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過剩加劇 倫銅6000美元一線告急

  • 發佈時間:2015-01-13 02:14: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朱瑩  責任編輯:郭偉瑩

   1月12日亞市盤中,LME三個月期銅跌向四年半新低,最低下探至6059.25美元。同期滬銅也持續回調,主力1503合約自2015年年初以來累計下跌4.02%。

  分析人士指出,精煉銅過剩轉化為精銅過剩的局面正在成形,供需格局失衡是銅價重挫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美元指數上行、看跌期權頭寸集中。展望後市,銅價跌破6000美元一線將是大概率事件。

  供需失衡打壓銅價

  “對經濟前景的不樂觀及供需面的疲軟是銅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富寶資訊銅分析師雷連華表示,當前全球對銅礦轉化能力增強,而最大的需求國—中國將遭遇更長時間的經濟滑坡,且作為“堰塞湖”的融資銅因政策及利差收窄受到明顯打壓,基本面精銅供應過剩在2015年加劇。

  從基本面上看,銅市淡季需求清淡、供應大幅增長是銅價下跌繞不開的話題。雷連華指出,當前年末因素仍在,淡季下游開工率下滑,部分企業因訂單需求有限、資金緊張等原因提前停産,價格陰跌也抑制冬儲積極性,買需支撐不足。

  近期內外比價有明顯的修復,存在套利機會,刺激大型貿易商加大進口。“進口的銅大部分將反映在現貨市場上;從升水走勢來看,短短一週,現貨好銅升水滑落200元/噸附近,昨日貼水110以下成交,進口銅充斥市場,拖累國內銅價下行。”雷連華説。

  中銀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陳冠因表示,精煉銅過剩轉化為精銅過剩的局面正在成形。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一方面,2014年11月,我國精煉銅産量75.5萬噸,環比漲幅達3.1%,同比漲幅達11.5%,去年全年産量預計將達到680-690萬噸左右。原料段,加工費零單提價$5至$115-120/t,即使如此,國內冶煉廠因前期備庫較為充裕而少有新增備庫。另一方面,進入冬季,1月,銅材加工企業的原料庫存比普遍維持在20%左右。因企業在資金壓力及消費淡季因素下訂單不足或主動縮減産量,導致買興不足。

  “此外,美國經濟數據越來越清晰的指示一條美聯儲在未來6個月內將進入加息週期而令美元指數持續走強,這也為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下行壓力。”陳冠因指出。

  銅價繼續探底

  “美元指數大幅上漲也是銅價下跌誘因之一。此外,銅價的下跌還與去年12月份以來部分看跌期權被觸發有關,從LME期權結構來看,6200美元、6000美元和5500美元看跌期權頭寸比較集中。”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對於看跌期權施壓銅價的邏輯,程小勇指出,一旦倫銅價格跌破6000美元,對於看跌期權的買方來説,將在6000美元的價位賣銅,而看跌期權的賣方必行履行以6000美元的接盤。賣方為了減少虧損,必定要通過其他方式對衝,因此這些銅也要通過其他方式變現來支付履約的保證金。

  不同於其他金屬,銅素有經濟晴雨錶之稱,在國內經濟依然疲軟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銅價弱勢格局將持續。

  雷連華認為,從當前情況來看,利空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在未來將持續,銅價格依舊是個探底的過程,也是一個去金融化的過程,破6000美元可能性非常大。從成本支撐來看,超過世界80%産量的銅礦現金成本還在5000美元下方,很多還是3000-4000美元,下跌空間比較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