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逾4成 專業健康險企業績卻堪憂

  • 發佈時間:2014-12-31 10:19: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馳 曹聞秋  責任編輯:孫朋浩

  保監會近日例行披露了保險業今年前11月的成績。數據顯示,報告期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7.80%。同時,保險業的總資産已經達到9.83萬億元,年內突破10萬億元料無懸念。其中,健康險單項保費收入數據較為搶眼,今年前11月共取得1475.97億元的業績,同比增長44.47%。不過,目前國內幾家專業健康險保險公司的業績數據並沒有這般漂亮,甚至拖了健康險整體業績的後腿。

  4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無一盈利

  今年以來,健康險的原保費收入穩步上漲,單月均突破100億元。其中,今年1月份健康險有191.62億元的原保費收入,11月亦錄得109.41億元的成績。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商業健康險的原保費收入為1475.97億元,同比增長44.47%。

  不過,靚麗的保費收入背後,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的業績並未如預想般搶眼。

  記者從保監會官網獲悉,四大專業健康險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崑崙健康的整體業績分化嚴重。上述四家公司在今年前11月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55.78億元、3.79億元、11.13億元、0.85億元,除了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同比增加134.58%和37.99%外,另外兩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的業績不增反降,其中崑崙健康今年前11月的原保費收入更是同比下降77.17%。

  此外,“這麼多年來,業界對健康險業務定位尚不清晰。4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目前還沒有一家實現盈利,主要歸因于保險意識薄弱、缺乏政策推動以及健康險經營風險較高,無法與醫院實現聯網系統對接,導致較難控制醫療費用風險,賠付成本居高不下”,一位保險專家表示。

  監管層釋放政策紅利激活市場

  面對專業健康險公司整體發展較為疲軟的現狀,監管層不遺餘力釋放政策紅利以激活我國的專業健康險市場。

  早在今年8月13日,保險“新國十條”明文鼓勵保險公司應大力開發各類商業健康保險産品11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首次為商業健康保險作出頂層設計;11月25日,上海針對保險“新國十條”的細化政策出爐;12月8日,中國保監會召開“學習貫徹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若干意見動員會”,為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再次注入新的動力。

  “最近國務院出臺了支援健康險發展的政策,擴大健康險的經營範圍、鼓勵保險公司參與經辦服務、開展大病業務、鼓勵健康産業投資、研究出臺健康險稅優政策等,商業健康險的發展迎來了非常有利的時機。”一位業內人士稱。與中國人保在9年前、中國平安在4年前就已設立專業健康險公司相比,太保的步伐稍顯緩慢,但抓住了好時機。

  前不久,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落子上海自貿區,聯手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合作組建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保安聯”)。據了解,太保安聯是保險“新國十條”頒布後的首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其將從前期、中期、後期三個角度深度介入健康服務産業鏈,構建新型健康險發展經營模式。

  四大專業健康險公司原保費收入表

  保險公司 2013年前11月 2014年前11月 同比增幅

  人保健康 66.41億元 155.78億元 134.58%

  平安健康 2.75億元 3.79億元 37.82%

  和諧健康 1.30億元 1.13億元 -13.08%

  崑崙健康 3.70億元 0.85億元 -77.0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