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與物美上演新華百貨“增持競賽”
- 發佈時間:2015-07-27 02:31:1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田燕
新華百貨大股東與“野蠻人”崔軍的纏鬥歷時已久。7月16日晚新華百貨公告透露,崔軍麾下私募基金第4次以舉牌形式發出戰書:20%的持股比例,與持股26.9%的新華百貨大股東物美係差距不遠了。
就當業界普遍認為“大股東地位告急”時,劇情很快出現反轉:7月20日,新華百貨大股東物美出手增持股權達30%,再次固權成功。不過,與“野蠻人”崔軍相比,大股東物美此次所付出的代價不菲:截至20日收盤,新華百貨股價升至28.45元。崔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不管大股東此次增持意圖何為,自己都已經抄底“成功”。
像崔軍對新華百貨的“伏擊”一樣,市場起伏間,類似抄底資本大獲其利的例子不鮮。眼下適逢A股“潮落”之時,私募對上市公司的舉牌再次進入爆發期。
私募大佬與物美係持股差距一度縮至6.9%
在滬上私募大佬崔軍的步步緊逼下,上市公司新華百貨大股東物美係再次出手增持,以確保大股東“王座”。7月20日,新華百貨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物美控股當日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697.4萬股,佔總股本的3.09%。增持前,物美控股持有公司26.91%股份,增持後控股比例提高至30%。物美控股表示,“本次增持基於對公司核心業務長遠目標的信心,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
截至目前,崔軍旗下私募基金經過4次舉牌後,對新華百貨所持有的股權比例達到了20%;控股股東物美為30%,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差距為10%。在此前不久的7月16日,崔軍第四次舉牌後,二者之間的持股差距一度縮小至6.9%。
回顧崔軍與上市公司新華百貨大股東之間的“鬥法”,從今年4月開始就故事不斷。公開資訊顯示,4月14日,私募人士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兩家公司作為一致行動人,首次聯合舉牌新華百貨;4月28日再度發起舉牌。截至4月28日,兩隻基金累計持有新華百貨2256萬股,佔總股本約10%。
7月8日,交易資訊顯示,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通過3個賬戶大舉增持新華百貨。“上海寶銀創贏最具巴菲特潛力對衝基金3期”“上海寶銀創贏最具巴菲特潛力對衝基金1期”和“上海寶銀創贏最具巴菲特潛力對衝基金16期”當日合計買入1145.3萬股,約佔新華百貨總股本的5.08%。至此,崔軍對新華百貨構成第三次舉牌,持股比例達15.08%。
面對資本的來勢洶洶,新華百貨大股東物美係也阻擊不斷:5月底,新華百貨公告拋出10億定增案,被認為是應對私募舉牌“逼宮”而特意推出,意圖與“野蠻人”拉開差距:按照原定增計劃,大股東物美將出手認購9成股份,持股比例由原來的26.91%增至39.59%,進一步化解被私募奪權的危機。
私募幾次入場皆適逢低點位
“我們最在乎的是賺不賺錢。目前看來,對新華百貨的抄底是成功的。”7月24日,崔軍告訴新京報記者,對幾次舉牌新華百貨的操作表示滿意。
觀察崔軍旗下私募對新華百貨的舉牌時點,不難發現其入場可謂“精準”。查閱寶銀創贏旗下基金增持歷史顯示:2015年4月14日,公司公告,2-4月份該基金增持公司5.0191%股權,買入成本為15.18-18.12元之間;2015年4月28日公告,旗下基金增持公司5%的股權,累積持股10.000043%,成本約在17-22.7元左右;2015年7月8日公司公告,再次增持公司5%的股權,累積持有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5.07602%,買入成本為15.59-18.50元;2015年7月15日再次增持公司5%股權,截至此時,已累積持有公司總股本的20%,交易均價23.95元。
