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首批二季報:倉位仍處高位 看好中長期走勢
- 發佈時間:2015-07-21 08: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二季度倉位下降
上週五,基金公司開始披露二季報,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共有64家基金公司公佈旗下基金二季報,其中規模前十的大型基金公司季報均已亮相。總體來看,股票基金二季度末平均倉位有所下滑,但仍高達九成。
雖然A股自6月15日開始大幅下跌,但受益於二季度成長股的良好表現,基金仍獲得了較為可觀的回報。統計顯示,二季度64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合計利潤達2718億元,比一季度減少約25%,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毫無懸念成為盈利主力,嘉實、華夏和匯添富旗下基金二季度利潤均超過200億元,在64家公司中名列三甲。
從倉位來看,天相數據統計顯示,有649隻主動偏股型基金二季度末的全部平均股票倉位(可比)已降至64.98%,而一季度末上述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高達80.39%。從類型上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的倉位較為穩定,由一季度末的90.98%微降至二季度末的90.85%;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則相對靈活,平均倉位由一季度末68.26%下降至二季度末的43.46%,回落將近25個百分點。
雖然平均倉位下滑,不過股基整體倉位水準依舊較高。從基金公司整體倉位看,進入統計的基金公司中,有17家公司旗下主動偏股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平均倉位超過85%,上銀基金、華商基金、匯添富基金整體倉位最高,分別達到94.89%、94.04%和93.03%,興業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信達澳銀基金和民生加銀基金等公司偏股基金整體倉位均在九成以上。
而受到轉型打新以及對股市看空等多方面影響,萬家基金、浦銀安盛基金、平安大華基金、華潤元大基金、海富通基金、泰信基金和中海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偏股基金倉位較一季末大幅下降,降幅均在40個百分點以上,特別是萬家基金整體持倉從一季末的89.84%猛降至二季末的15.33%,倉位下降達74.51個百分點,成為砍倉最劇烈的基金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截至6月底,仍有多只股基保持90%以上的高倉位運作,表明在此前的大跌中,股票型基金並未大幅度減倉,基金並非本輪殺跌的主力。也有分析人士表示,6月底,多數基金重倉股處於停牌狀態,若連續遭遇投資者大額贖回,有的股票型基金也是“被動高倉位”。
基金看好中長期走勢
不過,階段性的減倉並未改變公募對中長期市場的樂觀預期。展望後市,多位知名基金經理認為,三季度市場將呈現震蕩分化的慢牛走勢,中長期走勢依然相對樂觀,代表未來經濟轉型方向的高成長股依然是投資佈局重點,國企改革蘊藏的投資機會也受到基金經理廣泛關注。
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基金經理任澤松表示,牛市的基礎並沒有被破壞,市場的大跌是對前期非理性大漲的調整,也為後續更理性上漲奠定了基礎。預計在政策支援、控制供給、估值優勢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市場會逐步企穩並進入慢牛通道,個股分化行情將愈演愈烈。行業配置方面,看好代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産業,如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等。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邵健認為,創新、轉型與改革仍然是未來市場結構性機會的重點所在。在創新方面,重點關注網際網路、生命科技、新材料、高端裝備、新型消費等領域;在轉型與改革方面,國企改革、産業整合、並購重組是重點關注方向。
易方達新興成長基金錶示,在目前位置,A股的整體市盈率已經有明顯下降,加之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出臺,預計市場會逐步趨於穩定。與此同時,一批股票逐漸地體現出投資的高性價比。具體而言,看好以資訊技術、智慧醫療等為代表的新興成長板塊。
“喧囂之後,必然還是回歸到"改革和創新"——這一代表我國社會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成長領域。”華商創新成長基金錶示,一方面,智慧城市、農業資訊化、網際網路金融、醫療健康服務等領域是貫穿2015年全年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次新股、並購重組和借殼上市,使得有些優質的資産進入到二級市場中,提供了新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