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投資提示 > 正文

字號:  

股市步入寬幅震蕩期 6月基金投資宜注重攻守平衡

  • 發佈時間:2015-06-01 04:18:4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經過了4月份藍籌與成長股比翼雙飛的蜜月期之後,5月份兩者又快速分道揚鑣,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5月份再度狂飆,單月漲幅達23.97%,迭創新高。而上證指數在5月份一波三折,震蕩加大,最終月漲幅只有3.83%。藍籌股再度出現滯漲和調整勢頭。

  藍籌股相對較低的估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盤指數大幅下挫的可能性比較小,在沒有更多利好出現的情況下,市場維持寬幅震蕩的概率較大。創業板指數的震蕩同樣將會加大。可以説,股市已經逐步進入寬幅震蕩期,以時間換空間。基於這一判斷,6月份基金投資不應該一味地進攻,而應該注重攻守的平衡,並增強操作的靈活性。

  權益類基金方面,對於不少投資者鍾愛的分級基金B份額,實施波段操作、及時兌現浮盈應該成為兩個主要操作策略,主動型基金應該選擇那些具有較好的大類資産配置能力的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進行投資,以獲取超越市場的超額收益。固定收益基金方面應該以收益穩定的打新基金和目前收益較高的分級基金A份額作為主要配置。QDII基金方面,投資港股的主動型基金可以適當配置,另外,美國核心通脹率在上升,看好大宗商品反彈的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商品或原油基金。

  5月回顧:

  藍籌滯漲 成長繼續狂飆

  5月份基金收益再現巨大分化。根據天相投顧統計顯示,5月900隻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17.7%,遠超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漲幅相關性更大,可見當前基金對成長股的集體超配程度。成長風格基金再度大獲其利,多達91隻基金單月收益率超過30%,其中富安達優勢成長單月漲幅高達45.54%,顯示出成長風格基金極強的爆發力。信達消費、建信中小盤、大成小盤和融通領先等基金月度收益也超過40%。

  重倉金融股的藍籌風格基金則大多出現滯漲,部分基金甚至出現虧損,如信達澳銀配置和富國技術單月跌幅分別達6.62%和5.3%,海富通優勢、海富通國策、博時增長貳號、博時增長、易方達資源行業等基金月跌幅也都超過2%。和火熱的成長基金相比,藍籌基金的這種表現顯然令人失望。

  實際上,不僅僅是5月份,今年以來,成長風格基金則不斷演繹著賺錢神話,而藍籌基金都整體表現低迷。

  對於一名趨勢投資者來説,順勢而為似乎是最自然的選擇,即在成長股泡沫看不到破滅跡象的情況下,繼續買入或持有進攻能力強的成長基金,以分享泡沫帶來的快樂。具體品種很容易獲得———那些排行榜上收益居前的基金。

  問題是,從來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越是高度認同的趨勢,往往也積聚著風險。特別是對於新入市的投資者,要量力而行。

  6月權益類基金投資:

  杠桿基金波段操作

  在震蕩劇烈時,建議重點配置選股選時能力兼備的基金。

  股市寬幅震蕩,基金投資要攻守兼備,增強靈活性。作為進攻端的品種,杠桿基金受到越來越多場內高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鍾愛,在股市很可能進入寬幅震蕩的大格局下,持有杠桿基金的時間不宜過長,往往有了一定收益就應該及時止盈,同時買錯了更要及時止損。

  普通投資者炒股收益趕不上公募基金,這一點在今年這樣的大牛市中再一次得到印證。如果是單邊上漲市,應該申購選股能力強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但在目前股市逐步進入高風險區間的情況下,好的基金經理應該具有較強的大類資産配置能力和優秀的選股能力,以期能在震蕩市中捕獲結構性機會,帶來超額回報。

  哪位基金經理同時是大類資産配置和選股高手?這得用數據説話。根據Wind資訊提供的基金選時選股能力模型,記者篩選出過去3年間選股能力和選時能力均位居前列的10隻基金,這些基金的基金經理多未發生變更,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

  固定收益類基金:

  主配打新基金及分級A

  作為攻守平衡中的防守品種,打新基金和估值較低的分級基金A份額是值得重點配置的基金品種,其中6月份將有兩批新股發行,其中不乏中國核電這樣的超級大盤股,新股的發行上市為打新基金獲取了穩定獲利之源。

  對於分級基金A份額,投資者可以在其隱含收益率較高時積極介入,待收益率下降到合理水準時拋售獲利,波段操作分級A份額獲得的收益很可能超越打新基金。

  對於作為現金管理工具的貨幣基金,由於當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不斷下降,造成貨幣基金收益率大幅跳水,一些貨幣基金最新七日年化收益率甚至低至2%,在貨幣基金收益大幅走低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盡可能降低持有比例。

  QDII基金:

  港股及大宗商品類可關注

  當前A股整體估值高企,雖然機會仍然較多,但風險也逐漸加大,風險收益比或許並不再有吸引力,假如上證指數衝破6000點,指數的收益也不過20%多一些,但投資者為了獲得這20%的收益,面臨的風險卻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不妨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海外市場,一方面可以分散單一市場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捕捉更多的潛在機會。

  受到深港通、中港基金互認等利好,估值較低的香港股市場仍然值得投資者關注,其中又以過往業績優異的主動型基金為佳,如富國中國中小盤、易方達亞洲精選、華安香港精選等港股基金。

  除了港股基金,看好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反彈的投資者可以適度佈局掛鉤大宗商品價格的QDII基金,如凈值表現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高度相關的國泰商品、信誠商品、諾安油氣等油氣類基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