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大發展 監管者勇擔“急先鋒”

  • 發佈時間:2014-12-31 10:18:17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張蘭  責任編輯:孫朋浩

  2014年是推進全面改革的元年,金融業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一一落地。作為金融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業也度過了創新改革的關鍵一年。無論是監管層頻頻推出的多項舉措,還是保險行業自發推出的創新模式,2014年勢必對保險業未來發展産生深遠影響。本期《保險週刊》以“回望2014·保險業大盤點”為主題策劃了一組報道,敬請關注。

  2014年,一部保險“新國十條”出臺,將保險業的行業定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所説,推動保險業加快發展,已經從行業意願上升到國家意志,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佈局中的重要一環。

  “2014年,一部保險"新國十條"的出臺,讓我這個幹了一輩子的老保險,又重新感受到了國家的重視,突然有了一種使命感和尊嚴感。”

  “2014年,為確保"償二代"能按照既定的進度準時發佈,我都不記得加了多少次班、究竟有多少個深夜是在討論中度過的。”

  “2014年,國務院專門就商業健康保險印發了指導意見,為健康保險發展提出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明確的目標。道路已經鋪就,商業健康保險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

  ……

  時至歲末,就在記者努力梳理2014年大小事件,以期從中甄別出最有新聞價值、最有可能被載入保險業發展史冊的事件時才發現,真正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一張張生動的面孔和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真誠感言。幾乎毫無例外,每一位受訪者都表達了這樣的感受:監管者是2014年保險業當之無愧的主角,正是由於監管者勇敢擔當了“急先鋒”,保險業才邁上快速健康發展的新臺階。

  “新國十條”領路

  2014年,一部保險“新國十條”出臺,將保險業的行業定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所説,推動保險業加快發展,已經從行業意願上升到國家意志,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佈局中的重要一環。

  按照“新國十條”勾勒的發展藍圖,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保險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準和保障品質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到3500元/人。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新國十條"是中國保險業發展歷史上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這部文件的出臺,使得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象,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角色定位變得更加清晰。”談及“新國十條”的意義,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告訴記者,保險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在國家治理的“工具箱”中,是否備有並運用好“保險”這一現代化的風險管理工具,是判定一國國家治理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需要強調的是,“新國十條”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看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現實表現,看保險業能否真正擔當起這一歷史重任。因此,“新國十條”的發佈,絕不意味著保險業從此可以高枕無憂,這對保險業改革發展來説是一個新起點,對保險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償二代”守住底線

  金融創新離不開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保險“新國十條”也強調要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保險業體制機制改革,釋放和激發行業持續發展和創新活力。

  “面對金融創新大潮,保險監管應當深化改革,為創新拓寬道路,以最大的寬容度支援創新。但是,金融監管對待金融創新,仍然是有底線的,最大寬容度也是有邊界的,防範風險就是金融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在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看來,守住風險底線就是金融創新的邊界,面對金融創新大潮,金融監管應當加強和改進對風險的監管,建立並完善以風險為導向的監管體系,既減少不必要的管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又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推進市場化改革,保監會遵循的是“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總體思路,而管住後端的根本是風險監管,風險監管的核心是償付能力監管。經過3年時間建設,中國基本建成了新的“以風險為導向、符合中國市場化改革需要、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2014年,中國版保險“償二代”開展了多輪行業測試並將於近期正式發佈和試運作,這也意味著,保險業發展將從過去“以規模為導向”升級到“以風險為導向”的模式,體現了風險監管的科學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三大特點,“償二代”將更加科學地計量風險和防範風險,對風險管理能力差的公司提高資本要求,對風險管理能力強的公司則降低資本要求,從而督促保險公司不斷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通過經濟激勵機制更科學、更有效地防範風險。

  “大資管”厲兵秣馬

  2014年,我國經濟金融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快,國企改革逐步深入,養老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城鎮化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不斷推進,新能源、新技術和新産業蓬勃興起,這些都為擁有股權和債權投資工具、期限長且規模大的保險資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監管者再一次充當了發展“急先鋒”,不僅放行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支援創業企業和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而且規範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促進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同時加強和改進了保險資金運用的比例監管、大幅提升保險資金的運用效率。值得關注的是,保監會以簡政放權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保險資産管理市場化改革,推動成立了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

  “保險資管協會是保險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是保險資産管理監管方式轉變的重要體制創新。通過轉變監管方式,推行保險資産管理産品註冊制,擴大了保險資産的配置空間,激發了市場活力,提高了投資效益。”從“出生之日”起,監管者就對保險資管協會寄予了厚望,正如項俊波在該協會成立大會上強調,保險資管協會要具有國際化視野,堅持市場化理念,提高專業化能力,建立高效服務機制,探索保險資産管理産品實現流動性的有效路徑,推動、引領、規範市場創新,積極維護市場秩序。

  “到2020年,全國保費收入將達到5.1萬億元。2014年至2020年,保險資金可運用規模預計將超過20萬億元。保險資産管理行業要主動作為,加快業務創新,完善專業化管理體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探索保險投資管理産品化、投資者機構多元化等新模式和新途徑,提升行業競爭力。同時,要時刻繃緊風險防範這根弦,採取綜合措施,加強風險監測,健全風控機制,標本兼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項俊波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