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産品+平臺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下一戰

  • 發佈時間:2015-06-01 01:10: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黃亞玲

  證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基金資産規模已達5.24萬億元,基金産品總計2027隻,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值,在大眾理財方面,公募基金已經成為繼銀行存款之後的第二大大眾投資方式。

  網際網路技術深刻影響基金管理髮展

  在公募基金資産業務欣欣向榮的同時,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率的提高和金融管制的放鬆,改變了金融業態和市場競爭環境,從而深刻影響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發展趨勢。

  一是從需求層面看,儘管新的大眾理財産品層出不窮,但是仍然難以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開發大眾的理財産品一直供不應求。對於投資者而言,收益率不再是選擇理財産品的唯一標準,産品的功能、時效、包裝、體驗、文化等特徵對投資者的選擇也産生決定性影響。以著名的餘額寶為例,其本質是貨幣基金,但因為兼具實時網上購物、支付寶轉賬等生活消費服務功能,深受投資者喜愛。

  二是從供給層面看,越來越多的非傳統金融機構開始進入金融市場,尤其是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行業的企業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野蠻生長”,直接推動了我國金融創新從“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轉變。比如P2P、眾籌、金融網銷、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等,尤其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第三方理財平臺正快速興起,通過現金換流量的方式已經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比如數米網、好買網、天天基金網等。以東方財富網為例,截至2015年3月31日,共上線85家基金公司,共計2190隻基金産品,其中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平臺共計實現基金認申購及定期定額申購交易7648277筆,基金銷售額1264.39億元。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相比,這類第三方平臺在體系靈活度、IT/運營能力上存在比較優勢,已經成為傳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直銷渠道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顯然,投資者需求和市場環境的變革對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傳統基金業務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和威脅,但是,金融業態的演進催生了新的行業機會,傳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向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轉型勢在必行。從實踐來看,目前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

  第一種以産品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基金”業務。這種産品模式的實質是研發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新型基金産品,最常見的有三類:一類是以“網際網路+”概念股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主動投資的偏股型基金,這類基金産品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投資方向,通過精選TMT行業或在傳統行業中與移動網際網路有關的優質個股,比如匯添富移動網際網路主題基金。第二類是與“網際網路+”相關的被動指數基金,比如景順長城中證TMT150ETF、富國中證移動網際網路指數基金等。第三類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基金産品。基金管理人利用搜索引擎網站、知名門戶站、電商平臺等網際網路企業的大數據,構建專業的量化分析模型,從網際網路公司提供的改良資訊數據中提煉出與投資行為相關的資訊,並以此作為基金投資決策的依據。比如廣發中證百度百發策略100基金、南方大數據100基金和博時淘金100基金等。

  第二種是以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基金”業務。目前,基金公司通常採取成立網際網路金融部或是另行設立基金銷售子公司的方式,建設網際網路銷售網路平臺。目前已經有兩家基金公司成立了銷售子公司,分別是嘉實基金于2012年3月所設立的嘉實財富和國金2014年1月設立的國金通用財富,為客戶提供購買各類金融産品的服務平臺。基金公司的銷售平臺所售金融産品不僅包括母公司産品,還包括其他公司的理財産品,銷售的産品包括債券、信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等。從兩家基金銷售子公司的運營情況來看,公募基金僅是子公司銷售的部分産品,信託計劃、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私募股權等私募産品才是銷售重點,而對應的高凈值個人客戶以及機構客戶成為其重點服務對象,銷售渠道主要是官網、手機APP、微信平臺、線下櫃檯、自助設備等。這種自建平臺的好處是可以獲得直接用戶,用戶認知度和粘性較高,在自主構建的技術平臺上可以實現更多的創新。

  深度挖掘網際網路大數據

  事實上,從價值鏈的角度來看,上述兩種業務分別位於價值鏈的前端和後端,同時是附加值最高的環節,也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是,從當前實踐來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還面臨著一些發展瓶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大數據利用率不高。無論是産品還是服務平臺,當前公募基金的網際網路基金業務還面臨著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應用不夠,服務平臺技術含量低,數據的精準性和實效性較差,整體利用率不高,對網際網路金融核心大數據的應用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層面。

  二是産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目前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産品和服務趨於同質化。一方面,現有的網際網路基金的産品模式只是初步實現了以網際網路為概念的投資組合配置,尚未深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市場需求進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目前自建平臺提供的服務還是以提供金融産品的交易平臺為主,而這種交易平臺無論是在客戶端設計還是在用戶體驗上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難以突出平臺的核心競爭優勢。

