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陽光私募10月業績大反轉 收益率仍跑輸大盤

  • 發佈時間:2015-11-16 08: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近日,陽光私募産品10月的業績陸續披露,市場的深秋反彈給行業帶來了些許暖意。

  格上理財統計數據顯示,陽光私募行業10月的平均收益為5.23%,結束了自6月股災以來的“四連跌”,與指數相關性最高的股票型産品也實現了5.75%的收益,從此前業績跌跌不休的泥沼裏成功抽身。

  行業實現業績回暖,但整體收益率卻僅有同期滬指10.34%反彈幅度的一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儘管多傢俬募機構在10月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加倉,但“遊擊戰”仍是普遍戰術,相對保守仍是主流態度。進入11月,隨著一系列“週末重磅”的襲來,私募機構之間對於市場的態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

  股票型産品“揚眉吐氣”

  市場回暖,最先得益的便是與指數相關性最高的股票型産品。格上理財數據顯示,10月份股票型私募基金整體上漲5.75%,結束了自6月股災以來的“四連跌”。6月~9月,股票型私募平均收益分別為-7.55%、-3.23%、-4.54%和-1.54%。此外,股票型私募前十的平均收益為48.83%,較9月前十的平均收益增長了16.93%。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自10月以來,不少私募都進行了幅度較大的加倉,在“愛在深秋”的反彈行情裏逐漸修復凈值。華潤信託發佈的晨星中國·華潤信託中國對衝基金指數(MCRI)月度報告也顯示,納入該指數的166隻私募基金産品的倉位“四連降”之後在10月迎來了上升。

  據華潤信託官網,該對衝基金指數納入了包括了“重陽2期”、“博道量化對衝1期”、“朱雀1期”、“星石11期”等多只知名私募旗下的基金産品。報告顯示,MCRI成份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比9月末上升9.80個百分點,為48.47%。而此前的四個月內倉位一直呈現下降之勢,平均倉位分別為75.78%、44.86%、39.83%和38.66%。

  相比起行業整體的業績回暖和股票型産品的“揚眉吐氣”,運用對衝手段的策略産品表現卻依舊疲軟,其中表現最差的為套利策略,業績排名靠前的産品也收益甚微。

  套利策略受影響明顯,而以多因子選股為主的阿爾法策略(市場中性策略)表現雖然優於9月,但也明顯落後於“王者歸來”的股票型産品。數據顯示,10月市場中性策略平均漲幅為1.29%,而此前3個月收益為0.87%、0.01%和-0.58%。

  私募態度分化明顯

  雖然行業整體從業績下跌泥沼之中掙脫出來,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卻是:無論是行業整體5.23%的漲幅,還是股票型産品5.75%的上漲,都僅有上證指數同期10.34%反彈幅度的一半,行業整體出現“踏空”。此外,雖然10月大盤整體盤整向上,但成交量卻並沒有顯著的提升,這也意味著私募在參與四季度行情時仍然持相對保守的態度。

  “顯然股票型私募基金的首要任務並不是低倉位避險,而是創造合理的絕對收益。在市場波動較前段時間已經相對平穩的背景下,何時入場是眾多私募基金經理所考慮的問題。”格上理財一位私募研究員便如是直言。

  事實上,就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在大盤經歷了2個月的盤整之後,市場情緒確有所回暖。私募機構在市場調整中“驚弓之鳥”的態度有所轉變,10月的加倉幅度較為明顯。但進入11月,A股市場似乎步入了“多事之冬”,私募機構之間對於市場的態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不同風格的基金經理所做的佈局也不盡相同。

  此前的兩個週末,市場迎來了徐翔被捕、IPO重啟兩大重磅消息,而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依然不平靜。11月13日,上證所和深交所宣佈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修改:自11月23日起,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將由此前的50%提高至100%,去杠桿的進程從場外配資擴展到兩融。

  同日,中紀委公佈消息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繼主席助理張育軍之後,又一證監會高層“落馬”。此外在當地時間上週五晚間,法國首都巴黎發生了慘無人道的連環恐怖襲擊,法國甚至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一系列“週末重磅”接踵而至,市場人士應接不暇,“後市究竟怎麼走”成為眾多私募機構也在掂量的問題。

  上海地區券商背景的私募研究總監也告訴記者,“IPO重啟、巴黎事件等不確定因素增多,都會給市場造成壓力。另外現在藍籌的估值雖然有吸引力,但中小盤股的估值已經很高,這波反彈繼續往上漲會有一定難度。指數越高,風險收益比越來越差;不確定因素又很多,所以我們逢高減倉的原則不會變。”該研究總監進一步表示。

  除了且戰且退的遊擊戰術,也有私募人士表示正式翻多。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便表示,“今年瘋漲瘋跌上演屠牛記,我們跟著熱鬧賺點錢,內心卻是極度看空,慢牛不能這麼玩。”在陳宇看來,大漲大跌的一個原因是人為放大了資金供給而控制了股票供給;隨著IPO的重啟和監管層翻倍提高融資保證金,最大的系統風險已消除,市場將回歸自然漲跌。

  “如今股票供給開放,資金供給管控。估值回歸,真正的慢牛重來,我們的內心正式翻多。”陳宇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