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月,陽光保險又將資本市場的鎂光燈聚于自身。11月21日,陽光産險持股吉林敖東5%,達到舉牌線。而吉林敖東則為廣發證券第一大股東,陽光産險持有的每股吉林敖東中含有廣發證券A股1.4股。
9月18日,伊利股份發佈公告稱,陽光保險持股觸及舉牌線,隨後伊利股份緊急停牌。雖然陽光保險承諾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但市場似乎對陽光保險單方面給出的“承諾”並不認可,憂心陽光保險未來通過控制伊利股份而達到資本運作的更多目的。
有媒體報道稱,從平安入主後上海家化這3年的發展情況,以及尚未出現最終結果的“寶萬之爭”來看,産業+資本的結合遠談不上“美滿聯姻”,反而資本“野蠻人”的形象一再被深化。
被舉牌後,伊利股份緊急停牌,並在籌劃一個多月後公佈不超過90億元的定增預案,定增後,陽光保險股權將稀釋至4.56%。對定增方案,陽光保險並未作答。
舉牌吉林敖東被指意在廣發證券
吉林敖東近日發佈公告稱,陽光産險11月21日通過深交所集中交易增持吉林敖東流動股89.46萬股,佔吉林敖東總股本的0.1%。本次權益變動後,陽光産險合計持有吉林敖東4472.2萬股,佔吉林敖東總股本的5%。
從進入路徑來看,陽光産險分別在2016年10月份和11月份,以26.42元/股和26.98元/股的交易均價分別買入吉林敖東3107.31萬股和1364.89萬股,分別佔其總股本的3.47%和1.53%。
據證券日報報道,陽光産險方面表示,本次增持的目的是看好醫藥行業前景和吉林敖東公司發展所進行的財務投資。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吉林敖東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增持吉林敖東的股份及具體增持比例。
不得不提的是,吉林敖東2016年1月14日晚間公告稱,吉林敖東及全資子公司敖東國際(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已通過深交所和港交所增持廣發證券股份。截至1月14日,吉林敖東已成為廣發證券第一大股東,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廣發證券16.69%的股份。
對廣發證券的投資收益無疑是近年來吉林敖東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2016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吉林敖東的凈利潤為44465.5萬元,而投資收益就高達35792.3萬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廣發證券的投資收益。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吉林敖東的總股本為894,438,433股。而吉林敖東持有廣發證券A股佔總股本16.43%,持有其H股佔總股本0.27%,合計持有16.69%,共12.73億股。以此計算,每股吉林敖東中含有廣發證券A股1.4股。
有分析指出,廣發證券股權結構分散,險資介入的阻力相對較小。吉林敖東入主前,原第一大股東遼寧成大及其控股子公司成大鋼鐵香港目前合計持有廣發證券12.52億股,佔公司現有總股本的16.42%。如此看來,吉林敖東總持股比例僅比遼寧成大多出0.27%。廣發證券還是擁有無實際控制人的均衡股東結構。
同時,第一大股東的易主,讓廣發證券從國企變身為民企。民營身份意味著靈活的激勵機制,均衡的股東結構意味著廣發證券管理層擁有更大的經營話語權。
伊利定增90億“稀釋”陽光保險持股
至今未完的“寶萬之爭”,讓“野蠻人入侵”的話題被頻繁提及。幾年9月,陽光保險舉牌後,伊利管理層如臨大敵,馬上宣佈緊急停牌。一個多月後,伊利公佈定增預案,並於10月24日復牌。
根據預案,伊利股份擬向5名特定投資者募資不超過9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斥資約46億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中國聖牧37%股權,其餘款項則用於投資紐西蘭乳品生産線建設項目等。
據了解,伊利股份本次定增發行價格為15.33元/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對象為呼市城投、內蒙交投、金石灝汭、平安資産、金梅花投資,其中前兩者均為內蒙古國資背景。上述5名特定投資者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
伊利股份9月18日披露,9月14日,陽光産險通過上交所集中交易系統增持5667900股,佔總股本的0.09%。本次權益變動後,陽光産險和陽光人壽合計持有伊利股份普通股股票303240065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0%,觸及舉牌。陽光産險和陽光人壽,因同受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陽光保險”)控制而構成一致行動人。
陽光保險當時在觸及舉牌線時曾作出聲明,“在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伊利股份”,並明確稱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於對伊利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所進行的財務投資”。在澄清投資伊利屬於正常財務投資行為的同時,陽光保險也亮出二級市場佈局的成績單。“目前為止,陽光保險在二級市場投資198家企業,沒有一家是第一大股東,沒有一家比例超過10%。”
伊利股份的股權十分分散,在定增之前,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只有8.84%,而排名第二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為6.25%,伊利的另外三位高管趙成霞、劉春海、胡利平分別持股1.39%、1.38%、1.32%。
即便定增預案已經推出,但是市場對此前伊利被舉牌一事仍存隱憂。據野馬財經,陽光保險的投資舉措令伊利深感危機,不然不至於在險資一涉及舉牌伊利就立即停牌並繼續停牌、延期復牌,最後定增90億稀釋陽光保險的股份。
在定增方案實施之後,伊利股份的股權結構將發生變化,陽光保險的股權將降為4.56%。持股5%以上的股東將由三位變為兩位,只剩下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這兩者分別持有股份約8.02%和6.26%。
被視“野蠻人”企業憂失控
在陽光保險舉牌消息傳出後,中國網報道稱,有市場人士推測,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等大藍籌股的舉動,更像是資本運作的一個跳板,不排除繼續增持,獲取公司控制權。未來,陽光保險完全可以通過控制伊利股份,達到其資本運作的更多目的。
更有分析人士推測,陽光保險未來奪取伊利控制權後,會參與戰略決策,利用伊利股份盈利能力以及現金流,擴展非乳業業務,將伊利股份作為一個平臺,進行其擅長的股權投資,從而從中謀利。如此,必然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也影響到乳業龍頭地位的保持。
作為操控著千億資金的保險,若能與産業聯姻相互扶持本是美事一樁。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三年前的平安信託與家化管理層衝突,或許已經讓許多企業管理者,尤其是管理層持股較少的企業管理者感到一絲恐懼。
此前,葛文耀在微網志高調總結平安信託治下的上海家化為“落敗”,葛文耀稱有著優秀市場和財務基礎的家化已經落敗。不管葛文耀的指責是否有道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説,平安入主上海家化之後,家化經歷的是一系列的“不平安”。從清洗舊臣,到事業方向重新規劃,家化耗費了近2年時間。這種動蕩在資本市場上的反映是,從2013年中到2014年,上海家化股價腰斬。
從三年前的平安家化之爭,到眼前還未分出勝負的“寶萬之爭”,産業+資本的結合遠談不上“美滿聯姻”,反而資本“野蠻人”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強化。在缺乏美好佳話的前提下,要企業管理層想像資本帶來美好的未來太難太難。到目前為止,伊利又有什麼理由相信陽光保險不是門外“野蠻人”呢?
另據鄭州晚報報道,雖然陽光保險此前一再宣稱舉牌伊利股份只是進行財務投資。其實,判斷是否屬於財務投資的尺規,就是陽光保險是否派員進入董事會,參與企業的具體經營管理。
如果陽光保險真的派員進入了伊利股份董事會,無疑表露了企圖干涉企業經營的野心。對此,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前陽光保險的聲明壓根沒有提到“不派員進入董事會”。這等於為陽光保險參與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開了一道門。未來,陽光保險快速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將會嚴重破壞企業的既定戰略和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