與公司在此期間歷史股價相比,崔軍旗下基金幾次“殺入”的時機都適逢較低點位。尤其是第三次舉牌時,新華百貨15塊多的成本價堪稱近期最低點,值得一提的是,崔軍旗下基金3個賬戶增持新華百貨的成本價,更是新華百貨當日的跌停價格。以跌停價大舉買進,買後即迎來漲勢,可謂一次“完美抄底”。
崔軍也毫不掩飾對自己這次成功操作的驕傲。“這個舉牌肯定是成功的。我們最底部進的,現在獲利已經80%。”對於大股東物美此番再次增持,崔軍表現得不以為意。“我們已經賺到錢了,這是最重要的。”
“崔軍他買的只是一部分價格比較低,也並非幾次全在低位買入。現在他的成本應該也不會很低(第四次舉牌交易價23.95元)。7月24日,新華百貨證券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另外,我們大股東願意高位買入,是基於看好公司長期的發展,再就是響應最近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的號召。”
該人士表示,崔軍會不會繼續舉牌,公司很難預計,而大股東會不會繼續增持也要“走著看”。
私募舉牌成潮
像崔軍對新華百貨的“伏擊”一樣,市場起伏間,類似抄底資本大獲其利的例子不鮮。眼下適逢A股“潮落”之時,私募對上市公司的舉牌再次進入爆發期。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對於私募巨頭、産業資本來説,可能到了一個集中“低價批發”上市公司的好時機。“A股經過前期一輪暴跌,目前對許多資本方來説已經到了合適的進入價位。大家都不想放過這次好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4日,A股市場已經有超過20家公司遭到資本舉牌逼宮。7月20日,沙河股份發佈公告稱,中科招商旗下中科匯通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達到5.01%,構成舉牌。這已經是中科匯通在此輪大跌後舉牌第11家公司,且對11家公司的舉牌均在7月間進行。據統計,此輪股市大跌後,中科匯通已舉牌了朗科科技、北礦磁材、鼎泰新材、三變科技等11家上市公司,包括6隻主機板股、3隻創業板股、2隻中小板股,耗資約10億元。其中對北礦磁材和鼎泰新材的舉牌,連續突破5%和10%持股線。
除了中科招商外,定增大佬劉益謙的國華人壽,也堪稱“大手筆”。先後將國農科技、天宸股份、有研新材作為“獵物”。
對於私募扎堆舉牌上市公司的動機,市場評價不一。“大多是單純抄底套利,但不排除有些確實是奔著上市公司管理和控制權去的。”前述市場分析人士稱。
早在6月2日,崔軍曾向新華百貨發出公開信,提出5項議案,包括“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收購小型保險公司”及要求上海寶銀獲得董事會席位及本人擔任公司職位等,表現出對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濃厚興趣。不過,24日崔軍接受記者採訪時並未對自己此前的議案發表看法,他表示“最重要是賺錢”。
對話
崔軍 賺錢最重要 抄底已成功
新京報:最近你的基金髮起了對新華百貨的第四次舉牌。除了你之外,其他私募基金也在扎堆對上市公司進行舉牌。據你判斷,對於資本來説,現在正是抄底上市公司的最好時機?
崔軍:是不是最好時機不好判斷,但我們對新華百貨的舉牌是證明已經成功的,因為是在底部舉牌的,(第三次舉牌)是最低點15塊多的時候,三天我們就進了5%左右;投入1.8個億目前獲利已經達到80%了。
新京報:你的基金第四次舉牌之後,大股東物美緊接著也公告增持了,這是不是進一步鞏固地位的舉動?下一步你有繼續舉牌的打算嗎?
崔軍:他們多少錢買的?28塊多,我們15塊多買的。這個成本就不一樣。不管他們(大股東)是要鞏固股東地位還是什麼目的,我們是要講究一個成本價的,我們是要在低位買,要賺錢的。至於我們下一步什麼打算,這個不便透露,留意公告吧。
新京報:你認為目前舉牌上市公司的私募基金中,以直接獲利為目的者居多,還是欲通過舉牌參與公司治理者居多?
崔軍:這個不好説了,各家情況不一樣,不好評價。還是以信披為準,我們只談我們自己。
新京報:幾個月間連續多次舉牌,有評價認為你是風格激進的私募。
崔軍:我們是價值投資者,不是什麼風格激進。趕上最低點你肯定要買股票啊,這個還用説嗎?怎麼衡量一傢俬募?賺沒賺錢。我們通過舉牌賺到錢了,這個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