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1元錢"貼條險"保車輛任性違停 是否違法存爭議

  • 發佈時間:2015-03-18 07:53: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摘要]一款1元“貼條險”正迅速走紅,市民支付後,通過該平臺代辦違章可直接減現100元。對此,市民是否真的可以得到實惠?

  “只花1元錢買個‘貼條險’,就能少交100元車輛違停罰款,真划算。”近日,通過某車險APP,市民小王購買了“貼條險”。記者了解到,眼下,這款1元“貼條險”正迅速走紅,市民支付後,通過該平臺代辦違章可直接減現100元。對此,市民是否真的可以得到實惠?

  購買者

  “1元保100元,比停車費還划算”

  據了解,“貼條險”是一種網際網路保險産品,是某車險平臺發佈不久的一項服務車主的創新産品。通過該車險APP,用戶可以用1元的價格購買為期一年的貼條補償,如果在有效期內被貼條罰款,用戶可通過該車險平臺委託代辦,並立即享受100元貼條罰款補貼。貼條險用過一次即失效,用戶可以再次購買,但價格會根據賠付歷史而上浮。“我剛買了一份,周圍也有很多同事都買了”,在銀行工作的駱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自己的工作單位位於南崗區繁華地段,車位很難找,一不留神就違停了,貼了不少罰單,“有了這份保險,違停罰款能省不少錢。”駱女士説,眼下,這款貼條險很受私家車主歡迎,她就是通過朋友推薦購買的。

  而市民王鑫也購買了一份“貼條險”,“現在車位太難找了,有時候遇到著急事把車停在路邊,1元保100元,比付停車費都划算。”

  質疑者

  “為違停保險,‘貼條險’違法”

  “貼條險”是否真能給市民帶來實惠?對此,不少市民持質疑態度。採訪中,有市民表示,違停本身就是一種故意違法行為,一個路段是否可以停車有明確標示,車主都是知道的。如果有保險作為保障,那麼是否就是鼓勵違章停車?也有市民提出疑問:違章停車本來就屬於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種行為,為違法行為推出的保險,是不是也違反了相關法律?

  法律人士

  “是否涉嫌違法存在爭議”

  聲音

  孟繁旭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春傑

  該保險是否涉嫌違法存在爭議,“貼條險”實際上轉嫁了違章市民的風險責任。如果該保險承諾能夠消除違章,那麼必然是違法的。但眼下該保險是減少了違章市民的罰款金額,承擔的是經濟風險。因此,該保險是否能變相縱容違章行為,是否違法還存在爭議。

  北京市高盛律師事務所保險專業律師李濱

  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是保險公司,而該車險平臺的經營主體是一家技術公司,沒有經營保險産品的資質,貼條事件發生了,該平臺就提供服務,並支付費用,不管該産品如何包裝,界定就是保險。既然認定為保險,那麼由沒有經營保險主體資質的技術公司來賣保險,就是非法行為。

  聲音

  吳律師

  無論何種形式的保險,其本質都是保障社會群體發生的風險,降低損失,實質是以合理計算風險分擔金的形式,向少數因該風險事故發生而受到經濟損失的成員提供保險經濟保障的一種行為。側重的是一種保障功能,並非保障社會的違法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貼條險”的出現縱容了某種行為,從社會道德和法律秩序層面,都觸犯了相關法律。

  交警部門

  罰款不是目的,處罰只是為了更加規範車主行為,如果違章也有保險保障了,那麼可能會讓一些車主有恃無恐。

  是去是留,保監會定

  不少市民認為該保險為違法行為進行保障,保險産品本身是違法的,李濱律師表示這是對保險的一種誤解。李律師説,為違法行為設計的保險産品,不能説明産品本身違法性和不道德性。舉個例子,在車損險中,幾乎每一個賠付行為,都意味著駕駛人存在違法違章行為,那麼車損險也是對違法行為提供的保險品種,不能説明車損險本身是違法的。李律師説,就“貼條險”本身來講,産品很有創新性,他建議該車險平臺可以和保險公司合作,由正規保險主體推出該險種,就順理成章了。並且針對這種創新性的保險品種,他認為可以在市場存留觀察,並不斷進行完善,“最後是去是留,應由保監會來決定。”

  到底“貼條險”是否構成違法,不少人士呼籲,保監部門應及時介入調查定性,給出結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