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規模縮水 次新基金公司陷困境
- 發佈時間:2014-10-17 08:03: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近日,浙商基金發公告稱副總經理陳志龍因個人原因離職。而浙商基金並非近期唯一一家涉及高管變更的次新基金公司,成立於2012年的德邦基金同樣正面臨著副總經理離職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認為,次新基金公司的生存現狀舉步維艱,部門高管選擇離開顯得理所當然。
據統計,截止2014年二季度末,目前仍有41家有可統計數據的基金公司規模未突破百億(由於專戶和子公司業務不屬於公開數據,未納入統計)。規模不足百億的基金公司中,多數機構屬於“60後”(即第60家及之後設定的基金公司)之列。
錯過黃金髮展期,是對於“60後”基金公司長不大最主流的解釋。某規模小于百億的基金公司坦言,2005年-2007年是基金業的黃金髮展期,而2011年開始,整個基金行業就步入了瓶頸期,生於2010年後的次新基金公司已難再獲得超常規的發展機遇。然而,“60”後基金公司長不大的原因不能僅憑“生不逢時”一言以蔽之。以浙商基金為例,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21日,目前管理規模僅為5.20億元,而與之成立時間相差不足三個月平安大華基金的管理規模卻已達68.04億元。
産品規模持續低迷
浙商基金似乎可以成為“60”後基金公司長不大的一個典型形象。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2011年三季度末,浙商基金旗下僅股票型基金浙商聚潮産業成長一隻基金産品,其期末凈資産為9.23億元。而到了2014年6月30日,浙商基金旗下已有4隻基金産品(分類份額合併計算),其期末凈資産卻降至5.24億元。
從業績來看,基民拋棄浙商基金的原因似乎並不難以理解。以該公司的首發産品浙商聚潮産業成長為例,在2012年度,該基金虧損1.77%,而同年股票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達到9.87%。受益於股票市場牛市行情,今年股票型基金普遍表現喜人,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達到12.28%。而在此背景下,浙商聚潮産業成長仍然繼續虧損,今年來虧損2.82%,在611隻同類基金中排在第597名。隨著該産品的業績持續低迷,浙商聚潮産業的規模也由最初的12.71億元降至二季度末的3.54億元。
此外,該公司的其他三隻基金也沒能逃離規模縮水的命運。浙商聚潮新思維的凈資産規模由2012年3月成立時的7.85億元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0.62億元,比起最初成立時縮水92%。浙商滬深300指數分級在2012年5月成立時凈資産規模為3.54億元,今年二季度末降至0.64億元。浙商聚盈信用債債券的A份額和C份額也分別有不同程度的規模縮水。
人才引進成為難題
公募人才緊缺背景下,浙商基金也面臨著基金經理“只出不進”的問題。今年9月30日,浙商基金髮公告稱,原浙商聚潮新思維基金經理陳志龍離任,其此前管理的基金産品改由張文潔接任。陳志龍其實在加入浙商基金前就已有擔任基金經理的從業經驗,這在浙商基金還是唯一一例。陳志龍走後,浙商基金旗下目前剩下的6位操盤手,在加入浙商基金之前均未曾擔任過基金經理的職位。
浙商基金的元老薑培正在加入浙商前曾任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國聯安基金研究部研究員。關永祥曾任華泰證券、泰陽證券的研究員、長信基金以及國聯安基金數量策略研究員。洪慧梅曾任平安資産集中交易部債券交易員、匯豐人壽保險投資管理部交易主任。而浙商基金旗下另外三位累計從業時間尚不足兩年的基金經理也皆因內部提拔上任。
浙商基金顯然並非唯一一家面臨人才之困的次新基金公司。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2年成立的德邦基金近期也迎來了績優基金經理白仲光的出走,離職原因與多數基金從業人員離開之時一樣為個人原因。某基金從業人士認為,牌照的放開讓這個行業曾經的稀缺性變得瞬間消失,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這個行業的人才緊缺現狀就會日益凸顯。比起成立時間更久的基金公司,次新基金公司在人才儲備、公司規模等方面競爭力並不顯著,其面臨的困境恐怕會愈漸加劇。
此外,業績持續虧損,規模只降不增的結局自然是遭到舊股東嫌棄。8月中旬,浙商基金迎來了股東變更,“萬向係”通聯資本拍下浙商基金50%股權。伴隨著此事發生,浙商基金人員變動在所難免。股東生變一個多月之後,浙商基金副總陳志龍的請辭似乎是一個信號。有評論人士猜測,陳志龍的出走或許只是一個序幕,浙商基金高管結構或將發生大的變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