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韓笑冰:佈局期貨資管要有戰略眼光

  • 發佈時間:2014-10-20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隨著監管層對期貨資管的政策管制逐漸放開,銀行、證券、期貨等都處於同一個市場水準之上,別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成熟選手,而期貨資管在所有競爭對手裏面是最年輕的,這是它不得不面對的劣勢和挑戰。”銀河期貨副總經理韓笑冰昨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但期貨公司不應急於一時,把資管業務當成短期內一定要獲利的工具,而應該提前謀篇佈局,通過前期的投入給予這一業務充分的成長時間和空間,後期則應執行好合適的戰略和戰術等,實現期貨資管業務的良性健康發展。

  中國證券報:新“國九條”出臺之後,期貨資管業務的發展現狀如何?

  韓笑冰:對期貨資管而言,目前新“國九條”還沒有具體的措施出臺。但據了解,無論是證監會還是期貨行業協會,都在積極探索推進包括期貨資管在內的統一的大資管平臺建設,後續預計將有一些具體利好逐步落地。

  從期貨資管的運營現狀來看,無論是通過直銷還是其他各種形式銷售的資管産品都已經誕生。從渠道上看,不管是通過期貨公司營業部,還是通過銀行、券商、信託等金融機構渠道都有所嘗試。

  中國證券報:在期貨資管業務推廣過程中,期貨公司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韓笑冰:相對其他資管領域,期貨資管發展時間短、經驗少、門檻高、限制多,是個“剛滿周歲的小朋友”,所以目前幾乎沒有優勢可言。以最重要的人才儲備為例,儘管隨著期貨行業的發展壯大,期貨人才外流後有一部分回流,但和競爭對手比起來,期貨公司的實力仍然非常弱小。

  當然期貨資管的相對優勢可能有一些,比如對衍生品的交易特性、大宗商品價格、衍生品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認識上或暫時領先。比如倉單轉移是期貨和其他金融行業不同之處,很多公司已經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也初步嘗到甜頭。但若沒有好的平臺和制度保證,這些優勢短時期內也不能發揮好,而且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介入大宗商品領域,能不能持續領先也是個問題。

  中國證券報:有觀點認為,期貨資管的核心問題在於人才缺失,由此衍生出兩個問題,一是該如何尋找和培養合格的交易人才?二是期貨公司該如何設定利益分成機制,避免出力不討好的困局?

  韓笑冰:培養人才是長期工作,銀河期貨採用了多渠道並進的方式。一方面,我們希望培養原來比較優秀的、對實戰有興趣的行業研究員轉型為優秀的交易人員;另一方面,我們也從外面聘請一些有實戰經驗的交易員,這些人和公司原有的行業研究員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甚至組成團隊來進行産品投資,這樣的結合可能形成期貨資管團隊比較獨特的發展模式。

  當然我們也會尋找行業內已經有豐富經驗的操盤手,希望與之結盟。至於對方要的利益分成可能偏高,我們認為無關緊要,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品質好的當然應該賣高價,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篩選和甄別他們真正的資金管理能力、獲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的眼光,並帶動整個公司投資團隊的成長。

  中國證券報:關於如何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做好期貨資管的風險控制,您有什麼建議?

  韓笑冰:一是認清客戶的實質性需求,對不同客戶進行分層分類管理,利用多個市場創新産品結構,來解決客戶需求差異化的問題。一些客戶不僅僅有利用期貨資管平臺投資的需求,他們還有套期保值、風險管理的需求。資管産品的好壞,就是看能否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比如我們把一些資管産品分割開來,做成結構化産品,願意承擔高風險高回報的客戶我們把劣後部分賣給他,而低風險低回報偏好的客戶我們將優先部分賣給他。

  二是嚴格遵守投資者適當性原則。這是一個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市場,我們的風控管控制度本身已經比較嚴謹,最重要的是遵守和落實。我相信,只要期貨公司搞好適當性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做好包括市場風險、合同風險、技術風險、道德風險、法律風險等在內的風險管控,同時在合規的前提下把産品的真實情況都告訴客戶,這就足夠控制風險了。

  具體操作中,我們的資管産品初始投資門檻是100萬元,同時我們根據不同客戶對風險的認識能力和承受能力採取不同的策略。同時我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風險控制系統和交易系統的建設上,一是要規避內控風險,不僅各部門之間要有相互制約,同一個部門不同崗位之間也要有相互制約;二是要更好地管理市場風險,比如當市場價格出現問題時,你能不能即時地按合同的約定切實執行,這很關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