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中原糧倉大旱 玉米期價延續強勢

  • 發佈時間:2014-08-05 00:32: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官平  責任編輯:胡愛善

  期貨市場夏秋季節總不乏天氣題材,中原糧倉河南大旱令玉米期貨價格開始抬頭。由於持續乾旱,缺少灌溉水源,致使河南多地玉米地遭遇“卡脖子旱”。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乾旱情況備受市場關注,玉米現貨價格維持強勢,帶領期貨價格上行。

  數據顯示,8月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501價格上漲近1%至每噸2389元,該價格較7月中旬漲幅超過4%,成交量與持倉量也大幅增長。

  河南位於玉米主産區

  農業部消息顯示,6月以來,我國黃淮海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且降雨時空分佈不均,河南、陜西、湖北降水量為54年來最少,黃淮、華北部分地區7月份連續多日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陜西東南部、河南西北部高溫日數比常年偏多5天以上。

  河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産省之一,此次遭受乾旱情況嚴重,其糧食類秋作物種植面積在8000萬畝左右,種植品種主要為玉米、水稻等。

  “乾旱對玉米的影響現在還有數據方面的預估。”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表示,旱情期間,黃淮、華北、西北大部分玉米處於“喇叭口期”,水稻處於孕穗期,這個階段作物處於需水臨界期,作物生長髮育快,需水量大,旱情已造成局部地區作物生長進程受阻。

  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數據,截至7月30日9時統計,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陜西9省份166個縣(市、區、旗)農作物受旱災面積2738.1千公頃,其中絕收188.8千公頃。分省來看,河南受災面積最大,高達76.5萬公頃,僅次於河南的是山東,受災面積為59.2萬公頃。

  上海中期分析師高彬表示,現階段河南、河北省各類作物已進入水分敏感時期,耗水量逐漸增大,對水分條件的需求日益增加,若旱情持續發展,對正值需水高峰期的春玉米開花授粉、籽粒形成及需水敏感期的夏玉米拔節生長構成一定威脅。若僅以絕收面積以及5.8噸/公頃的單産來測算,可以比較確認的産量縮量為109.6萬噸,而對於受災情況尚未達到絕收,但單産能力下降的受災地塊,其産量降幅暫時無法評估。

  下游飼料企業勿跟風炒作

  從我國玉米供需層面來看,我國玉米對外依存度較低。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數據,2014/2015年度進口玉米總量估值約為350萬噸,僅為我國當年産量的1.57%,可謂是杯水車薪。

  我國玉米價格呈現季節性規律,主要是由其自身的種植時間以及國家政策導向所構建的。一般來説,東北玉米在4月開始播種,4月底基本敲定種植面積,直至9月中下旬,收割進程開啟,並由南向北一直貫穿整個10月。而9月中下旬到10月是玉米收割壓力凸顯的時間窗口,此時玉米價格呈現弱勢下行的走勢。

  目前乾旱情況備受市場關注,玉米現貨價格維持強勢,帶領期貨價格上行。高彬認為,作為玉米下游飼料業,不宜盲目跟風,應根據自身庫存情況來判斷階段性採購量,同時可以考慮性價比較高的替代品,例如小麥。鋻於天氣市引發華北玉米價格明顯走強,將致使東北玉米流入華北,加快東北玉米庫存消耗,從而推升東北玉米價格。期貨盤面因天氣市引發做多情緒逐漸發酵,後期跟現貨走強概率較大,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8400萬噸左右的玉米存在於國家臨儲庫,後期玉米供應壓力仍在,只是現階段主要矛盾鎖定天氣情況,因此上方空間將因龐大庫存而遭到擠壓,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旱情進展情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