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瘦了期指 肥了期權

  • 發佈時間:2015-11-23 00:56: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張利靜  責任編輯:胡愛善

  股票期權正在以驚人的成長速度打破股災以來衍生品市場的沉默。以“70前”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投資圈老學霸還在股市默默尋找財富聖杯,而70後乃至80後的投資新秀正在悄悄爬上衍生品的方舟。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8月份以來,兩融、股指期貨、期權三大A股衍生品“戰場”紛紛收到監管嚴令。但與前兩者截然不同的是,股票期權持倉量短短數月內突飛猛進,成交量目前已經是滬深300股指期貨的8倍!期權投資者有著諸多新特徵:海外背景、80後、股指期貨投資經歷。

  期權持倉快速增長

  今年8月份以來,隨著兩融、股指期貨、期權三大A股衍生品接連受限,兩融客、股指期貨玩家紛紛大撤退。

  8月份,滬深交易所緊急修改兩融細則,將融券規則由T+0改為T+1,此後還將保證金最低比例從50%調高到100%。股指期貨市場限制也不斷升級,9月7日起單個産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的列為“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期權市場也對合成賣空策略進行了限制。

  兩融方面,根據滬深交易所數據,9月29日滬深兩融餘額一度回落至9211億元。雖然近期兩融出現了“十二連升”的火熱局面,但市場人士認為,“跛腳”的兩融市場實際上僅僅是“一融”在起作用。因為相比做多的融資,其規模佔比高達99%以上,做空的融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截至11月18日,融資餘額高達1.195萬億元,融券餘額僅31.78億元。

  股指期貨方面,9月7日中金所對股指期貨實施最強限制令後,股指期貨成交量及持倉量驟降,截至11月20日,滬深300期指總持倉量37943手,總成交量20693手,持倉量不足歷史最高水準時候的四分之一。

  期權市場以高速增長的姿態打破了衍生品市場的沉默。過去五個月中,50ETF期權合約的持倉數量已經翻了一倍多。

  截至上週五,上證50ETF期權未平倉合約共計52.5萬張,刷新歷史新高紀錄。6月中旬股市高點時,這一數字僅有22.36萬張。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上交所6月份以來持倉數據發現,這部分漲幅大多數來自認沽期權,自6月底以來認沽期權的合約數量漲了大約四倍。

  從交易量來説,上證50ETF期權總成交量最高值是2015年11月5日的287309張。上週五上證50ETF期權總成交16.66萬張,而滬深300股指期貨成交只有2.07萬張,前者是後者的8倍。而在6月份,期權市場日均成交量卻比滬深300股指期貨低了足足90%。

  9月8日起,上交所進一步加強50ETF期權持倉限額管理。單日買入開倉限額調整為單日開倉限額,對投資者單日買入開倉與賣出開倉實施合併限額管理。具體標準為:投資者總持倉限額為50張的,單日開倉限額不超過100張;投資者總持倉限額為50張以上至2500張的,單日開倉限額不超過總持倉限額的2倍;投資者總持倉限額為2500張以上的,單日開倉限額不超過5000張。

  某資産管理公司的證券投資主管表示,“涌入期權市場是因為投資者需要一個市場來對衝。”嚴格的開戶門檻及限制賣空措施之下,股票期權交易的翻倍增長可以稱為“戴著鐐銬的舞蹈”。

  期權的職業投資人、《期權就這麼簡單》作者韓冬表示,從投資者角度來講,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機構、個人及做市商都在快速成長。機構方面,雖然公募基金的一些産品參與股票期權受到限制,但是陽光化的私募的期權投資方面是非常積極的。個人投資者方面,隨著投資者教育逐漸推廣和深入,尤其在經歷了股災之後,期權對其收益保護的影響更為有優勢,合格個人投資者的開戶數量逐漸增加。做市商雖然目前還處於前期探索,更多在進行小範圍模型測試,但他們正在趨於成熟,模型更加完善、適應市場。

  多頭10月“兩頭賺”

  根據上交所發佈的10月份證券及股票期權投資者的銀證/銀衍轉賬變動情況,10月股票期權保證金凈轉入1.61億元,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凈流出65億元。

