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遭遇悲慘首季:25家管理規模縮水超100億

  • 發佈時間:2016-04-26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截至上個週末,內地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落下帷幕,受到股市震蕩和新基金髮行遇冷影響,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大幅縮水超8000億元。

  可以説公募首季交上來的是一份不合格的答卷。統計顯示,在納入排名的前100家基金公司中,包括易方達、工銀瑞信、嘉實、廣發、建信等25家基金公司首季規模縮水超過100億,不過也有基金公司實際了逆市的規模擴張,比如華夏、華寶興業、興業全球等公司。

  首季剛過,內地基金公司的座次排名就被重新改寫,中國經濟網記者就帶您梳理第一季度的變與不變。

  公司排名冰火兩重天

  對公募行業來説,單只基金的年終排名最為關鍵,而基金公司每季的排名也至關重要。

  首先來看一季度末的前十名位次,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表明,天弘基金第一季度末期的規模實現1294.36億元的增長,總規模達到8051.43億元,仍然排在內地基金公司的首位;華夏基金規模增長109.82億,繼續排名行業第二;而儘管規模縮水超過千億,但是易方達基金仍然排在第三位;不過,排在第四位的工銀瑞信基金與易方達基金縮小了差距。統計還顯示,排在第五到第十位的基金公司分別是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建信基金中銀基金。這其中,匯添富基金第一季度規模規模增長了302億,是除去天弘外增長最多的公司,排名從第十位升至第七位。

  排在第十一到第二十位的基金公司分別是招商、華寶興業、博時、富國、鵬華、銀華、華安、興業全球、華泰柏瑞和諾安。仔細分析,這其中華寶興業、銀華、興業全球和諾安的排名較上一季度上升,四家中表現最好的是華寶興業,其規模較上一個季度增加了135億。相對照的是,這一區間段的博時、富國、鵬華、華安等四家規模縮水,其中富國縮水了242億規模墊底。

  聚焦排行榜的末端,規模不到20億的公司目前還有6家,它們分別是江信、中金、國開泰富、紅塔紅土、東海、新沃,這其中東海和新沃這兩家的規模還不到10億,東海的規模為8億,新沃的規模為5億。

  綜合從一季度末基金公司的規模情況看,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一方面,華寶興業、興業全球、平安大華和華夏第一季度的規模增長均超過了百億;另一方面,在納入統計的前100家基金公司中,25家的規模縮水超過了百億,它們分別是:易方達、工銀瑞信、嘉實、廣發、建信、中銀、招商、博時、富國、鵬華、華安、華泰柏瑞、上投摩根、國投瑞銀、國泰、農銀匯理、大成、融通、景順長城、民生加銀、交銀施羅德、申萬菱信、光大保德信、銀河、上銀。

  此外,新沃基金、中原英石基金、華融基金、中金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大成基金6家基金公司資産管理規模慘遭腰斬,管理的基金資産規模降幅均在50%以上。其中,大成基金單季度資産管理規模下降768.26億元,成下降金額最大的基金公司。

  單一季利潤高低顯現

  基金公司規模排名位次更替的背後實際是源於第一季度盈利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來自於WIND資訊的統計表明,第一季度內地基金公司利潤排名首位的是天弘基金,當季其旗下基金利潤為38.45億元,接下來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興業和華福基金,實現的利潤只有5.16億元和4.53億元,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別是上銀基金和中加基金,而當季度還實現了正收益的基金公司包括了國金、鑫元、浙商、嘉合、德邦、方正富邦、國開泰富等13家基金公司。

  仔細分析這些基金公司實現盈利的原因,實際上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規模較大、佔比較高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多出現正盈利或者小幅虧損,而偏股基金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虧損規模也較大。上銀等基金公司就是低風險基金規模較大或佔比較高,受到股市下跌影響較小的例子。

  相反,大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一季度呈現虧損,偏股基金規模越大虧損額也往往較高。其中,共有2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虧損超過50億元,有7家旗下基金虧損超過100億元,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一季度旗下基金分別虧損297.56億元、268.41億元、217.24億元和210億元,虧損規模居前。

  如果從單只基金的角度來看,結論亦同樣如此。根據公募基金的一季報,3925隻基金累計虧損了3867.99億元,其中,凈利潤虧損的基金共有2256家,佔比高達57.48%,合計虧4313億元。這也意味著,今年一季度,如果全部資金買基金,就有接近六成的虧損概率。而能實現盈利的基本上都是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

  相關分析報告指出,從各類型看,債券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規模分別增長1401億元和705億元,成為一季度規模增長最為顯著的基金類別,這兩類基金也成為基金公司對衝偏股基金規模下降的主要工具。而開放式混合型基金縮水規模最大,一季度規模下降4663億元,縮水比例達到21.75%;貨幣型基金規模縮水2605億元緊隨其後,受股市調整,高倉位運作的股票型基金一季度凈值規模縮水了907億元。

  同去年底相比,以債券型、保本型和貨幣市場基金為代表的固定收益類別基金在基金總規模中的佔比顯著上升,三者一季末合計規模達到53564億元,佔比高達68.86%,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佔比僅為30%,如果剔除掉一些絕對收益基金,偏股基金的佔比應該已經不足30%,創出歷年新低。

  一季度基金持股解析

  雖然基金在第一季度交上的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但是其持有股票的變化還是吸引了大眾關注的目光。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股數量最多的是金融股,但同去年四季度相比,金融股多有減持記錄,其中,工商銀行被減持了7億股,民生銀行被減持了4.05億股,農業銀行累計也被減持了2.24億股。另外,此前火熱的新興産業也遭到公募基金的減持,其中,TMT板塊減倉5%~29%,而電腦減倉5%~11%,是減倉幅度最大的新興産業。

  具體到當季度公募加倉和減倉前五位的情況,防禦性較好的貴州茅臺、農業銀行、伊利股份聖農發展浦發銀行等成為公募前五大加倉股。數據顯示,石基資訊太極股份奧飛娛樂思創醫惠中國平安等成為公募前五大減持股。以茅臺為例,重倉茅臺的基金個數從去年底的26隻躥升至79隻,而基金持股市值也由6.94億元勁升至37.51億元。

  仔細分析加減倉股票所屬的行業,包括貴州茅臺、伊利股份、聖農發展、五糧液牧原股份、宋城演繹等都屬於大消費概念;在減持的市值前十大個股中,石基資訊、太極股份、思創醫惠、美亞柏科東軟集團宜通世紀等都屬於TMT領域。

  記者注意到,在基金一季度末的前五大重倉股中,既有乳業龍頭低估值的伊利股份,也有新興消費的旅遊演藝股宋城演藝,還有白酒行業龍頭之一的五糧液,以及進入低增速的銀行股興業銀行。這幾大重倉股代表了彼時基金的追求:講估值、重防禦、驗成長。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第一季度基金經理的操盤體現出“重個股、輕行業”的特點。例如,第一季度基金整體減持了銀行股,但農行和浦發還是進入到加倉的前五位中。又如,一季度末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網宿科技。儘管網宿科技所在的資訊技術行業遭遇基金大規模減持,但其卻逆市被基金大幅加倉。一季報數據顯示,重倉網宿科技的基金數由去年四季度末的57隻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95隻,持股市值也由35.37億元增加至46.76億元。

  綜上所述,一季度的排名戰早已塵封于歷史,面對二季度前景撲朔迷離的市場,各家基金公司又將如何應對?好戲剛剛開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