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出臺的監管新規讓基金子公司“牌照紅利”不再耀眼。要在資管市場中真正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還要在投研實力、內部設置、激勵機制等諸多方面加速轉型——
在眾多財富管理工具中,被譽為“萬能牌照”的基金專戶子公司由於不用考慮風險資本計提、引入風險準備金等因素,一度“裸奔”得非常順暢。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12年公募獲批設立專戶子公司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79家基金公司獲得子公司牌照,産品數量已達1.72萬隻,規模約9.84萬億元,遠高於私募基金的5.70萬億元和公募基金的7.77萬億元,成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産管理中規模增速最快的力量之一。
然而,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下發的兩份徵求意見稿,將“萬能牌照”推向風口浪尖。基金子公司一系列可能的新“門檻”,讓“牌照紅利”不再耀眼,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紅利面臨消失風險。
“未來牌照認可可能會有新角度,對於資管行業來説是新機遇。”民生加銀資管公司總經理蔣志翔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基金子公司成立時間短,改革將倒逼子公司通過牌照整合轉型升級,做強主動管理業務,引導其將業務聚焦至優勢領域。目前看,基金子公司仍是市場中最具創新活力和最靈活的投資平臺之一。在新背景下,行業將不斷去通道化、去杠桿,並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高資産配置效率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資管新軍”的全新挑戰
基金專戶子公司産生於2012年11月,全稱是特定客戶資産管理計劃,採取報備制。通俗地説,它是針對高端客戶開發的理財服務創新産品,投資于産品約定的權益類、固定收益類以及其他另類資産。
北京方鑫匯投資管理中心機構業務部趙鑫表示,由於基金子公司成立之初並沒有風險資本和凈資本等諸多“門檻”,條件相對寬鬆,在信託計劃等具有高度同質化的競爭中,能夠爭取到不少銀行和私募基金的客戶。
金牛理財網研究員何法傑認為,基金子公司投資領域全方位覆蓋一、二級市場和股權、債權市場,成為傳統“銀、證、保”三大渠道的重要補充。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基金子公司能夠為其提供包括VC(風險投資)、PE(股權投資)、債權融資、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一系列金融服務,並更加注重客戶的遴選和持續的扶持和培育,發揮“金融保姆”優勢,實現共同成長。同時,相較于公募基金參與國企改革所面臨的諸多政策限制,基金子公司投資非上市國企股權也具有天然的政策優勢,且不受持股比例限制。一方面能夠發行企業資産證券化産品、推動企業直接融資;另一方面,能夠開展投貸聯動業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結構化融資模式,長期融資與短期融資相匹配、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結合。此外,還能開展一二級市場聯動業務等。
然而,“裸奔”的日子可能面臨終結。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下發《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産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指引》兩份文件的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今後設立基金子公司須滿足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滿2年、基金公司凈資産不低於6億元等7個條件,開展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應滿足凈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凈資産不得低於負債的20%等4大風險控制指標。
近期新的基金專戶子公司牌照也遲遲沒有動靜。截至6月3日,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披露的審核情況顯示,泰達宏利基金等7家公募基金正在申請設立專戶子公司,除1家在今年2月份得到一次反饋意見外,其他均無消息,最近一次核準成立基金子公司還要追溯到2015年11月。
