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銅價趨勢性反彈根基不牢

  • 發佈時間:2016-02-22 08: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短期觀測4620美元/噸一線的壓制情況

  春節期間,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歐美股市、有色金屬以及原油紛紛下跌。倫銅自4720美元/噸高點一路跌至最低4430美元/噸。目前,隨著股市止跌以及市場風險情緒不斷釋放,金融市場逐步趨於平穩,大宗商品價格開始振蕩反彈。上周,倫銅基本圍繞在4526—4615美元/噸區間內窄幅波動,國內外持倉均呈現明顯下滑,資金持續流出。

  礦企減産意願不強,全球銅礦産能繼續擴張

  2015年銅價大跌,最低至4318美元/噸。為應對價格下跌,全球各大銅廠商紛紛減産停産,品位低成本高的礦被迫關停,只留下成本較低的礦繼續生産。此舉雖一定程度上給予銅價支撐,但同時也導致全球銅礦平均成本下移。據權威數據統計,4500美元/噸價格下影響現金成本的樣本並不多,90分位下的礦山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虧損。近期,智利國家銅業稱將採取新的成本削減措施將成本降至3300美元/噸下方,其他一些大型銅供應商也都在努力增加低成本礦山産量。從最新統計情況來看,全球主流銅供應商成本幾乎都已降至4000美元/噸以下。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銅價下,銅礦山仍有利可圖,沒有足夠的理由大幅減産。

  根據ICSG數據,2016—2018年全球銅礦産能將擴張至2744萬噸,2015年全球銅礦産能為2280萬噸,未來三年每年的擴張速率將保持在6%的水準。雖然銅價維持在底部位置可能會影響部分上游礦山的投産進度,但過去兩年投産的項目依然會形成産能過剩的局面。智利銅業去年因價格暴跌部分減産,但全年銅産量仍較2014年增加0.2%到579萬噸;秘魯乃全球第三大産銅國,其2015年銅産量同比大幅增長23%到170萬噸。

  由此可見,銅價以及能源價格下跌、美元指數走強致使全球銅礦生産成本動態下移,礦企減産意願並不強烈,未來兩到三年銅礦供應仍然增加,中長期將繼續對價格形成壓制。

  銅進口增加,庫存持續凈流入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呈現大幅增加態勢,去年12月進口量為53萬噸,逼近歷史高位。今年1月進口量為43.7萬噸,雖然環比略有下滑,但同比仍增加5.3%,依舊高於去年的月度均值40萬噸。銅價也屢次因進口數據增加而受到支撐,市場將此解讀為中國銅需求大增所致。但我們認為,事實並未如此樂觀。去年末開啟的人民幣貶值導致滬倫銅比值大幅提高,進口商提前備貨補庫才是銅進口大增的主因,並非我國需求出現大幅改善。

  自去年12月起,上期所銅庫存便不斷增加,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銅庫存已升至241282噸,創下近半年來最高紀錄。與此同時,COMEX銅庫存也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從去年平均2萬餘短噸的水準增至目前的6.8萬短噸。雖然LME銅庫存不斷下跌,但全球銅庫存整體表現為凈流入。在庫存沒有消化的情況下,我國銅進口又在持續增加,原本在2月、3月開始的補庫行為可能不會出現。在需求沒有明顯提振的背景下,國內銅市供應壓力顯而易見。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銅價在美聯儲加息節奏趨緩以及傳統消費旺季到來的背景下,獲得短暫喘息之機。但需求仍在下滑,供給側未能有效出清都將繼續拖累銅價。因此,不宜過分看高銅價的反彈空間。短期倫銅觀測4620美元/噸一線的壓制情況,若有效上破,則仍有進一步的上衝空間,預計倫銅4750—4800美元/噸區間存在較大壓制,屆時可考慮沽空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