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證券時報
近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黃洪均在兩會期間表態,稱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延養老險)試點方案已通過國務院批准,具體實施辦法正在走流程。這給業界帶來很高期待。上海亦在日前提出,要儘快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保監會此前已就稅延養老險業務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從記者掌握的這份徵求意見稿以及業界反饋情況看,更多關於稅延養老險方案的細節正浮出水面。此外,針對即將推出的稅延養老險試點,不少保險公司已在積極備戰,對照意見稿的相關要求進行資質自查和內部工作架構調整。
險企須滿足多項要求
3月6日,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國務院已通過稅延養老險試點方案,具體實施辦法正在走流程,凡是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均可實施。
什麼樣的公司能參與稅延養老險試點?據徵求意見稿,險企需要滿足的資質多達14條,包括資本實力、償付能力、養老年金保險與養老資金管理業務經驗、精算技術能力、投資管理能力、資訊管理系統、分支機構和網路佈局等多方面。例如,需在中國境內連續經營養老年金保險、養老資金管理業務三年以上,具備完善的個人稅延養老保險資訊管理系統,最近三年內未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等。
據徵求意見稿,保險公司應根據辦法向保監會提出經營申請,報送開展個人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報告,並附中保信出具的資訊系統驗收合格證明,保監會將公佈符合要求的保險公司名單。
按照上述要求,開展稅延養老險的公司將不限于養老險公司,具備資質的壽險公司也可參與。目前,已有大型壽險公司表示在系統、人才、産品方面做好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養老險公司人士稱,在目前8家專業養老險公司中,很可能有一些不會直接開展這一業務。比如國壽養老、長江養老,這兩家養老險公司目前的業務屬於信託型,定位更趨近於養老資金的資産管理機構,而稅延養老險是契約型保險業務。類似的還有新成立的新華養老、人保養老。據記者了解,這兩家公司的定位也與國壽養老、長江養老相近。
不過,這4家養老險公司都有同一集團下的壽險公司,包括中國人壽(26.830, -0.11, -0.41%)、太保壽險、新華保險(51.510, -0.46, -0.89%)、人保壽險,或將在稅延養老險業務上配合作戰。
其他4家養老險公司,包括平安養老、泰康養老、太平養老、安邦養老,目前都在開展契約型保險業務,在滿足要求時,或會開展這一業務。
産品收益分不同類型
稅延養老險的個稅遞延額度有多大,一直是業界和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此前業內流傳的版本是稅延保費限額為每月1000元,其中700元用於個人養老保險免稅,300元用於企業年金免稅。但由於企業年金稅延政策提前出爐,這一分配辦法顯然不可能再實施。
記者目前從業內了解到的情況是,遞延繳稅額度或仍為每月1000元,或每年1.2萬元。“這樣的額度比較高,對退休後的養老應該能起到一些作用了。”一位養老險公司人士稱。
據多位保險業人士分析,此次保監會為投保人爭取來的是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的個稅優惠,針對稅延養老險這一險種的繳費可以稅前列支,而非廣義的個人養老賬戶。
對於其他類型金融産品參與第三支柱的稅收遞延,業界普遍傳聞,稅延養老險先試點一年,根據試點情況,逐漸將基金等其他金融産品的遞延政策放開。
據徵求意見稿,稅延養老險産品按照繳費期間的收益類型,分為A、B、C三種類型,分別是收益確定型産品、收益保底型産品和收益浮動型産品。參保人在開始領取養老年金之前,可進行産品轉換,即將産品賬戶價值部分或全部轉移到另一産品,轉換的範圍可在同一保險公司內,也可以跨保險公司。稅延養老險可以提供養老金給付、全殘保障和身故保障等保險責任。
徵求意見稿亦顯示,投資方面,稅延養老險資金的投資管理應遵循“安全可靠、長期穩健、回報合理”的原則,避免全部或大部分投向高風險資産。
上海將儘快啟動試點
由於稅延養老險的開展涉及眾多部門,稅延養老保險從醞釀到正式確定試點,歷經十年。聽聞試點將近,不少業內人士欣喜感嘆,相關準備工作已進行多年,而今“靴子”終於要落地了。
關於稅延養老險的推進方式,業界此前傳過多個版本,包括在上海等地和部分保險公司率先試點。不過經過多年討論和修訂,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尚沒有在部分公司先行試點的風聲。
記者採訪到的多位養老險公司和壽險公司人士表示,非常關注稅延養老險的實施進程,已對照意見稿的相關要求進行資質自查和內部工作架構調整。不過,一家養老險公司人士表達了擔憂,認為該稅延政策的影響和效果如何,最終還是要看政策力度。
近期,上海市政府亦在官網發佈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創新試點,滿足多元化養老保障需求。其中工作之一就是儘快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制定上海試點方案和實施細則。
根據該意見,相關工作包括優化涉稅申報流程,實現保險行業與稅務部門的資訊直接交互,為投保和個稅申報提供便利。督促各參與試點的商業保險機構加強隊伍建設,優化業務流程,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加強公眾宣傳,推動企業和個人積極投保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穩步提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覆蓋面,探索可複製的先進經驗。
隨著稅延養老險即將開閘,對於個人、保險業和社會來説將是多贏。根據長城證券此前的報告測算,如果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在上海實施,每年將帶來保費收入108億元,如果在全國試點,每年將帶來保費收入2160億元。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