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深圳一女子聽“股神”炒原油 122萬5天僅剩11萬

  • 發佈時間:2016-02-22 07:52: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繼續聚焦金融安全領域的新威脅。除了p2p網路借貸、虛擬貨幣投資,所謂的面向自然人的原油、貴金屬期貨交易近幾年也是案件大幅增加,讓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

  網上遇“股神” 推薦炒“原油”

  從山東老家趕來深圳維權的趙女士説,去年下半年她在網上結識一位“股神”,這位股神因為在一個QQ群裏推薦股票都還不錯,贏得了群裏網友們的信任。從去年7月份開始,這位股神就表示炒股來錢太慢,要帶大家賺大錢。

  100多萬投資 5天虧掉九成

  趙女士説,股神推薦的是炒原油,她當時以為發財的機會來了。於是拿出了家裏的全部積蓄,甚至讓親戚朋友也和她一起湊錢投資,隨後她按照推薦,在浙江某商品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開了戶,捆綁了有122萬元資金的銀行卡,開始用這122萬元投資原油。具體什麼時間買?買多少單?她完全按照QQ群裏股神老師的指導來操作。不過,從趙女士的交易記錄來看,去年7月底到8月初,短短5個交易日,她賬戶裏就只剩下11萬了。和她的遭遇一樣,群裏也有來自四川及其他省份的網友也虧得血本無歸。

  潛規則:簽保密協議 返還部分本金

  在股神老師電話變成空號,投資平臺又和總公司互相推諉的情況下,帶著孩子四處奔波的趙女士及和她一個QQ群的網友們都遭遇了維權難題。與趙女士的經歷相似,記者發現,不少市民都在嘗到一點甜頭之後,動用血本投資所謂的“原油期貨交易”,少的虧掉幾萬,多的虧掉數百萬,在經過多次大規模維權之後,基本上投資平臺都會做一些讓步。

  其實,這種有杠桿的投資國際原油的方式都是期貨交易,必須要經過國務院的審批,我國只有位於鄭州、上海等地的四大交易所有期貨交易資質。即使一些公司聲稱他們有某交易所的會員資格,投資者也一定要向工商部門核實。那麼,這種涉嫌非法經營的原油期貨交易到底是怎麼圈錢的?為什麼投資者會虧得這麼慘?背後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內幕之一:玩“虛擬軟體” 輸“真金實銀”

  趙女士到底炒了什麼原油,5天就虧掉100多萬?根據購買記錄,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名叫“新華油”的産品,這個油的漲跌行情,就是在浙江某商品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給他們的軟體上看。

  內幕之二:高杠桿高手續費 快速吞噬本金

  業內人士介紹,一般國際原油投資杠桿都在10倍左右,而且手續費都低於1%。但是從趙女士的投資記錄可以看到,5個工作日的交易中,最多杠桿高達30倍。而且,每次交易手續費都高達8%。

  規範期貨行業 需加大打擊力度

  現實中,投資者一旦感覺被騙到公安機關報案,往往因為這類案件專業性強、跨省市、取證難,公安機關一般都不做刑事立案,涉案金融平臺也有恃無恐,往往不會跑路,而是選擇和受害者週旋。

  期貨交易高風險 個人避免參與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我們國家在原油期貨方面落後於國外發達國家近百年,還需要市場體系不斷進行完善。在政府不斷規範完善整個行業的過程中,對於各種金融交易新品種,即使是合法合規的投資平臺,投資者也應該保持清醒,看清背後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