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保江湖三季度重現高收益規模型産品

  • 發佈時間:2014-08-14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敬元  責任編輯:孫朋浩

  推出這類産品是險企出於維持市場份額、穩定現金流、對接以前高收益産品、獲客的考慮

  進入下半年,大多險企都將銀保重點放在提升期交業務佔比上,但仍有部分險企按捺不住,推出了高收益衝規模的産品。

  外有引導銀保回歸保障的監管政策,內有提升業務價值的需求,險企為何在銀保渠道再度推出這類低價值産品?《證券日報》(保險版官方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從某大型壽險公司銀保部人士處得到了相關解釋,這是險企出於維持市場份額、穩定現金流、對接以前高收益産品、獲客等的考慮。

  三款産品造就7月份前三

  “進入三季度以後,銀保市場將總體趨於平穩,這是在前期各大公司保費規模做得好的情況下的一個必然‘緩衝’。”一家中資險企銀保部人士此前對銀保市場給出這一預測時,一定沒有想到,進入三季度後,仍有險企再度將高收益規模型産品作為主打産品推向銀保渠道。

  “根據市場情況,適時推動費改産品升級版及其他躉交産品的銷售。”這出現在一家大型中資壽險公司三季度銀保業務産品銷售規劃中。

  上半年,這家公司銀保渠道採取了躉交與期交並舉、規模與價值兼顧的策略,一季度主打費改型躉交産品,二季度專注保障型期交産品。三季度,該公司銀保業務將維持這一思路,其提出了重點聚焦期交、適度銜接規模,持續雙輪驅動、衝刺全年計劃的業務發展目標。該公司上半年銀保新單已達成全年目標的138%,銀保新單期交達成率也達到97%。

  同時,這家公司銀保部人士還預計,部分市場主體出於維持市場份額、穩定現金流、對接以前高收益産品或獲取客戶的考慮,仍會推動收益較高的費改類躉交産品的銷售。

  更甚者,那些以規模保費為絕對目標的公司,在三季度繼續主推規模型産品,甚至進一步調高全年規模保費目標。市場已出現這樣的案例。

  7月份的銀保同業數據顯示,新單排名前三的3家公司分別實現了50億元、35.6億元、21.7億元的規模保費,除排名第三的公司外,排名前兩位的公司的同比增幅也均在50%以上;其中,居第二位的險企7月份單月保費環比6月份單月,還有46%的增幅。據業內人士稱,這3家公司的銀保業務主打産品均為類固定收益的規模型産品。

  出於對部分公司仍會主打高收益規模型産品的判斷,上述大型公司預計,銀保市場下半年整體新單增速較二季度將會出現回升,全年的銀保新單增速將持續維持在兩位數以上。

   要排名還是要轉型

  “今年以來的整體情況就是排名靠前的公司在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規模做得都比較好,銀保市場保費出現高增長主要是靠銷售固定收益型産品實現的。”一家中小型壽險公司銀保部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保險版官方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稱,很大程度上,推出高收益規模型産品是險企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做出的選擇,在左右不了市場的情況下,只能去順應市場。

  一家中資公司內部報告還給出了其他解讀,雖然大部分公司上半年保費規模達成率良好,但僅靠期交業務完成全年目標仍有一定困難,所以部分公司在三季度會階段性重推規模型産品,進一步夯實市場地位。

  不過,如果産品背後沒有優質投資項目做支撐,險企推出高收益規模型産品將難以為繼。所以,目前市場上經常出現“限量發售”的産品,這些一期一期出現的産品對應有固定的投資項目。

  各家公司都面臨選擇,一方面,考慮到市場排名和影響度,只能去推激進的産品;而考慮到轉型的勢在必行,具有高價值的保障型産品就必須逐漸成為主流。

  儘管有部分公司“按捺不住轉型”,但期交業務仍會是不少市場主體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那些對價值增長要求較高的主體,他們將進一步推動高價值業務的發展。

  “如何在市場排名和業務品質之間找到平衡,對我們來講是個考驗,只能逐步嘗試,順勢而為。”上述中小型壽險公司銀保部負責人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