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金融危機影響大宗商品的傳導機制深度分析(3)

  • 發佈時間:2015-08-24 09:47:55  來源:東方網  作者:鄭聯盛 中信建投證券  責任編輯:張明江

  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

  1、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不利全球經濟復蘇

  大宗商品短期暴跌不利於市場信心的穩定和復蘇。全球經濟目前面臨主權債務危機、金融體系脆弱性、日益疲弱的經濟增長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等四大風險,市場和經濟體系的市場向好預期十分脆弱,大宗價格的暴跌將進一步惡化市場信心,金融市場和經濟體系穩定的微觀基礎更加脆弱。以中國股市為例,2011年9月21日中國A股市場大漲超過2.5%,為市場穩定集聚了難得的信心,但是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和海外市場的暴跌,A股市場次日就陷入了更大的暴跌泥潭。

  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對全球經濟整體影響偏負面,可能加大復蘇的風險。雖然,原油、工業基本金屬、糧食價格等下跌,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復蘇和發展中國家緩解通脹壓力,但是,發達國家的增長潛力不可能因為成本的下跌就能短期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通脹也無法短期解決。因為全球經濟的總需求的不足是一個中期趨勢,增長的動力更重要的在於需求的復蘇,成本降低在近期只是輔助性的利好。

  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可以得到部分緩解,比如中國、印度等,但是中國、印度等國通脹的成因中外部成本壓力只是原因之一,而且巴西、俄羅斯等會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而承受更多的負面影響。

  大宗價格暴跌使得市場信心喪失、金融體系脆弱性提高和總需求不足更加惡化,各種負面因素疊加,可能使得全球經濟面臨更大的復蘇壓制風險。

  2、大宗商品市場高幅調整放大金融市場的風險性

  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可能放大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此前,全球主要房地産市場、股票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都有所下跌,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表已經面臨日益明顯的壓力,特別是在以市定價(marktomarket)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和風險價值(valueatrisk)為基礎的資産負債管理原則下,金融機構資産減計壓力明顯。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表整固壓力進一步加大,金融風險放大,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性面臨挑戰。

  3、對中國的影響

  對於中國而言,大宗價格下跌的影響是多層次的。

  其一,對於中國的股票市場短期影響是不利的。中國A股市場在2011年大幅下跌,特別是4月份以來上證綜合指數下跌超過20%,近期交易量大幅萎縮,反映市場信心的嚴重不足,大宗商品市場的暴跌引發週邊股票市場的大幅下挫,引發連鎖反應,使得A股市場的穩定更加困難。如果這個趨勢進一步發展,不僅影響A股市場的價格,更將影響到A股市場的融資功能。10月份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的對A股的影響在逐漸淡化,但是仍然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其二,短期內對中國的通脹壓力緩解有一定的好處。根據我們的調研的情況,目前企業産能擴張的擔憂主要在於需求的不足和成本的壓制,成本壓力主要來自於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而原材料成本的高企和此前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膨脹是緊密相關的。為此,如果虛擬經濟進一步回歸,原材料、能源價格有所下降,對國內要素價格的上漲壓力也會釋緩,比如原油價格下跌會對煤炭價格形成壓力,從而釋放了電價上漲的壓力,那對於企業新增投資的壓製作用要弱化。但是,中國的通脹更多是貨幣政策寬鬆和要素分配均衡化趨勢使然,具有總量性和結構性,很難在短期內因外部通脹壓力的緩解而實質性改善。

  其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更多反應總需求的不足,中國外部需求的壓力將日益凸顯。隨著外部需求的持續走弱,中國出口部門將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特別是可能遭遇更加明顯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面對不足的需求和持續升值的本幣,外貿部門結構轉型的壓力將明顯加大,轉型風險也在增加。

  最後,中國的政策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更加合理、審慎和有針對性的政策組合。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可能引發新的金融風險和全球經濟復蘇的新的不確定性,在面對通脹治理與經濟增長、內部經濟結構調整、內外經濟平衡等重大改革任務中,中國政策當局需要內外統籌,充分認識內外風險,明確政策的優先次序,充分做好風險防範,保證金融和經濟體系的穩定和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