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蹺蹺板”上玩跳水

  • 發佈時間:2015-03-13 01:10: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官平  責任編輯:郭偉瑩

   時隔12年,美元指數于北京時間3月12日12時再度“摸百”,最高探至100.066點。美元指數不僅是重要的貨幣指標,也是大宗商品市場重要的風向標,美元指數與原油、黃金、銅等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蹺蹺板”效應一直備受關注。

  雖然商品市場昨日表現仍較為強勢,但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表示,美元指數上漲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美國實體經濟表現超出預期,同時也會對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産生抑製作用。一般情況下,美元指數上漲對股指期貨偏多,但對商品期貨偏空。後市如果美元指數站上百點,大宗商品或將出現下挫行情。

  美元指數連續上漲八個月

  美元指數自2014年7月以來,已連續8個月收高。自79.86點升至100.06點,累計升幅達25%。這一切都源於美聯儲2015年中升息的預期和其他央行的寬鬆大戰。

  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匯率變化的一項綜合指標,由美元對六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匯率經過加權幾何平均數計算獲得。在1973年3月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指數開始被選作參照點。那時美元指數是100點。

  3月以來,美元指數上漲速度似有加快,截至記者發稿時,本月累計漲幅已經達到4.02%,而上個月累計漲幅僅為0.58%。分析人士表示,美元指數加速上攻的原因是美聯儲升息預期持續升溫。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鋻於就業市場快速改善,美聯儲結束近零利率政策已經超時了,有必要“現在或者很快”開始加息。布拉德表示,預計經濟將在第二季度反彈,失業率已經跌至美聯儲估計的長期水準;扣除油價影響,通脹率也並非那麼遠低於目標。“美國第一季經濟有點疲軟,第二季就可能反彈回來,就像去年那樣。”

  事實上,上週五(3月6日)的非農數據就令美元的升勢進入一波高潮。美國勞工部當天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9.5萬人,遠超出預期的增加23.5萬人,同時2月失業率降至5.5%,創7年新低。

  貨幣大戰仍然持續

  相比美聯儲即將到來的緊縮操作,其他央行則是大打“寬鬆牌”。歐洲央行(ECB)本週啟動1萬億歐元購債計劃。該購債計劃已令歐元區許多國債的收益率在負值區間進一步下滑,部分國債收益率觸及紀錄低位。30年期德債收益率目前低於兩年期美債收益率。

  另外,加拿大央行(BOC)早在1月初便將商業銀行間隔夜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0.75%。澳洲聯儲(RBA)在2月步加拿大央行後塵,如市場預期般作出降息25個基點的決定,將維持基準利率下調至2.25%。

  從2008年之後,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央行都在不斷“放水”,美聯儲甚至祭出多輪貨幣寬鬆政策(QE)。貨幣寬鬆政策,被各國央行認為是刺激低迷經濟的一劑良藥,但也被很多金融人士形容為“興奮劑”或者“鴉片”。儘管美聯儲已決定“停藥”,並且進入貨幣政策常態化,但全球其他央行似乎已經對貨幣寬鬆“上癮”。

  商品市場整體利空

  貨幣的渾水攪動了整個大宗商品市場。一般認為,對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主要體現在商品計價貨幣上面,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其淩厲的飆升直接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其他非美貨幣的貶值更加促進美元強勢。這就形成了非美國家QE,導致其貨幣貶值,進而促使美元升值,最終使大宗商品價格承壓的“迴圈鏈”。

  一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戰爭目前表現為,除美元以外其他經濟體貨幣競相貶值。國際原油、銅和其他商品價格都會出現明顯的抑制。除了一些基本面有所改善的品種,如鉛鋅、白糖和棉花抗跌以外,貨幣貶值對其他商品價格幾乎都面臨下行壓力。

  比如對大宗商品市場龍頭品種——原油來説,一些原油分析師就表示,美國加息預期的不斷升溫以及歐洲央行在本月開始實施QE措施推動美元指數持續攀升,週三盤中一度突破100點關口,並達到近12年來新高,對油價來説意味著長期的壓制。

  “美元指數衝破100點,創下中長期歷史新高,無疑對商品市場構成整體利空壓製作用,一旦美聯儲加息落實,美元指數則可能漲勢減弱,商品雖然可能短線反彈,但反轉仍需等待。”興證期貨高級研究員施海也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