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市場震蕩不止 私募業績分化嚴重

  • 發佈時間:2015-08-24 07:00:0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7月私募表現搶眼。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私募基金跑贏了滬深300指數。同時,在各大類型的私募基金中,多空倉型私募和市場中性型私募收益率明顯受到影響,管理期貨型私募則脫穎而出。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私募倉位分化嚴重。身處波動異常的市場,對於是否降低倉位、是否選擇防禦型股票,私募基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此外,除在倉位、選股策略上分化頗大之外,不同私募對於後期市場走勢的分歧也較大,“慢牛”和更為悲觀的情緒是兩大主流意見。

  逾七成私募跑贏滬深300

  數據顯示,7月份,超過七成私募基金跑贏滬深300。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7月31日,滬深300收于3816.70點,在公佈7月收益率的7000多只私募基金中,收益告正的基金略多於收益告負的基金,大致各佔一半,但有逾七成的私募基金産品跑贏滬深300。

  其中,在各大類型的私募基金中,多空倉型私募和市場中性型私募收益率明顯受到影響,管理期貨型私募則脫穎而出。多空倉型私募與市場中性型私募收益率受到7月份市場行情影響收益率有所降低。經歷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市場的大幅回撤,私募基金普遍降低了股票倉位。

  同時,極端的行情也對市場中性型私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7月策略平均漲幅達到了0.87%,而這也是今年以來市場中性型私募收益最低的一個月。但不同於以往的是,該月市場中性型私募並沒有受到大小盤因素的顯著影響,7月份無論大盤股還是小盤股跌幅都比較大,其中滬深300跌幅達到14.67%,而中證500也有13.25%的跌幅,整體來看市場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風格特徵。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管理期貨型私募在7月份表現不俗。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7月7日,國內三大商品期貨市場幾乎所有主力合約大幅跳水,28個主力合約跌停,而許多管理期貨型私募從中獲取豐厚利潤。其中既包括白石、凱豐這類根據基本面操作的機構,“白石七號”上漲7.25%,“凱豐對衝3號”上漲7.83%;也包括元盛、富善這種專業的量化CTA投資機構,“元盛7號”上漲8.68%、“富善致遠CTA十期”上漲3.46%。

  與此同時,在7月份的私募基金公司收益排名中,前海旗輝財富以113.61%的收益率高居榜首,緊跟其後的基金公司分別為融昌、新財富資産。而徐翔所在的澤熙基金公司則以38.70%的收益率排在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近1年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普通股票型私募基金産品中,澤熙3期以756.63%的收益率居第一位。由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二季報來看,澤熙投資進入前10大流通股股東的公司有康強電子鑫龍電器金字火腿東方金鈺華麗家族

  根據統計,截至2015年08月14日,共有12536傢俬募管理公司合計發行了26247隻私募産品,其中有434隻新私募基金在7月份成立;在這些私募産品中,有3176隻基金已清盤,剩下的私募基金則由1209位私募基金經理管理。

  防禦型品種為私募首選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私募倉位輕重存在較大差異,而這一差異背後則反映了其對於當前市場的判斷。“目前的投資策略一個是選股,一個是選時。”雪球投資董事長李昌民表示,目前其採用“5:3:2”的投資方式,其中50%是長線、30%是中線、20%是短線。他告訴記者,由於旗下幾隻成績較好的基金均是封閉操作,所以沒有贖回壓力,因而其幾乎都是半倉以上操作。

  當然,這樣的倉位對於類似追求穩健投資的優選財富董事長張虎成來説就顯得不甚合適,他認為目前建倉避險才是第一要務。“我在大跌之後就沒有加倉,並且在不停減倉,新的倉位已經降得很低。”不過,張虎成認為並非目前市場沒有機會,只是“很難捕捉,而且風險偏高”。其向記者表示,或將趁市場短期連續下跌時增加一部分倉位,再趁市場反彈的時候繼續降低倉位。“這是我目前在戰術上的一種策略,既不悲觀也不樂觀,我也不認為市場有機會,我也不覺得市場沒有機會,如果到4000點附近,我就會降低倉位,到了3500點附近,我就會增加倉位”。

  除去倉位,從選股中也能看出私募基金的不同之處。採訪時,李昌民強調了“風口”對其選擇股票的重要性。“如果這個企業半年以內沒有風口,再好的企業也是漲不起來的。以主題投資為主,我認為目前的大風口是國企改革。”

  近期市場波動仍然劇烈,除了主動降低倉位外,一些私募基金還會考慮佈局防禦性品種,例如食品飲料和醫藥。張虎成就表示,醫藥板塊已成為其重點投資板塊,“未來只有醫藥這個行業的需求會持續上升”。李昌民認為,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選擇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回撤較小且容易賣出的防禦型股票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也有觀點認為,消費等具有成長預期板塊值得看好。凱石工場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錶示:“像水泥、建材、機械、化工、鋼鐵等偏週期性的板塊,只有當經濟進入一個穩定增長的軌道時才可能出現業績增長的復蘇;相對來説,消費、醫藥板塊等和經濟週期的關係並不大,這些板塊的需求是持續的,所以長期持有可以體現出其價值。”不過,仇彥英也強調,上述板塊短期內仍存在系統性風險,

  追尋“風口”須謹慎

  近期,滬指久攻不下4000點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焦慮。同時,上周A股震蕩劇烈,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再跌156.55點,跌至3507.47點,跌幅為4.27。而私募對於未來市場走勢也存在分歧。

  “現在市場明顯的態勢是,大家都在觀望,信心不足。”張虎成認為,目前市場震蕩,且會繼續向下,可能會有新的低點。他向記者表示,宏觀經濟環境不甚理想,這並不利於股市向上。

  無獨有偶,仇彥英也認為,前期“救市”是對市場過度下跌的反應,短期內甚至起到了觸底反彈的效果。“但這是一個偏短期的行為,最終要回歸市場,市場走勢取決於經濟運作情況、投資者信心等多方面,這些因素在現階段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張虎成告訴記者,從技術層面上看,股市的本質是為了把籌碼分散出去。股市在5000多點時,處於高危狀態,而大跌使得許多中小投資者被套牢,造成他們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救市行動從短期上看停止了市場的下跌,但如果指望市場從此上漲或創出新高是極其不可能的,因為這意味著必須有更多的資金進來推動它”。正因如此,在沒有增量資金進入的情況下,市場只會出現震蕩中的短期上漲,此後仍會下跌,“因為下跌之後,資金才有更多機會進入”。

  還有一派觀點認為,點位並不主要,抓住所謂“風口”則是關鍵。“4000點久攻不下是一個假像,只要大盤不繼續大跌,投資者就可以放心地投資處於國企改革風口的股票。”李昌民認為,此輪國企改革將比上一次引爆牛市的股份制改革影響更大。

  而對於國企改革主題投資,張虎成則持謹慎態度。其認為,國企改革相關板塊機會很難把握,類似的題材股只有短期賺錢效應,而其上漲則需依靠市場情緒醞釀,同時,改革何時落地等關鍵性問題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我不能拿投資者的錢去追逐具有特別大不確定性的熱點,只能選擇防禦性比較強、估值偏低的醫藥板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