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逾千億洽購銀行理財産品 資金成本被動上升

  • 發佈時間:2014-08-12 10:16: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按照上市銀行目前接受度最高的半年期理財産品對應的定期存款利率來算,銀行的付息率大致將從2.8%上升至4.8%左右,漲幅約為70%;如果以活期存款利率為比較基準,則付息成本將成倍增長

  “閒錢理財觀念”不僅在網際網路上蔚然成風,其對於産業資本也已經産生巨大的影響,而最直觀的顯示就是上市公司海量閒置資金已經或正在謀劃購買銀行理財産品。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如果按照投資計劃的上限來計算,今年以來共有約1300億元的資金洽購理財産品,其中的絕大多數準備投向銀行理財産品,且大部分資金為募集資金。

  不過,如此大規模的閒置資金洽購銀行理財産品對於銀行來説可實際上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銀行有望獲得不菲的理財業務收入;另一方面,銀行大量的對公存款將變身為理財産品,銀行的實質性付息率顯然將大幅度提高。如果按照上市銀行目前接受度最高的半年期理財産品對應的定期存款利率來算,銀行的付息率大致將從2.8%上升至4.8%左右(目前,上市公司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主要在4.5%-5%之間),漲幅約為70%;如果以活期存款利率為比較基準,則付息成本將成倍增長。

  11天110億元資金洽購理財産品

  昨日晚間,華夏幸福公告稱,公司于8月11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購買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的議案》。該公司表示,受行業資金利用週期性影響,為充分利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短期暫時閒置的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收益,公司決定利用自有資金購買銀行提供的對公理財産品,至2014年12月31日前,適時實施累計發生總額不超過50億元的銀行理財産品購買計劃。

  昨日與華夏幸福同樣發佈了購買銀行理財産品資訊的公司還包括金力泰索菲亞粵傳媒愛仕達兆馳股份三諾生物亞盛集團,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的4家公司為首次宣佈擬購買理財産品,新增投資額度上限達67.75億元。

  一天之內8家上市公司發佈銀行理財産品購買資訊,這並不是罕見的小概率事件。事實上,今年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數條關於擬購買理財産品的公告被披露出來。

  據本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昨日,8月份新披露出來的投資計劃的上限合計已經達到約110億元。而如果從今年年初開始統計,上市公司共計披露了上限合計約1300億元的購買計劃。

  其中,絕大多數的購買資金源於募集資金。例如,南山鋁業7月4日晚間披露的二季度使用募集資金情況顯示,擬在原不超過25億元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産品額度的基礎上,追加5.5億元額度投資相關理財産品,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理財金額已超過30億元。

  當然,投資理財産品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華夏幸福這類的自有資金的大手筆。對於購買理財産品,上市公司幾乎無一例外地公告稱,旨在提高閒置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費用。“公司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投資理財産品,是在確保募投項目所需資金和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不影響日常資金正常週轉和募投項目的正常建設,並能降低公司的財務成本”。

  “能夠以大額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産品的上市公司多數出自現金流比較寬裕的行業(例如房地産、高速路、快消行業等)或者是行業景氣度暫時陷於低谷的行業(例如煤炭、外貿、服飾等)”,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兩類行業都有著比較強烈的現金管理需求;對於以募集資金進行理財的上市公司來説,投資銀行理財産品是其為數不多的合規選項之一,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目前銀行對公理財産品的需求突然井噴。”

   銀行資金成本被動上升

  “開始我們對於對公客戶購買理財産品的需求還感到竊喜,但是如今發現很多客戶是減少了短期存款甚至是活期存款來購買理財産品,因此就不敢對此過於樂觀了”,一位股份制銀行的分行對公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我們更擔心的是,如果客戶的資金流失到了別的銀行用來購買理財産品,那就不僅僅是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了。”

  上述人士的擔心並不是銀行業的個案,更為重要的是,銀行開發的對公理財産品和對個人的理財産品有一些重要的不同點。

  “由於募集資金特定屬性的要求,上市公司挑選的對公理財産品通常是要求保本,也就是説,這一類的理財産品是“並表”的,這就是通常所説的表內;而目前的銀行個人理財産品多數都不保本,無須並表,其不能直説的好處是可以規避監管,實際上可以幫助銀行完成一些制度框架以外的信貸投放,因此銀行不太擔心成本端的價格上升,畢竟有可以轉嫁成本的資金需求端進行對接”,上述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但是對公業務的理財産品往往十分透明,銀行可以騰挪的餘地不大,因此其性價比並沒有個人理財産品那麼高”。

  記者注意到,如果按照上市銀行目前接受度最高的半年期理財産品對應的定期存款利率來比較,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産品後,銀行的付息率大致將從2.8%上升至4.8%左右,漲幅約為70%;如果以活期存款利率為比較基準,則付息成本將成倍增長。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大量的資金沉溺于虛擬經濟會進一步導致實業回報率下滑。上市公司的資金無論是自有資金還是募集資金,其初衷應該都是支援實體産業快速發展,雖然提高資金效率的理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能夠找到更好的投資項目,實現資産收益率的提升,或許才是提高資本市場整體吸引力的大智慧。(張 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