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融通基金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況今年的行情,“買基金不如炒股”或許比較有代表性。
從A股整體表現看,今年先漲後跌,近期有所反彈,整體震蕩微跌。
Wind全A指數走勢20230101-20231124
數據來源:Wind
但權益基金的表現就比較低迷了。
Wind全A指數(白)VS 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黃)20230101-20231124
數據來源:Wind
我們也統計了今年個股和權益基金的表現分佈, 很明顯地看到,個股的表現要比基金好很多。
Wind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1月24日,今年以來有60.18%的個股漲幅為正,而僅有13.53%的主動權益基金取得正收益。
製圖:小基快跑數據來源:Wind
注:納入統計的基金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
“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説法在前幾年還深入人心,怎麼今年就反過來了?
近期招商證券研報裏的一組數據或許能夠説明問題:
下面這張圖是A股不同市值股票的表現情況。
橫軸是股票市值,縱軸是平均漲跌幅。
可以看到,相比2022年,今年小盤股的表現明顯好于大盤股,市值在50億以下的個股表現尤其好。
對於基金這樣的機構投資者來説,對股票有一定的風控標準和入池規則,因此大部分機構投資者投的股票市值較大,基本在中證800指數(市值前800家)的樣本池中。
中證2000則是覆蓋到了市值第1801到第3800家的股票。可以視作小盤股的代表。
中證800/中證2000在這兩年持續下滑,偏小市值的市場風格對基金來説不太有利。
下面這張圖是機構持倉佔比與個股表現的分佈。
橫軸是機構持股比例,縱軸是平均漲跌幅。
相比于2022年,今年股票平均表現與機構持倉比例成反比,即機構持倉比例越高,大體上表現越差。
2019~2021年,以北向和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化資金增量資金較為明顯,因此2019~2021年機構重倉的個股和板塊比較好。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持續流出,新發權益基金募集低迷,增量資金有限,對機構重倉的股票産生了不利影響。
最後一張圖是2022年和2023年不同行業板塊的表現情況。
可以看到,各行業2023年表現和2022的表現基本反了過來,也就是説,2022年表現越好的板塊,2023年表現越差。
對於以長週期投資為主的機構,行業板塊的大幅輪動,也增加了這兩年投資的難度。
總結一下:偏小市值的市場風格、資金持續流出、行業熱點快速切換,這些因素導致了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的收益整體弱于個股,也就是“買基金不如炒股”。
從“炒股不如買基金”到“買基金不如炒股”,背後是A股行情特徵的轉變。
從核心資産當道,到小市值為王,股市裏沒有YYDS,漲多了容易跌,跌多了也會漲。
還記得當年的“漂亮50”和“要命3000”嗎?現在只是反過來了而已。
而現在大家對基金的輕視,似乎就是彼時對基金熱捧的鏡像。
風水輪流轉,一切皆週期。
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在基金收益好時跟風般趨之若鶩,也不宜在基金錶現不佳時盲目地轉身離去。
“買基金不如炒股”的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機構重倉股的估值或已跌到歷史低位,在基本面和外部流動性改善的背景下,或已經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
參考資料:招商證券,《今年風格的本質和對明年的啟示》,20231126
(文章來源:融通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