豐富。改革後普通型人身險主流産品價格平均下降20%左右,萬能型産品價格在保障程度提高的前提下,保持平穩,消費者從改革中得到了實惠。

  點評。繼2013年普通型、2015年萬能型人身險費改啟動後,分紅險費改的正式實施,標誌著人身險費率改革“三步走”戰略正式完成,也標誌著我國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完全建立,壽險産品的定價行為將更趨市場化。分紅險費率政策改革是保險業適應當前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是破解分紅險發展難題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進人身險費率政策改革的重中之重,分紅險費率政策改革勢在必行。

  7。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初步建立

  2月2日,中國保監會印發《關於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將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情況納入地方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同時,企業投保情況也將納入企業信用記錄和分級分類管理指標體系,已投保企業可優先獲得行業專項支援和政府扶持政策。

  點評。此舉標誌著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初步建立。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加強食品企業監管和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之前,我國的食品安全責任險採取的是企業“自願投保”的方式,雖然保費不高,但是投保率很低,且投保方多為食品出口企業,使得食品安全責任險的作用難以完全發揮出來。食品安全責任險制度的建立是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強制保險的作用,這將對我國改善食品安全發揮較大的作用。同時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8。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出爐

  7月27日,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經營行為,促進網際網路保險健康規範發展,中國保監會印發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了參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主體定位,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及客戶服務等保險經營行為,應由保險機構管理負責。第三方網路平臺可以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提供網路技術支援服務。《辦法》還針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各個重點環節提出了一系列詳盡的規範要求,大幅度放開了準入許可,加強了事中監測和事後處置,建立了退出機制,充分體現了監管部門支援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鼓勵創新、防範風險的基本態度。

  點評。《辦法》的發佈,標誌著我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制度正式出臺。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呈現加速發展態勢,為保險業注入了活力,但也存在銷售行為觸及監管邊界、服務體系滯後和風險管控不足等風險和問題,亟須進一步規範。此舉有利於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更大範圍、更加有序地和第三方平臺展開闔作,也強化了保險公司、第三方平臺在保險業務中的行為約束;對包括資訊披露、資訊收集、資訊安全等在內的操作環節進行了嚴格規範,整體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將有助於整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9。商業健康險可享稅收優惠

  繼今年5月國務院發佈試點工作意見,8月保監會又發佈暫行辦法後,12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和保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的通知》,明確免稅健康險試點地區、時間和方案,北上廣等大城市均在試點地區之列,此舉將為商業健康險帶來極大利好。

  點評。商業健康險稅收優惠相關政策的出臺,無疑保證了中央惠民政策的及時落地。該舉措通過一定稅額減免,將喚起公眾的保險需求。同時,稅優健康險市場長期向好,隨著政策的深入推進,稅優健康險市場長期來看有望成為千億元甚至萬億元市場,成為我國居民醫療保障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兩年來,健康險稅優從框架到內容逐步形成和完善,健康險保費一直保持著高增長,至2015年10月,保費收入佔比達到了9%,然而離國際標準30%相距甚遠,稅優政策的推出有利於實現保險結構的合理化,實現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銜接互補,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擴內需、調結構。

  10。保監會清理整頓網銷萬能險

  今年8月,3家壽險公司下架了其在天貓網店銷售的萬能險産品,自此掀開了監管機構對於網銷萬能險的整改風波。9月中旬,部分險企被保監會約談並收到網銷萬能險下架監管函,隨後多家壽險公司的萬能險産品從各大電商平臺上消失,甚至相關公司官網的萬能險産品也被下架。保監會表示,網路銷售的保險産品的表述方式和披露方式存在問題,要求有關公司進行整改。

  點評。隨著網銷渠道規模的迅猛擴大,部分中小險企在銀保渠道受阻之後,把更多的資源開始轉向網路渠道。監管層也曾多次對網銷保險過分強調收益、忽視保障功能,過分重視行銷表示不滿。而保監會之所以清理整頓網銷萬能險,一方面因為網銷保險仍處於探索期,險企在電銷産品投入、流程和系統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高收益萬能險存在多方面風險,尤其是今年以來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投資環境較前期較差的背景下,投資收益是否能覆蓋險企承諾給客戶的收益率是首要問題。另外,投資與保費收入期限錯配,在某種程度上會産生現金流問題,到期兌付時將面臨較大壓力。

  在此也提醒消費者,理財型保險因期限短、保障少、拼收益等特徵,和保險産品提供保障的本質相去甚遠,消費者應將保障功能放在第一位,選擇此類産品時,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弄清隱性費用。

  保險行業市場增速和經營效益較快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保險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040.52億元,同比增長19.49%。預計利潤2440.19億元,實現同比增長95.05%,已超過去年全年水準。

  前三季度

  産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682.84億元,增長80.75%

  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550.47億元,增長109.77%

  再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75.18億元,增長43.34%

  資産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5.28億元,增長61.12%

  在渠道創新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産險公司車險業務網際網路銷售渠道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93.70億元,同比增長57.23%,佔機動車輛保險業務比例為11%,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3.2個百分點。

  壽險公司直銷業務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7.75億元,同比增長41.92%,佔壽險公司業務比例的0.30%。

  截至三季度末,全國保險機構190家,較年初增加10家。

  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1家,保險公司154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3家。保險公司中,産險公司70家,壽險公司75家,再保險公司9家。

  -發展趨勢

  政策護航 活力迸發

  2015年,在“保費+投資”的雙輪驅動下,保險公司業績大漲。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保險行業利潤總額達到2440.19億元,同比增長95.05%。行業利潤增加主要得益於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的大幅提高;同時,投資收益的向好有利於在降息的過程中,提升保險産品吸引力,增加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

  政策層面,2015年壽險費改、車險費改,健康險稅優等政策相繼實行,加之網際網路保險“基本法”的推出,政策紅利將在明年逐漸釋放。預計2016年,在“保費+政策+投資”三輪驅動的背景下,保險業將繼續迎來一個“豐收年”。

  具體來看,首先政府目標明確,根據保險“國十條”,到2020年保險要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準和保障品質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其中保險深度要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要達成此目標,意味著行業保費收入年均增速要在15.69%以上。

  其次,健康醫療發展空間大,財産險創新加速、步入大數據時代。繼健康險優惠5月正式推出,進一步擴大健康險需求後,另一大行業催化劑養老稅收遞延政策也有望加速推出,助力商業養老保險。同時,2015年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已經開始試點,創新加速,隨著車聯網普及和大數據、網際網路運用,財産險方面增添了更多活力。

  第三,保險資金投資延續穩健。保險總資産規模在2015年10月已達11.83萬億,龐大的保險資金規模已經使保險公司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監管對保險投資也不斷放開。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已可參與私募基金和資産支援證券的投資,且投資藍籌股的投資比例也從5%提升至10%,並且不受30%總權益資産比例的限制。

  第四,隨著網際網路浪潮的興起,網際網路保險涌現出多平臺、多層次的發展格局。我國網民的規模達6.4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47.9%,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的根基深厚。2011年行業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保費為32億元,2014年行業規模保費達859億,近年來保費的同比增速一直在200%上下,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活力,網際網路保險的創新層出不窮。

量子通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博創科技 49.61 10.00%
2 神州資訊 17.19 3.87%
3 科華恒盛 28.56 3.29%
4 盛洋科技 11.95 2.75%
5 綜藝股份 7.33 2.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百利電氣 5.86 -3.62%
2 天海防務 7.20 -1.37%
3 銀輪股份 9.17 -1.19%
4 凱樂科技 32.56 -1.03%
5 浙江東方 21.41 -0.9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