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連險步入窘途:市場規模下滑 迷你賬戶涌現

  • 發佈時間:2014-08-13 03:36:4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曾炎鑫  責任編輯:孫朋浩

  與眾多迷你投連險賬戶形成對比的是,部分規模較大的投連險賬戶集中在少數大保險公司。

  編者按:投資連結保險,是集保障和投資于一體的終身壽險産品。來到中國市場15年的投連險,如今身在窘途:規模連年下降,勉強達到700億元;一些産品生存困難,瘦身為百萬元級別的迷你投連險,甚至還存在著百元規模的超級迷你賬戶。

  投連險,這個佔據海外保險市場半壁江山的險種,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卻並不順利。

  隨著各大保險公司上半年財報的發佈,集保障、投資于一體的投連險也交出業績答卷。相較收益率的高低,投連險賬戶規模的明顯差異更應該引起業界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公開披露的保險公司定期報告和投連險報告發現,國內投連險市場如今良莠不齊:不僅存在著一些規模超10億級別的投連險産品,大量百萬元級別的迷你投連險賬戶也充斥著這個市場,甚至還生長著小到200元的超級迷你賬戶。

  176元賬戶年收益3元

  竟收3元管理費

  投連險是保險行業最激進的投資産品,它被視為險企投資實力的集中體現和險資動向的重要觀察窗。市場普遍關注投連險的收益率高低,但對具體賬戶規模則關心較少。

  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國內投連險總規模約為708億元,被納入排名體系的有191隻投連險賬戶。以此簡單計算,單個投連險賬戶平均規模為3.7億元。不過,由於國內投連險市場具有明顯寡頭性質,大多數投連險賬戶都達不到這一規模。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市場上已經涌現大量超小型投連險賬戶。

  中德安聯旗下的兩個投連險賬戶堪稱史上最迷你賬戶。截至6月30日,中德安聯“債券穩健型賬戶”賬戶規模為2.39萬元,而“指數優勢型投資賬戶”規模竟只有200元。

  從中德安聯更詳細的2013年投連險報告來看,“指數優勢型投資賬戶”當時的資産規模為176元,並處於空倉狀態。雖處於空倉,管理費卻也1分錢都不減免。該賬戶2013年唯一收益為3元銀行存款利息收入,保險公司也從中收取了3元資産管理費。

  除了中德安聯,還有多家險企也出現遠低於平均規模的投連險賬戶。

  以中宏人壽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宏人壽旗下4個投連險賬戶,無一賬戶規模超過1000萬元。其中,中宏人壽“現金管理型投資賬戶”資産總凈值最低,僅176萬元,遠低於一般股票私募基金規模。此外,已經併入中美聯泰人壽的原聯泰大都會人壽“5545平衡型投資賬戶”資産規模也僅84.95萬元。

  巨頭保險公司旗下也出現了小型投連險賬戶。截至2013年年底,太平人壽旗下共有13個投連險賬戶,10億規模以上的賬戶不佔少數,但也有5個賬戶資産規模低於千萬元,如“穩健安心型投資賬戶”規模僅439.9萬元,“忠誠保證投資賬戶”也僅492萬元。

  生命人壽近些年來在投資領域表現激進,在投連險收益上也頗有斬獲,但旗下也出現了迷你投連險賬戶。2013年年報顯示,生命人壽旗下共9個投連險賬戶,3個賬戶總資産低於千萬元,其中“增強貨幣賬戶”凈資産最低,僅115.85萬元。

  迷你賬戶因何涌現

  迷你投連險賬戶的出現並不偶然,背後是投連險市場規模的不斷下滑。

  華寶證券統計數據顯示,儘管開設投連險業務的險企數量逐年增加,但投連險規模卻在3年間減少約200億元。2011年三季度,全國投連險規模達到907.87億元,到2013年年底,只有739億元,截至2014年6月底,全國投連險規模已下滑至708億元。

  華寶證券表示,國內投連險市場已經呈現明顯的寡佔市場,排名前4的保險公司投連險賬戶規模佔全行業75%,前8家保險公司投連險規模佔行業總規模的88%,且持續2年保持集中度提升態勢,新加入的保險公司短期很難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市場競爭力不斷削弱和險企重視程度下降是迷你投連險出現的根本原因。儘管號稱兼備投資和保障兩大功能,投連險産品卻又在這兩方面都缺乏足夠競爭力,“相信在較長時間裏,投連險的規模都將持續弱化”。

  在業務層面,投保人退保、轉換投資賬戶、業績虧損和産品停止銷售是出現迷你賬戶的幾個主要原因。一家中小險企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險企一般沒有退保或要求投保人轉換賬戶的許可權,迷你賬戶的出現主要是投保人的自主選擇,不過也不排除部分代理人主動勸説投保人轉換賬戶。

  中德安聯保險方面表示,上述兩個超迷你賬戶均屬此前推出的一款投連産品,出於整體投連産品策略和投資策略考慮,這款産品在推出後很短時間內即停止銷售,因此只有極少量客戶主動選擇該賬戶,但後期又陸續贖回或將資金轉向其他賬戶,此後這兩個賬戶再無資金投入。

  一位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高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投連險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資産管理費,當賬戶規模在百萬元級別時,險企幾乎無利可圖,但目前監管層對投連險規模並沒有明確限制,險企也沒有動力主動清盤,“申請一個投連險産品不容易,很多險企都想留住賬戶等待行情好轉”。

  賬戶管理費用偏高

  儘管投連險號稱“退可攻進可守”,但隨著各種創新理財産品的面世,特別是網際網路帶動了貨幣基金的普及,投連險收費標準明顯難符合市場對成本收益的新匹配需求,一些現金類投連險賬戶動輒1.5%的管理費用,已是普通貨幣基金的5倍多。

  目前,投連險涉及收費項目共有7項,包括初始費用、買入賣出差價、死亡風險保險費、手續費、保單管理費、資産管理費和退保費用,各家險企會出於行銷考慮而免除投保人部分費用。

  作為投連險的主要收入項目,資産管理費用最受業界關注。按照相關規定,投資連結保險資産管理費年度最高為2%,實際操作中,1.5%左右收費標準較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險企甚至對債券類和現金管理類賬戶也一視同仁收取1.5%費用,造成管理費用過高、産品吸引力下降。

  以中宏人壽的“鴻運人生”投連險為例,該公司2013年年報顯示,該投連險對旗下的4個投連險賬戶一致收取1.5%的資産管理費用,其中包括現金管理類賬戶,遠高於其他現金管理類理財産品。例如,天弘基金為餘額寶打造的“增利寶貨幣市場基金”,每年收取的資産管理費用僅0.3%。換言之,中宏人壽每年收取的資産管理費用是餘額寶的5倍。

  一些險企則對不同賬戶收取不同資産管理費用,使得對現金管理類賬戶的費用有所下降。儘管如此,上述費用標準依然高於現行貨幣基金收費標準。

  比如,光大永明人壽對貨幣賬戶收取1%的管理費用,恒安標準對現金型賬戶收取0.8%資産管理費,招商信諾旗下的兩個現金類投連險賬戶“現金增值賬戶”和“貨幣型賬戶”收取0.5%管理費用。

  在債券類賬戶方面,投連險的收費也不低。以恒安標準人壽為例,該公司對債券型賬戶一年收取資産管理費1.25%,而華夏基金的債券型“華夏安康債券A”只收取0.6%的基金管理費。

  一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投連險的收費標準已經明顯脫離市場的平均水準,而對於一些險企對現金管理類和債券類賬戶收取高達1.5%的費用,該高管表示“我也很費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