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內地香港互認基金銷售慘澹 高成本難以覆蓋

  • 發佈時間:2016-02-29 11:04:49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2月23日,外管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末,內地基金在香港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凈匯入2154.33萬元人民幣,香港基金境內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凈匯出4017.67萬元人民幣。

  2015年11月正式啟動以來的2個多月時間,互認基金募集規模僅為6000萬元,相對兩地各3000億元的額度相去甚遠,更有基金公司表示,雖然公司原本就預期很低,但結果較預期更低。

  公開資料顯示,加上年後獲批的産品,目前南下互認基金已達到23隻,北上基金則有5隻。在有業績披露的12隻基金中,今年來僅中銀收益H取得正收益,其餘均出現虧損,最多的虧損達到26.04%。

  雖然手握批文,但基金公司認為目前時點還不宜投入銷售。“我們的産品獲批後還未開始銷售。目前市場較為悲觀,預計3月以後進入香港市場。”一家已經拿到批文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據其透露,公司對産品預期不高。“短時間內不指望會看到銷量,目前僅當做佈局,這比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再發行産品來得容易。”

  滬上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香港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對基金的選擇較為謹慎,而內地散戶則更容易跟風。“香港投資者的選擇更多,全球配置並不一定要局限在內地市場,A股的表現又著實難以讓人滿意。”

  而如此低的銷量也讓渠道不停抱怨。上述滬上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渠道方面反饋,目前的銷量難以覆蓋投入的成本。據介紹,香港證監會對法律文件的要求非常高,有些公司會請整個律師團隊,因而在律師費上的花費就可能超過百萬元。而且,香港投資者非常看重紙媒的行銷,而紙媒收費不低,一次需要7萬元港幣,而每次至少會選擇10家媒體,再加上廣告設計費,這一部分投入也在百萬元以上。而且有的基金公司還需要系統改造,這樣一來投入更是高得驚人。

  按照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這筆投入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本。“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先發後發沒有區別。兩地購買意願都不大,只是打開一個通道。未來經濟企穩,現在就算是提前佈局,比到時候再申請要有很大優勢。”有基金經理説。

  不過,已經有産品面市的基金公司還是對互認基金相當有信心。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張軍表示,目前海外投資避險仍是主題。短期內全球經濟的擔憂情緒仍會持續,避險資産仍會得到青睞。不過風險資産下挫之後價格逐漸更吸引人,長線投資者可以在當中尋找不錯的投資機會。

  針對當前的市場波動,張軍提醒投資者把管理風險放在首位。一些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可以分散自己的投資組合,通過産品管理風險,選擇把風險波動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産品,而不是選擇“押注”式投資單一方向的單一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