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一月減倉千億 貨幣和保本基金遭搶購

  • 發佈時間:2015-08-23 09:17: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摘要]在證金公司轉手部分股票的時候,一些公募基金趁著反彈瘋狂減倉,短短一個月減倉股票市值規模高達千億元。

  A股市場衝擊4000點未果,短短一週走出一波近500點的下跌行情。市場調整之時,機構的策略趨向謹慎。在證金公司轉手部分股票的時候,一些公募基金趁著反彈瘋狂減倉,短短一個月減倉股票市值規模高達千億元。

  與此同時,股市動蕩讓基民心有餘悸。由於不看好後市,眾多基金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過去一月內,偏股基金遭遇接近萬億份凈贖回,凈贖回比例接近三成,而貨幣基金規模卻創出歷史新高,幾乎佔到基金總規模的半壁江山。

  公募一個月減倉千億

  今年近800隻私募基金遭清盤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8月19日,807隻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為76.87%,較一個月前下降了1.58個百分點。

  1.58個百分點的減倉規模對應多少“彈藥”?中國基金業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7月底,中國境內98家基金公司,合計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産規模為6.88萬億元。若以這一數字作粗略推斷,那意味著過去一個月,公募基金減持股票規模達到了1000億元。

  此外,自7月以來,新基金髮行也進入“冷靜”期。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8月19日,新成立的基金共有103隻,而6月份單月就有149隻。在發行份額上,6月份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合計2845.2億份,平均單只基金髮行份額為19.1億份。而7月以來,有超過一個半月的時間,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合計為2614.36億份。

  若將5隻“國家隊基金”的約2000億份額忽略不計,實際發行份額僅約為614億份,是6月份的20%,而平均到單只基金,僅為6.27億份,創下了年內的階段低點。

  不過,從現在看這些減倉的公募基金是幸福的,相比它們不少私募基金遭清盤已回天乏術。來自私募排排網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成立2143隻陽光私募新品,目前已有799隻産品被清算,其中7月份清盤的陽光私募産品為200隻,顯著高於今年的其他月份,有10隻産品存活期未超過一個月,二季度成立的私募基金成為清盤重災區。

  “近三年來私募清盤的數量基本保持在500隻左右。”私募排排網高級研究員許炯東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私募清盤數量劇增,創出了歷史新高。

  格上理財研究經理張彥估計,市場上實際清盤私募産品數量要遠高於數據統計,“私募沒有公募基金那樣披露凈值的硬性規定,許多産品清盤也不一定會發佈公告。但是據我們觀察這一波清盤潮比以往更為嚴重,今年大量産品遭到清盤的現象並不是私募行業的常態。”

  散戶不再留戀

  偏股基金近萬億份被贖回

  7月份,在統計的2119隻開放式基金平均收益率為-7.12%,業績最佳的國投美麗中國單月凈值增長8.94%,而國海富蘭克林旗下的國富健康業績墊底,單月虧損超過30%,國富精選也以29%的虧損排名倒數第四。

  實際上,自二季度開始以來,四成偏股基金收益均跑輸大盤。數據顯示,二季度的滬指以3748點開盤,截至8月12日,上證指數報3886點,二季度以來上漲3.69%。而在主動管理的偏股基金中,剔除二季度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有826隻基金有完整的區間業績數據。以滬指漲幅為指標,共有339隻基金跑輸大盤,佔比約為41%,3隻基金虧損甚至超過了20%。

  面對這樣的成績單,基民避險情緒高漲,紛紛贖回手裏的偏股型基金。中國基金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開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總份額為25843億份,比6月底大幅減少6989億份,份額縮水比例達到21.29%,而7月份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總規模為2430億份,如果剔除掉新基金帶來的規模增量,整個7月份,開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凈贖回規模約達到9420億份,凈贖回比例達28.69%。

  偏股基金單月遭遇接近萬億份凈贖回和接近三成的凈贖回比例,這在公募基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中登數據顯示,7月百萬市值賬戶逐漸消失,A股100萬元以上賬戶合計減少55萬戶,賺錢效應缺失,令市場信心難以一時修復。而7月偏股基金遭近萬億凈贖回,沒有增量資金支援,場內彈藥缺少讓股指反彈難以為繼。”海富通基金投研人士説。

  蹺蹺板效應顯現

  貨幣基金和保本型基金迎來新春天

  在資金大幅流出偏股基金的同時,貨幣基金卻遭到鉅額申購。截至7月底,數千億資金涌入貨幣基金,使得貨幣基金總規模從6月底的24093億份猛增到7月底的32170億份,一個月暴增8077億份,增幅達33.53%,貨幣基金規模隨之創出歷史新高,佔基金總規模的比重高達46.87%。

  事實上,自去年12月份以來,在股指頻創新高,股市的賺錢效應越發明顯的情況下,貨幣基金規模的市場佔比曾出現一路下行趨勢,這一趨勢在剛剛過去的7月才得以扭轉。據了解,8月以來這一現象更加明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貨幣基金規模較6月底實現翻倍,有的基金公司甚至出現了兩倍左右的增幅。

  也是基於避險的需要,近期保本型基金呈現熱産熱銷的局面。公開資訊顯示,截至6月30日,國投瑞銀旗下兩隻保本基金國投瑞銀招財保本和國投瑞銀瑞源的份額規模分別為26.04億份和21.6億份。此外,7月14日成立的招商安逸保本首募規模為16.66億份;7月27日成立的長城久惠保本首募規模也達到了29.75億份,都遠超近期新成立基金規模的平均水準。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自6月15日以來,A股市場進入過山車式行情,不時出現單日跌幅超過6%的情況,其間的驚險刺激程度是連老股民也都沒有經歷過的,再加上收益的大幅縮水,已讓不少投資者感到身心疲憊,加強了對低風險産品的偏好。但另一方面,經過國家救市,目前的A股市場已處於低位盤整整固階段,不少之前投資權益類産品的投資者讓其完全撤出又心有不甘,欲拒還迎,在這種情況下,保本基金就成了最適合的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