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引民營資本再集結 行業變陣“小步快跑”
- 發佈時間:2015-07-14 10:15:07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導讀
談及民營資本涌入保險行業的原因,中國保險行業學會理事吳海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方面是現實需求,對於民營資本而言,保險公司的融資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則是政策紅利,國家政策支援,限制相對較少。同時,從保險行業發展趨勢來分析,此前幾次保險行業擴張潮中的主角都是國有資本,下一次新鮮的血液有望來自民營資本,並且我國金融行業逐步開放是大勢所趨,有利於發揮"鯰魚"效應,推動保險行業發展。”
民營資本正在發起向保險行業的又一次集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保險行業“新國十條”發佈以來,保監會批准籌建的10余家保險公司中,發起人幾乎全部為民營資本。
不僅如此,一些民營資本正在將觸角伸向保險仲介公司,以此“曲線”進入保險行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以來,在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準公告中出現了12家保險仲介公司。
資本市場上,保險仲介也備受青睞。日前,國內三家掛牌新三板的保險仲介公司之一的萬舜股份董事長許振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明顯可以感受到資本對於保險仲介公司的關注和興趣,目前投資機構對於我們的定增非常感興趣,預計能夠達到12元股。”
今年初保監會印發《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以來,民營資本對相互保險公司亦充滿興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準公告中,至少已經出現了5家疑似相互保險的公司。其中,距今時間最短的為在5月30日公告中出現的萬誠相互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多位業內人士在受訪中表示,預計在今年或明年年初就會有相互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認為,“民營資本的進入對於保險行業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專業性以及運營能力需要進一步觀察。”
而另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亦表達了其的擔憂,“民營資本向保險行業集結的原因在於,保險行業融資成本低且不受經濟週期的影響。雖然民營資本進入保險行業的目的無可厚非,但動機不純會造成追求短期目標的功利經營,並且民營資本對保險行業的發展模式並不熟悉,未來可能不利於保險行業的長遠發展。”
“鯰魚”攪局喜憂參半
2012年,保監會出臺了《中國保監會關於鼓勵和支援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2013年,保監會又出臺《關於保險業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無論是《實施意見》還是《指導意見》,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合理有序進入保險行業,大力支援民營保險機構發展。
而日前,保監會發佈的《關於加強保險公司籌建期治理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更是被業內解讀為監管層有意加速批復籌建具有民營資本背景的保險公司。
以此前保監會一口氣批復籌建的三家首批“網際網路+”概念的創新型保險公司為例,易安財險由銀之傑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安心財險由璽萌置業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而泰康線上則由其母公司泰康人壽等2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
不僅如此,早有籌建保險公司意向的同創九鼎亦在其最新發佈的公告中披露,公司擬與金盃電工、飛天誠信、濟民制藥等6家上市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人壽保險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九鼎投資出資2億元,佔註冊資本的20%,其他6家上市公司合計出資8億元,佔80%。
同創九鼎成立於2007年,2014年4月在新三板掛牌,目前註冊資本50億元,市值931.5億元。截至2014年末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2012年至2014年連續三年實現凈利潤0.36億元、0.38億元和3.64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民營資本參與設立的保險公司數量較多,但目前的資本總量與國有資本公司有較大差距,現有壽險、財險等也多為國有資本佔據。”
談及民營資本涌入保險行業的原因,中國保險行業學會理事吳海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方面是現實需求,對於民營資本而言,保險公司的融資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則是政策紅利,國家政策支援,限制相對較少。同時,從保險行業發展趨勢來分析,此前幾次保險行業擴張潮中的主角都是國有資本,下一次新鮮的血液有望來自民營資本,並且我國金融行業逐步開放是大勢所趨,有利於發揮"鯰魚"效應,推動保險行業發展。”
不過,民營資本在進軍保險行業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梳理中發現,在保險行業“新國十條”發佈以來,保監會不予許可了兩家保險公司的籌建批復。一家是由國騰電子等5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的國開財險,原因在於發起公司的資金實力和盈利能力以及人事任命的學歷問題;另一家是由蘇寧電器等6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的天倫人壽,原因在於擬發起設立的公司發展定位不明確和發起公司的資金實力問題。
保險仲介受資本青睞
2013年至2015年,保監會沒有批復籌建一家保險仲介公司。然而,一些民營資本為了分享保險行業的高速成長的發展紅利並減少進軍保險行業高門檻的阻力,正在將觸角伸向保險仲介公司。
目前,已經有盛世大聯、萬舜股份和中衡股份3家保險仲介公司掛牌新三板,進入資本市場。截至7月9日收盤,盛世大聯為26.01元股,比年初的發行價格增長超過一倍。同時,眾多投資機構正在積極參與萬舜股份和中衡股份的定增。
對於資本看好保險仲介公司的原因,許振芳認為,“一是保險仲介行業的環境正在向好,經過了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保監會針對保險仲介公司為期一年的清理整頓,仲介公司得以規範發展;二是保險主體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仲介公司的需求越來越強;三是保險仲介公司掛牌新三板,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提高了自身的地位;此外,保險仲介公司的專業性增強,業務創新能力也在增強。”
許振芳解釋道,“此前,保險仲介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佣金差,而現在業務模式發生了變化,70%的利潤來源於創新型業務。以萬舜股份為例,我們創造了一種保險公司對區域行業的共保模式,即幾家大型保險公司通過我們共保整個區域、某一行業的絕大多數企業。雖然以前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共保一個工程項目的先例,但並沒有共保一個行業的先例。目前,公司30%-40%的利潤來源於此。我們全年利潤將有望超過1000多萬元,而去年全年僅為70多萬元。”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保險仲介公司的經營難處依然存在。一家保險仲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修訂的《保險法》中刪除了對保險仲介公司前置審批的規定,卻沒有明確説明需要在哪一環節進行審批等問題,為保險監管和保險仲介公司設立造成了一定困擾,同時也沒有關於保險仲介公司的具體監管規定,處於政策真空期。”
在2015年4月24日通過、公佈並實施的《保險法》中的第119條,保留了“保險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應當具備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條件,取得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的原則性表述,刪除了“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憑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憑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的具體操作流程的內容。
對此,許振芳表示,“在保險仲介公司日益受到社會資本關注的背景下,監管層會儘快出臺保險仲介公司監管辦法,使民營資本更加有序地進入。”
相互制保險公司“胎動”
我國相互保險的巨大市場空間正引得民營資本“胎動”。
據國際相互合作保險組織聯盟統計,2013年全球相互保險保費收入達1.23萬億美元,佔全球保險市場的26.7%,覆蓋人群8.25億人,相互保險組織總資産超過7.8萬億美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國目前僅有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一家相互制保險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準公告中,至少已經出現5家“疑似”相互保險的公司,分別是匯友建工相互保險有限公司、國民互助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海達財産相互保險有限公司、眾康互助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和萬誠相互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對相互保險機構的落地持樂觀態度。他表示,“保監會在《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中設置了相對寬鬆的準入條件,已經表明瞭監管層的積極態度。預計在今年或明年年初就會有相互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不過,北京律師協會保險專業委員會委員李濱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相互保險機構的獲批籌建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前提是完善相互保險的相關法律。從監管的角度而言,監管層對相互保險組織的設立條件有相關要求,但具體的法律規定還不完善,民營資本對互助保險的組織形式、運作模式也較為陌生,容易出現一些機構打著相互保險的旗號,給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提供生存空間。”
今年4月,保監會曾進行風險提示稱,“發現有關人員編造虛假相互保險公司籌建項目,試圖通過承諾高額回報方式吸引社會公眾出資加盟,涉嫌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可能給相關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