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巨災頻現 加速再保市場去壟斷化

  • 發佈時間:2015-08-19 09:13: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面對每一次大災,險企都會挺身而出,而保險公司未雨綢繆,借助再保轉嫁自身的部分風險對於穩定經營至為關鍵。兩年前無錫SK海力士的大火案引發了險企間官司纏身就是因再保,而日前發生的天津溏沽爆炸案,預估60億元損失能否有再保公司接盤,也備受關注。可以肯定的是,再保險與保險同樣,對於分散風險異常重要。

  而在國內,再保險保費收入與保險市場規模並不匹配,當巨災來襲時,再保險所發揮的作用顯得微不足道。隨著市場的放開,更多的保險巨頭和民營企業向再保市場發起進軍,正在醞釀新棋局。

  投資再保險掀熱潮

  日前,泛海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20億元,聯合巨人投資等4家公司設立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再保險市場。擬投100億元的鉅額資本著實讓人咋舌,而其背後的股東也備受關注,分別為民生銀行創始股東泛海控股實際控制人盧志強和巨人投資創始人史玉柱,還有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等。

  毫無疑問,目前中再獨一家再保險牌照的格局在不久將被打破。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新“國十條”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增加再保險市場主體。發展區域性再保險中心”。目前,不斷有社會資本及行業資金髮起衝擊,對再保險牌照志在必得。

  今年2月,愛仕達七匹狼騰邦國際均發佈公告,計劃設立前海再保險;4月,人保集團對外披露,集團與旗下人保財險訂立協議要設立再保險公司,雙方將各自出資5.1億元和4.9億元,分別佔股51%和49%;8月初,中民投下屬海外投資平台中民國際,與美國思諾再保險正式舉行收購協議,中民投收購後者全部股權。

  除此之外,中國人壽、太平集團、安邦保險也不約而同表達了涉足再保險業務的意願。據了解,中國人壽也在對再保險業務進行研究,太平再保險也會加快國內業務的發展、戰略佈局,安邦希望能夠獲得設立再保險公司的牌照。

  更多的社會資本和行業資金看好再保險市場,很可能源於監管政策的出臺。惠譽國際信用評級發佈的《2015年全球再保險行業指南》提到,“償二代”的推行將給整個中國市場險企的資本金需求帶來不確定性,産險業務在新的償付能力框架下需要的資本金將更高,因此直保公司希望再保險公司分保,以分擔承保風險和資本金壓力。這也意味著産險再保險業務的需求會保持強勁的態勢。

  再保市場有望壯大

  中再作為內地惟一的再保險公司,在國內再保險市場佔有近80%的份額,而其他的財險公司及外資再保巨頭開展的業務僅佔20%。

  業內人士表示,中再集團有著國資背景,長期以來,扮演著國家再保險的角色,肩負著扶持國內再保險市場的任務。而今年3月平安證券研報稱,中再受資産規模限制,抵禦重大風險的能力仍然較差,其兩家子公司中國財産再保險和中國人壽再保險,註冊資本分別為100.32億元和67.2億元,資本規模還不及一家大保險公司,這與承擔的風險水準很不相符。

  在國際再保險市場上,2013年全球前50名再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233億美元。這也讓更多社會資本和保險巨頭看到了國內再保險市場未來的發展潛力。平安證券發佈的再保險專題研報顯示,國內再保險市場由於起步較晚,目前只有1家中資再保險公司和7家外資再保險分公司,由於主體較少,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並預計2020年我國國內再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3300億元。

  再保險公司是為保險公司保險的公司,再保險發展既有經濟意義,也有減災減損的社會意義。2013年,無錫SK海力士的大火案有媒體測算,這一災害可能帶來9億美元的賠款,相當於2012年國內整個企財險市場約360億元保費收入的15%。該災害給保險業帶來的損失甚至大大超過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是由於直保險企大多采取了自留很小比例。“不過,並非所有的災害發生都會有再保險挺身而出。”一位保險專家分析,目前國內再保險收入較少,也充分説明當災害發生時,保險公司轉嫁出去的風險並不多。在近日發生的天津溏沽爆炸案,還沒有再保公司公佈承擔再保責任,僅有慕尼黑再保險稱目前評估天津爆炸損失為時尚早。

  再保險新謀略

  “重投資輕承保”曾是中再集團盈利模式,2005年前後其一度憑藉保險資金投資收益實現整體微盈利。如2005-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先後實現數億元利潤。不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巨災頻發的影響下,中再集團投資、承保雙重虧損,合併稅前虧損近百億元。

  在保險業,只有再保業務發展起來,才意味著一個國家保險業真正的強大。一位從事再保業務的人士解釋,再保業務不只是國內再保,還應該包括國際上的再保,再保能力得到國際上的認同,也就是再保實力、風控能力得到國際上的認同,才算真正的保險業強大起來。

  為此,中再也不斷謀劃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以增進承保實力,並通過走出國門來承保更多的國際業務。

  今年7月末,中再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材料。按照中再的上市計劃,最快將於10月完成在港公開發行股票,有望融資156億港元。今年8月11日,保監會也正式批復,同意中再集團在新加坡設立一家經營財産再保險與人身再保險業務的分公司,註冊資本金為5000萬新加坡元,這也是中再集團海外設的第一家分公司。

  目前的保險巨頭人保集團也希望成立再保險公司,以分散自有的原保險承保風險,另一方面增強整個人保集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新加盟申請再保險牌照的企業也紛紛表態,泛海控股認為,再保險行業作為“保險的保險”,相應亦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且國內再保險市場起步較晚,主體較少,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新華聯認為,通過本次進軍再保險行業,公司的金融板塊業務將進一步完善,有利於加速實現“地産+金融”的戰略轉型步伐。對於並購美國思諾,中民投方面透露,將攜手思諾保險打造亞洲再保險中心。

  人才技術受考驗

  在昨日召開的“2015中國保險業發展年會”上,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陸勤表示,再保幫助降低提供保險的成本。“最近幾年,受到風險性質的變化,如與氣候相關的風險、技術創新、巨災模型、金融的全球化、直保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都會影響再保險的發展。”

  無論如何,從長期來看,培育更多的再保主體,有利於開展公平競爭。中國太平有關人士向媒體表示,險企相繼成立再保險公司是一件好事。原來中資再保險公司較少,交易度不夠活躍,相繼成立再保險公司後,市場上的競爭將更加充分,整個保險市場的發展與佈局愈發完善,有助於做大做強中國保險市場。

  然而,更多市場主體的出現,也有可能推高再保業務的經營成本。一位再保險從業人士就表示,市場上的再保險主體增加,可能會面臨獲取保單成本上升的情況,部分市場份額被迫分出難以避免。不過,經營再保險業務,對於民營企業提出了較大的考驗。據了解,再保險不同於直保公司,專業度高,對技術、人才要求也更嚴格,對資本消耗也更大。民營資本無論從資本實力、技術、數據還是再保險經驗上都不佔優勢。

  陸勤表示,對於再保險公司而言,除了對資本的運用外,對模型分析、數據積累等技術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很多直保公司對於再保險公司的要求更多是智力支撐。便宜的費率只要不計成本誰都可以做到,但混合著多年數據、經驗而成的技術不是誰都可以提供的。

  泛海控股指出,再保險公司的開辦和收入實現需要一定週期,産生盈利所需的時間可能較長,投資收益可能在再保險公司穩健發展後才能逐步實現,投資存在短期內不能獲得收益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