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生面孔”頻現促業態成熟 網際網路保險受青睞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35:3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當網際網路技術介入到保險管理的流程和技術當中時,會使現階段我國保險公司的治理經營模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更為利好保險企業的創新發展。

保險業“生面孔”頻現促業態成熟

  當網際網路技術介入到保險管理的流程和技術當中時,會使現階段我國保險公司的治理經營模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更為利好保險企業的創新發展。

  去年保險新“國十條”的頒布,被視為保險業帶來發展新機遇的風向標。近日,隨著分別位於珠海、寧波的久隆財險和東海航運保險相繼收到保監會同意籌建的批復,保險業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生面孔”。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5號,中國保監會,仍舊有各路社會資本扎堆排隊,試圖“涌入”保險行業。

  資本排隊進入保險業

  保險業業內人士指出,自保險新“國十條”的政策紅利落地以來,現已有近百家正在籌備中的保險機構排隊等待保監會的監管審批。名單中包括一長串正在低調籌備中的保險機構,包括山水人壽、民信財險、安鵬財險等。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較以前集中投資壽險等傳統保險企業,更多的資本開始逐漸向項目類保險領域轉移,主要體現在一些專注于互助保險、保證保險以及兒童保險等細分保險的保險企業。

  記者梳理資料了解到,名單上已經出現專攻新型細分領域的保險公司,包括國民互助保險公司、海陸信用保證保險、童緣少兒人壽保險公司等。同時伴隨著“網際網路+”風潮的興起,網際網路保險也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儘管此番資本涌入保險業帶來了許多“生面孔”,但並非所有的資本都局限在“新設”這一模式上。新“國十條”不僅為保險業帶來了新機遇,更是推動了保險企業退市機制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資本也開始青睞“收購”的模式。據業內人士稱,在排隊等批復的隊伍中,不乏非上市保險公司股權轉讓的交易雙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於買方而言,目前一級市場上保險産業資本的並購價格並不便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非上市保險股權交易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一個保險公司的股權轉讓交易,甚至可以吸引到十幾家資本前來洽購,如此緊張的競爭局面帶來了價格的不斷提升,有的甚至超過了二級市場上市保險股和保險影子股的估值水準。

  但對於不斷飆升的價格,並購熱度卻依然不減,“新的保險牌照獲批不易,相比之下,收購現有保險公司股權所涉及的各項監管流程在操作上相對簡單一些。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參股模式所帶來的利潤在短期內或能立竿見影,而新設保險公司獲批開業後將面臨機構佈局及業務拓展等不確定性,投入的資本與回報往往不成比例。”參與並購的民營企業管理者説。

  內外環境促資本涌入

  掀起這一輪資本涌入熱潮背後的原因,與保險業發展的大環境不無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研究室主任郭金龍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説明看好保險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因為現階段保險是起始階段,遠遠沒有成熟,所以發展空間是巨大的。新的保險“國十條”為未來保險業的發展提出了一些目標,要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因此從政策層面上看,保險新“國十條”打開了整個保險行業的成長空間,中研普華研究員肖建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2014年保險新“國十條”將保險業的地位由社會保障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為“重要支柱”依賴,已經打開了整個保險行業的成長空間,2014年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産突破10萬億元,保險業增速達17.5%,尤其是專業性保險公司漸受政策鼓勵和支援。

  “從市場層面來説,傳統産險和壽險市場競爭比較激烈,傳統險産品因預定利率過低已無法與銀行理財産品、基金産品等競爭,如果進入傳統保險市場,盈利壓力比較大。”肖建説。因此如果只是對原有的保險市場主體進行簡單複製,一味地模倣追隨而沒有提升,則很難在競爭中獲利。

  肖建同時指出:“從融資能力的角度説,在如此多排隊等批復的隊伍中,不乏實體領域的實體企業,在民營企業融資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保險的融資杠桿優勢凸顯。”因此利用股東本身在相關領域的業務優勢,同時發揮自身優勢進入保險市場,或許更容易在競爭中佔領優勢。

  網際網路保險風生水起

  2015年起始,“網際網路+”之風便開始在國內的各個領域掀起波瀾,銀行、證券行業走在金融改革的前端,早已搭上了網際網路的順風車。而今年年初國內知名券商發佈《下一個十倍的大風口—網際網路保險》,也為網際網路保險股帶來了勃勃生機,更多的資本開始向網際網路保險涌入,保險行業也正在接受由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

  現階段國內幾家大型的保險集團都開始創建自己的網路銷售平臺,如中國人壽的“國壽e家”、中國平安保險的“網上商城”、“萬里通”,以及泰康保險的“泰康線上”等。同時更有電商平臺跨界進入保險領域,目前淘寶、蘇寧、京東、騰訊、網易等均已涉足保險銷售。

  同時第三方“仲介”式保險服務平臺也悄然興起,這類公司本身不屬於保險公司,而是由一些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等保險仲介以及代理公司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搭建“橋梁”,提供保險服務。

  儘管不同的網際網路保險模式存在各自的利弊端,但許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網際網路會為保險業帶來顛覆式變革,肖建指出:“目前,在保險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保險行銷的成本壓力逐漸增大,由於保險産品線上線下行銷成本差距大,産品單價比較便宜,故網際網路産品可以迅速發展起來。在國內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正處於變革期,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內險企將針對網際網路推出系列特色産品,我們對未來各險種整體網際網路銷售規模增長和佔比提升都保持樂觀。”

  成熟業態可期

  無論是“新設”還是“並購”,不斷涌入的各路資本激活了原本相對傳統的保險業在資本市場的活力。去年起實施的《保險公司收購合併管理辦法》,無疑為保險業內外的各路資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對接平臺,未來保險業或將迎來一輪重組洗牌潮。同時,資本雙向流動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為行業發展推波助瀾,我國保險市場將日趨成熟與規範。

  “我國保險行業已經在邁向成熟的路上前進了好幾步。”肖建具體指出:“目前,保險業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廣,承擔的社會責任越來越重,成熟的保險市場應具備保險公司、被保險人、保險仲介機構3個方面,保險公司和保險仲介機構理應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優勢互補。隨著國家放寬經營區域限制、逐漸實施費率市場化及改革收購合併管理辦法。保險市場將日趨成熟與規範。”

  郭金龍在總結保險業未來發展態勢時説道:“總體來説是一個快速持續穩定穩健的發展態勢,而且保險保障範圍和水準都有一個很大提升,而且國際上競爭力和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增強。”同時他指出:“另外網際網路的技術介入到保險管理的流程和技術當中,會使現階段我國保險的公司治理經營模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更為利好保險企業的創新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