  三是産品與渠道悖論。基金平臺的建設面臨的一個主要困境是産品與渠道的悖論。一方面,銷售服務平臺的産品供應、投資顧問以及信用評級功能,類似于金融超市的導購功能,發揮了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對於渠道商而言,好的基金産品議價能力較強,銷售平臺在定價上不存在優勢,而劣等的基金産品議價能力雖然較弱,但是又會影響平臺的聲譽。因此,僅僅把服務平臺作為渠道,基金公司的所有權優勢難以得到發揮,未來隨著金融産品差異化程度的加深,這一悖論會更加凸顯。

  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必須深度挖掘網際網路大數據,堅持以産品為核心,以服務為抓手,提高産品研發、銷售以及售後服務這幾個環節的經濟附加值。

  細分市場。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無論是高凈值客戶還是大眾投資人,對産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公募基金的産品和服務要突破産品同質化的瓶頸,必須深度細分市場。一方面,按潛在投資人的人口統計變數細分市場,比如年齡、性別、消費習慣、生命週期、家庭規模、家庭生命週期、健康狀況、教育和職業規劃、性格偏好、可支配收入等,為基礎細分市場,對於機構投資人,則可以按機構性質、投資目標、發展週期、投融資需求等為基礎細分市場,在此基礎上進行産品研發設計;另一方面,通過與電商或是其他具有客戶規模優勢的網際網路企業合作,以大數據為基礎來識別用戶的特徵,據此有效推送産品和服務。

  創新産品。産品創新可以有效突破産品同質化的瓶頸,就目前的金融監管框架來看,基金的産品創新可以下入手:第一,資産配置策略。資産配置組合決定了産品的收益率,利用大數據提高對國內外經濟形勢預判的精準度,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各類資産配置策略模型,比如反熊市或是經濟形勢下行的資産配置策略;第二,産品功能。餘額寶、招財寶這類産品説明大眾理財産品一個發展趨勢,即理財産品不僅可以具備投資保值的功能,同時還可以兼具消費、支付、信貸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的定位和融合取決於産品的定位。此外,還可以通過給理財産品設置更多的應用場景,豐富産品的功能性,增加産品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從而提升用戶的活躍度和體驗;第三,交易制度。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尤其注重效率,基金産品可以通過縮短交易和變現的週期,打通産品快速轉化通道,實現交易制度的創新,比如考慮採用T+0、D+0等交易方式。在交易費率方面也可以考慮分層模式,差異化的方式來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比如廣發基金的C計劃費率,一經推出在市場上就獲得較好的反響;第四,投資門檻。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結構趨於優化,投資動機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從現行的理財産品來看,高端凈值産品門檻過高,而大眾投資理財産品又難以滿足中等收入群體多元化的投資需求,此所謂“高不成低不就”,據此,可以建立多層級的投資者門檻,解決中等收入群體的尷尬投資境地。

  擴大服務邊界。無論是設立網際網路金融部還是銷售子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自有平臺的建設應該不僅僅只是一個純粹地金融超市平臺的建設,還應該把整個銷售服務貫穿價值鏈始終。比如深化投研顧問服務,目前傳統基金管理公司對直銷平臺供應的研究和投入還不足,投研與直銷平臺之間的關聯還不夠緊密,直銷平臺很大程度上還處於被動接受産品的階段,而事實上這一服務可以貫穿整個平臺的運營環境,通過把基金公司現有的投研團隊引入線上銷售平臺,實現私人定制。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是一個以用戶為主的時代,唯有高頻、海量、零距離地接觸用戶,才能形成用戶粘性,這就要求基金投資理財必須從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提升從售前後到售後的用戶體驗,並通過大數據觀察用戶投資行為和波動趨勢,在此基礎上建立數量模型,以此反推和預測用戶的投資行為和需求。

  當然,僅僅通過上述措施並不足以解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所面臨的所有問題,比如金融網際網路人才短缺、跨部門協作效率不高、對外業務和自有平台資源開發存在衝突等,但是有一點需要確認的是,在網際網路技術引領的經濟時代,隨著産品和平臺的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任何轉型戰略都必須以“産品+平臺”作為核心,脫離彼此的發展註定只能是“長短腿”的跛足前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