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上海成立了保險交易所,創立了中國版的 “勞合社”,往國際保險中心邁進了一步。“十三五”期間,上海會有哪些具體措施來落實這一目標呢?
5月10日,上海保監局正式公佈了《上海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主要明確“十三五”時期(2016年至2020年)上海保險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核心目標,即建立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具體指標為:到2020年,上海地區的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達6%,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7300元/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常務副主任陳冬梅教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深度從2015年的4.5%提高到2020年的6%、保險密度從當前的4658.55元/人提高到2020年的7300元/人,這些目標都是經過嚴格測算之後才得到的,實現不是問題。
陳冬梅認為,上海保險業必須要加快制度創新體制,鼓勵更多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參與自貿區建設,還要緊跟“一帶一路”倡議等步伐。
聚焦六大發展任務
根據《規劃綱要》,“十三五”期間,上海保險業將聚焦六大發展任務,加快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
一是改革開放,建設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具體包括: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進自貿試驗區新一輪保險開放創新,著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和全球發展戰略,重點推進國際保險中心制度創新和保險機構、要素市場體系建設,重點深化航運保險、再保險和保險資金運用三大支撐,形成保險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新優勢,提升在全球保險市場的定價權、話語權。另外,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和全球保單分入業務,推動巨災保險證券化試點,推動由以上海保交所為載體的場內交易市場和各市場主體參與的公司間市場共同構成的區域性再保險中心建設。
創新驅動是第二抓手,加快發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穩步擴大“保價格”、“保收入”農業保險試點,支援保險參與“網際網路+”行動。
另一抓手是拓展服務,構築民生保障支撐。要積極應對上海深度老齡化,提供優質高效的商業健康和商業養老保險産品。同時,推動大病保險從理賠型向管理型轉變,開展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開展與長期護理保險匹配的商業保險業務,探索建立養老地産示範園區。
四是發揮功用,服務超大城市治理創新。具體包括:探索建立與上海多層次資本市場銜接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在涉及公眾利益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醫療責任、醫療意外、校園安全領域,探索開展強制責任保險試點,支援開展電梯綜合責任保險、醫師執業保險、實習安全保險等試點。
此外,要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依法合規、誠信立業,集聚各類保險人才,建設一流保險基礎設施,營造向上輿論氛圍,為保險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和國際保險中心建設創造環境條件。
必須強調的是,加強監管,築牢風險防範底線。依法履行保險監管職責,加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營造規範經營環境,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一帶一路”機遇
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事關全局的國家戰略,而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就像倫敦和紐約一樣,它們是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較為發達的國際保險中心,英國的勞合社和紐約的巨災風險交易所都是其作為國際保險中心的重要支撐。2016年上海也建成了保交所,向建立國際保險中心邁出了重要一步。
從國際局勢看,倫敦國際金融中心正因為英國脫歐而變得迷茫,保險業整體面臨遷徙的困境;而上海因為“一帶一路”倡議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但陳冬梅坦言,雖然“一帶一路”是帶領保險業走向國際化的難得機遇,但問題在於,國內保險企業在産品設計方面的優勢不如國際保險公司,大部分國內險企目前還處在加速向海外設點的階段。
在“走出去”的同時,“引進來”同樣重要。截至2015年末,上海共有外資保險法人公司28家。陳冬梅稱,要注重“引進來”制度,讓更多外資險企以上海為發展基點,深耕亞太市場。
上海保險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自貿區的支撐,但如今自貿區不僅在全國鋪開,還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中國將與20多個沿線國家推進自貿區建設。
據了解,全國11個國家自由貿易區的保險政策很多,包括上海、福建等自貿區的“推動出臺離岸保險稅收及支援政策,鼓勵離岸保險制度在自貿區落地實施”、“鼓勵保險機構開展外匯長期壽險、跨境人民幣再保險、自貿區養老保險、保稅倉儲物流責任保險等業務創新”等政策。陳冬梅表示,“如果上海在政策創新激勵方面再不發力,其優勢也會被削弱。”
不過,陳冬梅指出,上海在保險人才、國際化程度、金融中心建設制度方面是其他自貿區城市無法媲美的,其他自貿區中心求一個“快”字,而上海近年來發展一直求“穩”。此外,未來支撐保險業發展的另一個優勢是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