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代購網店店主也玩大數據:定制個性保險計劃
- 發佈時間:2015-07-02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自媒體和粉絲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保險行銷員可以通過網路積累粉絲,輕輕鬆鬆賣保險
快遞裏夾著一張“高大上”的樓盤廣告如果覺得不夠稀奇,那麼代購一桶奶粉卻夾著一張保險計劃書是否足夠讓你驚訝呢?
在自媒體和粉絲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保險行銷員可以通過網路積累粉絲,輕輕鬆鬆就把保險賣了。
母嬰代購賣保險
近日,有一些店家,會在快遞裏面加上一份保險計劃書。這種新型的“交叉銷售”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位淘寶店主娜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她其實有兩個身份,第一個當然就是網店店主,而另一個則是保險代理人。
她在網店的主營業務是“代購”,代購的産品有保健品、奶粉等母嬰産品。本身只是在閒暇時候做代購,但是如今卻是完全沉浸其中。
其實,娜娜一開始既不是代購也不是行銷員。而正是因為懷孕時的經歷,讓她決定不做服飾了,而改做代購。同時,又在一位朋友的勸説下,加入了一家美資背景的壽險公司,成為了一名保險行銷員。
“很多人説,做代購和做保險一樣會沒有朋友,但我卻是朋友越來越多。”娜娜自豪地表示。
不過,和部分保險行銷員不一樣的是,娜娜的朋友圈裏並沒有太多和保險相關的內容,問其原因,娜娜神秘地説:“我的‘戰場’在網上。”
記者查看娜娜的網店發現,商品不多,但是銷量最高的一款卻是“問好價自己拍”。娜娜表示,她店裏的固定産品不多,但都是熱銷品,她的價格在同網算是便宜的。
熟客對固定産品滿意,就會成為回頭客。而成為老客戶後,經常會需要一些“定制服務”。而這個時候,客人就會向娜娜提供子女的年齡、家人的身體狀況等諸多資訊。娜娜在給客人推薦産品時,其實就會“偷偷”給客人規劃保險産品,然後將保險産品規劃書連同代購的産品,一起快遞給客人。
那麼,這樣子的行為都沒有引起客人的反感嗎?
娜娜表示,因為她主要做母嬰代購,所有産品都是“親身説法”,因此在産品介紹的界面就有表示自己是某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很多客人在我沒寄規劃書時都會主動問我,不過寄之前我都會詢問客人的意見,有需要才會寄,不會引起太多反感。”娜娜如是説。
“其實,很多家長都很舍得為孩子出錢,什麼都想買最好的。其實海淘並不難,很多家長就是覺得代購方便省事。因此,直接為他們做好計劃書,反而比問他們的需求更受用。”娜娜表示。
那麼,邊做代購邊做保險行銷員的娜娜一年可以賺多少錢呢?娜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她做代購和同行比賺得算少的了,每年的利潤在20萬元左右。但是對於通過賣保險可以拿到的“佣金”是多少,娜娜並沒有透露。
微網志紅人賣保險
無獨有偶,另一位在微網志上擁有近10萬名粉絲擁戴的“小V”然然,也在通過積累網路粉絲賣保險。
作為認證的保險代理人,她平時在微網志上的主要動態並不是推薦産品,而是曬娃,基本上每隔一天她就要更新一次。除此之外,她還會發一些其産前産後身體恢復迅速的勵志博文。除了微網志外,她還經營著屬於她自己的微信訂閱號。
而“成功的潮媽”、“勵志媽媽”等形象的建立,讓她不用大張旗鼓的推薦都會有人主動跟她諮詢保險産品的選購事宜。
其實,作為年輕媽媽的娜娜和然然,她們的客戶也都是以“80後”為主,購買的主要為兒童保險。不過,然然表示,在給兒童購置保險的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自己的保障是否做足。因此,除了推薦兒童保險外,她還會為家長推薦適合的保險。
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途徑
其實,網路紅人轉型做銷售的消息,近幾年間可謂屢見不鮮。在微網志剛成立時涌現出的一批網路紅人,如今基本上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淘寶網店,部分人也開了公司,開創了自己的品牌。
而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自媒體的興起,社區化、粉絲化的經營模式逐漸建立。在微信、論壇和購物交流網站上,也出現了很多“明星”保險行銷員。
他們一般都是以發送保險購買指南的連載文章,吸引大批粉絲的關注。隨後,通過粉絲對於其專業度的認可,開始逐步推薦保險産品。
6月27日,北京保險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保險“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尚不足5%。但專家預計,預計在5年後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的銷售量將達到50%,佔領保費市場的半壁江山。
根據這份題為《網際網路+對保險行銷的新挑戰》的報告,2011年至2014年間網際網路渠道保費規模提升了26倍,已經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利用好網際網路工具,對於廣大的保險行銷員來説,未來的市場將會更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