國信證券分析師陳福認為,這説明監管部門有意提高基金子公司設置門檻,實施凈資本約束為核心的風控管理和分級分類監管。在“降杠桿、控風險”的基調下,基金子公司大體量資産的杠桿、投向和資産品質均不夠透明,這是此次新規發佈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從目前105家公募基金公司的規模及凈資産情況看,僅“非貨幣基金公募規模不低於200億元”一項便有60余家基金公司不符合新規標準。而成立不滿2年的基金公司有新沃基金、新疆前海聯合基金和金信基金等至少8家。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認為,超過半數公募基金公司不達標,預計未來基金子公司的設立節奏將放緩,存量基金子公司牌照價值有望提升。
不僅如此,在風險控制方面的凈資本等指標,也將極大地壓縮子公司的通道業務優勢。“今後基金子公司開展業務,業務做到什麼規模,都必須和它凈資本多少密切相關。凈資本多就多做,凈資本少就少做。”何法傑認為,其中壓力較大的是“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一項。
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按最低比例計算的風險資本約為321億元,而105家基金子公司合計註冊資本僅為74億元,凈資本遠遠低於風險資本。這説明大批基金子公司或者需要股東追加大量資本金,或者需要從扣減比例高的業務向扣減比例低的業務轉向,實現公司整體轉型發展。
問題頻發亟需轉型
儘管有諸多牌照優勢,大量基金子公司依然熱衷於以“低收費+高利潤”方式與信託公司爭奪通道業務,有些甚至違規開展配資、資金池等業務。截至目前,已有金鷹基金的子公司前海金鷹資管、中信信誠基金子公司中信信誠資管、銀河基金子公司等多家基金子公司曝出風險問題,導致投資者投訴不斷,而部分基金子公司也被監管層處以暫停業務數月的處罰。
從長遠看,此次發佈的監管新規並未讓基金子公司的“萬能牌照”失色,反而給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指明瞭方向。“基金子公司要在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淪為簡單的‘通道仲介’,應當成為金融改革探索最佳的試錯者,通過多元投資範圍打破行業邊界束縛。”蔣志翔表示,主動管理類項目將成為未來基金子公司獲取業內認可的關鍵、實現收益的重要抓手。
轉型首先需要在內部業務部門設置上作出調整。以民生加銀資管為例,通過必要的機構改革,公司專門設置從事主動管理業務的經營機構;建立起與主動管理類業務發展方向相一致的風控體系、考核體系、激勵體系等,為轉型保駕護航。此外,還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探索實現網際網路與財富管理的有機結合。
轉型還需要圍繞投研實力打造核心競爭力。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副總經理高見認為,基金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應包括項目來源及獲取能力、渠道及銷售能力、積累並留駐客戶資源能力、産品設計和資産管理能力、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和激勵機制等。
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基金子公司推出了團隊和員工持股計劃,所有基金子公司都有不同比例的項目提成機制。業內人士表示,一個完整的激勵機制,既包括基本薪酬和日常福利,也包括獎金和提成,還包括長期的股權激勵計劃,這需要基金子公司統籌考慮總體轉型路徑。
樹立風險自擔意識
“無論是抬高基金子公司牌照門檻,還是控制審批進度,管理層著眼點都是風控,對存量基金子公司以及相關産品應該沒有太大影響。”何法傑説,基金子公司和産品的風險歸結起來主要有:融資類業務信用風險、結構化産品存在風險、聘請第三方參與産品管理風險、通道類業務法律風險隱患、利用專戶開展場外配資業務風險、專戶産品資金池或嵌套抬高杠桿合規風險和投向債券專戶産品的風險等7類。
浙商證券資管總經理李雪峰認為,基金子公司應建立相對獨立、專業、有經驗的風險管理團隊,制定相應的流程和制度。對於一些非二級市場投資的項目來説,與商業銀行類似,風險評審團隊還應部分扮演類似投資決策委員會的角色。
從財富管理市場宏觀視角著眼,基金子公司還應具備跨市場風險防控意識。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日前表示,目前,全國銀行理財産品、公募基金、信託和基金子公司等各類機構管理的金融資産規模已超過60萬億元。如果這些鉅額資金單純在自己行業內部迴圈,就不可能真正提高使用效率。財富管理要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市場化方式,積極探索對接的有效渠道,把更多的資源引導到國民經濟最需要和最有競爭力的環節,這樣才能實現高收益,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投資者要承擔更高風險,需要具備綜合風險控制能力。
良好的體制機制也有利於提前預警風險。蔣志翔建議,應建立基金子公司分類監管機制,在銷售、資訊披露、資管計劃合規設立和運作等方面進行合規管理。同時,對於投資者來説,應樹立打破剛兌、培養投資者風險自擔的契約意識,基金子公司門檻再高,也不可能永賺不虧。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