  光大期貨期權研究員張毅表示,在10月份滬深股市整體走高的過程中,上證50ETF也出現了上升行情,在此期間給持有虛值或者是平值認購期權的投資者帶來較大回報。

  “這一賺錢效應,可能也對場外投資者及投資機構帶來吸引力。ETF期權在上漲行情中正確把握的情況下,利用期權的杠桿效應,可獲得可觀回報。這也對投資者開立期權賬戶的進程帶來了一定的提振。”張毅説。

  有期權投資人士推測,由於期權市場同樣存在限制賣空策略的情況,且10月份市場以穩定上漲為主,因此10月份在期權市場對A股持倉進行避險管理的多頭可以説是“兩頭賺”。

  10月A股市場全線上漲,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月漲幅分別為10.34%、15.7%,上證綜指全月上漲10.8%。

  來自國內大型線上期貨期權投資交易培訓平臺策略星學院的江先生解釋稱,這一波反彈中,期權市場中當然存在多頭避險的頭寸。在反彈過程中,作為期權三級投資人甚至二級投資人,假如本來想買100張ETF,手中已經有50張,不確定未來行情會否上漲,便可買入50張認購期權。他們可能只用10%的資金就可以持有這個權利,一個月後可以實物交割獲得50手ETF。“風險有限獲利卻可以穩定的增長。”

  在基金的投資應用中,基金可以利用ETF期權調整手中倉位、增強收益。

  “期權的持倉量及成交量還會繼續增長,而且是股市和股指期貨的領先指標。”江先生認為,期權持倉量的上漲,反映出更多的基金投資人在中長期更願意持有ETF,這對穩定整個市場非常有效。

  在股指期貨倉量及成交銳減之後,一些投資者人將期權波動率納入了對市場走勢進行判斷的參考體系。

  韓冬表示,在市場大幅調整期間,尤其是7、8、9月份,期權的恐慌指數即波動率非常高,一度達到100%,10月底11月初期權波動率下降到了20%左右,這從側面反映了市場的回暖。在10月份之前期權波動率很高的時候,很容易賺取其中的時間價值。

  記者發現,在期權交流群中,交易者情緒跟隨日內行情走勢時而熱情時而失落。期權波動率也常常出現與股市表現不一致的情況,體現了這個品種上市剛9個多月的童年氣質。

  淡化暴富色彩

  期權市場賺錢效應毋庸置疑,但在期權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出現一鳴驚人的牛散故事。這與開戶限制、持倉限制、策略限制有關,很多期權投資人並不推崇一夜暴富的神話。

  從期權論壇及交流群等討論群體中不難發現,以期權為代表的衍生品市場參與主體具有如下特徵:海外背景、80後、股指期貨投資經歷。在交易目標上,他們追求穩定持續的收益。

  這與中國第一代60後乃至70後的股市操盤手有很大區別。

  不久前,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私募一哥徐翔被警方帶走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認為,像徐翔這樣的投資傳説與發家史並非個案。

  衍生品工具出現後,一方面其杠桿機制放大了投資者單邊逐利的財富效應,另一方面雙向交易機制也逐漸沖淡了完全以單邊為基礎的逐利模型,以理性沖淡暴富色彩。

  江先生表示,就上證50ETF期權的收益來説,只要單日股市波動幅度超過1%以上,在期權的買方操作,賺取1倍是常態。在股災的時候,股市單日大漲5%-7%,期權賺取5倍是常態。一些虛值期權,由於基本數低,比如為0.01到0.2的時候,就是20倍。“期權可以讓你一夜致富,如果操作錯誤的話也可能遭遇驚人損失。”他説。

  期權交易圈內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南韓一位很優秀基金經理,每個月在期權上的收益為5%,持續了15年。

  “持續穩定的收益是我們的目標。”韓冬表示,投資收益上,我們的目標是每年20%-30%的回報,做市商模型有效的話收益在50%-60%。“客觀上,我覺得是在期權上投資每年有20%-30%的穩定回報是好的預期和目標。”

  韓冬認為,期權交易量和剛開始上市時候相比有很大提升,但就目前的資金容量來講,交易量還是有限,不能幫助大資金做對衝。

  張毅認為,目前ETF期權的總體成交規模並不大,還不能夠充分達到機構投資者便捷進入ETF期權市場,有效進出的要求。因為流動性還有限,小池塘無法養大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