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根據剛剛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在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縮水後,公募基金的整體管理規模在三季度又創出了新高,達到了8.8萬億,按照109家基金管理人統計,每家基金公司平均增長了81億元。但在可喜的數據背後,因為股票市場表現持續不佳,投資者信心遭遇重倉,迷你基金的數量也呈現出大幅增加的態勢,而根據媒體統計,在201隻迷你基金中,天弘基金、信誠基金和大成基金三家公司的迷你基金數量最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迷你基金的問題已經十分普遍,這也成為困擾整個行業的頑疾和隱患。
委外資金助推公募規模創新高
經歷了前兩個季度的短暫低迷後,三季度公募基金資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止9月30日,全國已發公募産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09家,全部基金數量 3369隻,規模總計8.8萬億,較6月底增加8497億元,增幅達10.67%,較15年末增加4053億元,增幅達4.82%。
據證券時報報道,最受業內關注的十大基金公司排位賽中,天弘基金三季末以8320.79億元規模繼續高居第一,但受到餘額寶規模縮水影響,天弘基金三季度規模下跌184.41億元,成為前十大公司中唯一一家規模縮水的公司。
銀行係基金的典型代表工銀瑞信三季度大舉發力,單季度規模大增765.85億元,以5589.64億元規模升至第二名,較中期規模上升1個名次。華夏基金則以5363.96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三位,華夏基金三季度規模也增長207億元。易方達和南方基金分別以4451億元和3883.81億元規模排名第四和第五,和年中相比排名沒有變化。
有分析指出,從今年來看,年初有調整,之後逐漸攀升,其中三季度增幅最為明顯。一方面得益於股市趨穩使市場投資者信心提振,前三季基金共新發735隻,募集7073億份,平均9.62億/只;另一方面得益於銀行委外資金的助推。
21世紀經濟報道稱,這與銀行委外資金大舉流入公募基金密切相關。統計顯示,9月份公募規模增長最多的是債券型基金,從8月末的9866.18億元直接跨過萬億大關至11471.10億元,增幅達到16.27%;而封閉式基金從8月末的3419.73億元增長至9月末的4362.28億元,增幅更是高達27.56%。這兩類基金都是委外資金入駐公募的主要渠道。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很多基金公司的規模增長都是靠委外資金推動的,如果央行理財新規對委外規模增長造成衝擊,那麼未來基金公司首當其衝也會受到影響。但短期而言並不會有太大反應,因為目前央行只是把表外理財納入監測指標,從監測指標到考核指標還需要很長時間。”
業內擔憂迷你基金數量大幅增加
在整體規模暴漲的同時,股票型基金由於受到行情影響,成為迷你基金叢生的主要源頭。據中國基金報報道,截至三季末,共有多達201隻公募基金凈值規模不足5000萬元,佔基金總數的6.32%,此外,還有多達542隻基金凈值規模在5000萬元到2億元的危險區域,一旦發生大的贖回或股市債市調整,這些基金的規模也隨時有跌破5000萬元紅線的風險。
從三季末規模跌破5000萬元迷你基金的類型分佈看,股票型基金特別是指數型産品毫無疑問是重災區,該類型基金的數量達到86隻,佔迷你基金總數的42.79%,混合型基金以67隻緊隨其後,不過,相比其較大基數而言,這樣的數量並不算多,另一個重災區則是QDII基金,儘管今年人民幣貶值使得QDII基金受到熱捧,但額度限制使得不少QDII基金無法獲得更多資金流入,規模無法獲得增長。
如果按公司分析,這201隻基金分屬於70家基金公司,其中天弘基金、信誠基金和大成基金三家公司的迷你基金數量最多,分別達到14隻、9隻和8隻。不過,天弘基金之所以出現這麼多迷你基金,主要是去年大量發行了行業指數發起式基金,本身成立規模就不大,再加上受股災影響出現不同程度虧損,從而規模更加迷你。除了天弘基金這種較為特殊的情況,其他基金公司則多是非發起式基金。無論是實力較強的大中型基金公司,還是小型基金公司或次新基金公司,迷你基金的問題都十分普遍。這也成為困擾整個行業的頑疾和隱患。
按照有關基金法規要求,公募基金規模如果連續2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大關,需要向監管層提交問題解決方案。迷你基金要解決規模過小的問題,一般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轉型為其他基金,吸引投資者購買,從而擴大規模;二是積極通過持續行銷或找來幫忙資金認購,從而增加規模,三是終止基金合同,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清盤。三季末規模最小的公募基金國聯安中證股債動態已經在三季報中表示,擬召開持有人大會提議終止合同。
而在上周公佈完畢的三季報中,已經有諸如國聯安中證股債動態、富安達信用主題輪動純債宣佈要進行清盤處理,業內預計,如果股市持續動蕩,接下來要清盤的基金不在少數。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