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年底震蕩行情成共識 私募建議遠離高估值小盤股

  • 發佈時間:2015-12-07 08: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受年底資金面趨緊、新股發行“抽血”效應等因素影響,已有超五成大幅降低倉位。多家、私募對A股近期行情持謹慎態度,建議投資者適當控制倉位

  11月最後兩個交易日的“深V”形走勢,加重了投資者對年前A股行情的擔憂。

  取消證券公司自營每天凈買入、叫停場外衍生品融資、清理配資私募資管産品、三家大券商被立案調查、新股發行對資金面擾動以及註冊制改革推進,多個利空消息使得券商成為“砸盤”主力,11月27日,上證指數跌幅達5.48%,千股跌停場面再現。隨後相關券商發佈澄清公告,國家隊借助銀行股護盤,截至12月2日收盤,滬指實現“三連陽”,再度衝上3500點,失地漸收。

  年底行情還將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撲朔迷離的A股行情到底會怎麼走?從私募的舉動來看,投資者的這份擔憂不無道理,據數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五成私募將倉位大幅度降低,以規避年底的行情波動。

  多位券商、私募、資管方面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從上證指數來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市場將較大概率維持震蕩。

  “具體來看,少部分藍籌股表現應該會相對較好,目前仍然有很多股票顯現出投資價值,特別是滬港通裏的股票。但是中小板、創業板未來會大概率維持震蕩下跌走勢,因為目前大部分股票估值仍然比較高,未來的盈利水準無法支撐這麼高的估值。”北京格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可興表示,如果註冊制改革快速推進的話,未來小股票的供給加大,一定會對市場形成衝擊。

  年底震蕩行情成共識

  市場深度調整之後,私募排排網提供的一份私募觀點顯示,多數私募認同,年底A股以震蕩走勢為主。

  金鼎系列基金的基金經理楊驚濤向《投資者報》記者談道,從具體影響因素來講,年底市場面臨比較複雜的局勢。首先,接近年底,市場參與者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有回籠資金的需求,公募及私募基金也多會鎖定收益以應對年終考核,在這段時間大力發動行情的動力略顯不足。

  “其次,目前行情存量博弈的特徵明顯,年底到明年年初還有一批按舊辦法發行的新股發行,對資金的抽血效應還是會有的。雖然市場大幅度向上的動能似乎不足,但是市場也不具備繼續大幅下跌的基礎。”楊驚濤表示,經過近兩天的調整,市場已回到11月初起漲的位置,下方支撐密集,經過前期充分換手,目前基本處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區,獲利回吐的壓力其實很小。

  上漲乏力,也未必會下跌,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資産管理平臺金斧子CEO張開興。他指出,雖然牛市邏輯並未改變,但目前仍然缺乏使市場打破震蕩格局的契機。市場出現反轉需要政府的再度“空中加油”,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短期內進行政策刺激的可能性並不大。

  券商方面,看多與看空者都相對謹慎。廣發證券(000776)研報認為,當前A股市場“慢牛”預期是因為投資者相信政策是無所不能的。

  “在A股估值和盈利回歸正常化之前‘泡沫思維’和‘慢牛思維’都不可取,應繼續以謹慎的低倉位等待轉機。”該研報分析稱。

  雖然國家隊手持過萬億的護盤籌碼,國泰君安等多家券商依舊承諾4500點以下不凈賣出,但12月影響市場的變數依舊不少。

  “人民幣加入SDR已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通過,這將會在中長期影響中國的經濟進而影響A股。其次,歐洲可能進一步量寬以及美聯儲計劃加息都將影響週邊資本市場及大宗商品市場,進而影響到A 股。”楊驚濤表示,除了國際上影響因素,12月中央將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的相關決策將直接影響到A 股相關行業及板塊。

  建議關注藍籌股與新興産業

  雖然券商、私募對年底市場基本持謹慎態度,但亦坦言“在此期間結構性的賺錢機會依然不少”。

  從11月27日暴跌之後,銀行股、地産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就成為護盤主力。12月2日,銀行、證券、保險板塊再度崛起,盤中持續拉升,截止收盤,銀行、證券板塊漲逾6%。地産股同樣實現“三連陽”,三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7.51%。

  張開興建議,未來可能更多關注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業績,目前大盤藍籌股估值不算高。“投資者要遠離高估值的小股票、題材股,這類股票中很多至少還有30%~50%的下跌空間,不要去做短線,否則很有可能在上方被套住。”他表示。

  廣發證券研報同樣建議低倉位配置一些銀行、醫藥等防禦性行業;另一方面需要把握“調結構與保增長的交集行業”,如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市場企穩的基礎是信心

  一直以來,管理層維護A股市場穩定的態度是十分鮮明的。但前期動輒千股跌停的動蕩行情,金融領域成為反腐重災區,包括21家救市主力券商目前已有7家被查,市場對A股失去信心導致一有利空消息即呈現放大效應。

  楊驚濤表示,要想A股市場真正企穩,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投資者恢復信心,增量資金入市。這需要國際經濟復蘇態勢逐漸明朗、國內改革和經濟轉型效果開始逐漸顯現、上市公司盈利加速增長等各方面配合。在多方面因素共振下,投資A股出現明顯的賺錢效應,增量資金入市,市場自然就企穩向上了。

  張開興認為,由於“資産荒”蔓延,A股仍是目前比較好的投資途徑,有助於市場流動性恢復正常,加上明年春季投資熱點提前佈局、管理層仍有可能出臺利好措施幫助市場穩定情緒,都將有利於市場企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