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利率下行 保本基金走俏

  • 發佈時間:2015-11-18 00:36:01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這幾天,手頭有30萬元資金的沈先生有點猶豫。到底是給股票補倉,還是購買保本基金好,“保本基金最好的投資時機正是股災過後,牛市未來的這段時間,如果等到股市開始漲了,投資這種既安全,預期收益又高的産品的最佳時機就已經過去了”。業內人士表示,如今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普遍下降到5%以下,保本基金的吸引力進一步凸顯。保本基金在市場下行的時候可以保障本金,在市場向上的時候可適當參與股票行情。對於願意接受5%~6%收益水準的投資者來説,會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

  利率下行

  凸顯配置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保本基金的受寵,一方面與當前市場環境有關。經歷過今年三季度的暴跌行情以後,部分資金開始尋求更為安全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保本基金的收益不菲。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保本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65%。而同期,債券基金的算術平均收益率僅為8.3%。

  “以往保本基金多是對理財産品的補充,投資者往往首選理財産品而非保本基金,銀行理財的規模也遠遠超過了保本基金的規模。但是隨著貨幣政策的寬鬆,無風險利率的逐漸下降,一旦銀行理財産品收益下降到5%以下,保本基金的吸引力就進一步凸顯。相比之下,保本基金在市場下行的時候可以保障本金,在市場向上的時候可適當參與股票行情,對於願意接受5%~6%收益水準的投資者來説,會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業內人士分析説。

  同時,債市的走牛有助於為保本基金不斷增厚“安全墊”,而股市低位盤整也有利於保本基金從容挑選優質股票,反彈中其運作也將更遊刃有餘。因此,保本基金因平衡資産配置風險的“安全墊”效應及“牛得起,守得住”的靈活性特點,其資産配置價值值得重視。

  此外,為了更好地兼顧流動性,吸引投資者,近來基金公司也紛紛縮短保本週期。一般保本基金週期多為3年,這類産品佔比超過70%,不過也有部分産品保本週期為2年或者18個月。比如天弘鑫安寶、新華阿鑫一號、新華阿裏保本、金鷹元豐、新華鑫安二期、天弘普惠養老保本、華富旺財保本、東方贏家保本等産品的保本週期即為2年,而國金鑫安保本更是為業內最低的1年。同時,相當一部分基金也引入了收益觸發機制,保本週期內,當基金份額累計凈值增長率達到一定目標時,將提前結束保本週期,從而確保投資者的落袋為安。

  多只保本基金提前結募

  近期,不僅多家基金公司密集推出了相關産品,多只基金甚至提前結束了募集並啟動末日比例配售。

  10月下旬以來,多家基金公司的公告顯示,近期發行的保本基金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紛紛提前結束募集。比如,國投瑞銀境煊保本從10月22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為11月13日。僅僅經過3個交易日的發行,募集的基金份額總額就超過40億元募集上限,提前于10月26日結束募集,並啟動末日比例配售。南方基金10月27日公告顯示,南方順達保本已達到30億元的募集上限,提前結束募集並啟動末日比例配售。同樣,原定於10月30日結束募集的建信安心保本二號也于10月27日提前達到了50億目標。

  與此同時,基於對債市和股市走勢的判斷,保本基金也成為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發行重點。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今年7月以來已成立9隻保本基金,募集總規模約245億元。除了上述已經成立或已經結束募集的基金之外,目前正在發行的保本基金包括國泰新目標收益保本混合、華安安益保本混合、長城久祥保本、中信建投穩利2號等。

  事實上,自A股市場9月份開始震蕩10月份重拾升勢以來,市場的謹慎情緒仍然較為明顯。固定收益類的基金在發行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明顯提升。不過,保本基金的發行數據仍然明顯少於債券基金。據WIND數據顯示,9月以來截至11月12日,共有11隻保本基金開始售賣,而同期發行的債券基金有24隻,貨幣基金有12隻。從基金的産品申報紀錄來看,目前尚有16隻保本基金在排隊等待審核中。華安、南方、諾安、平安大華等基金公司均有2至3隻保本型基金在排隊中。

  選對時機

  基金收益更高

  有分析師指出,當前保本基金有著較為不錯的投資機會。一方面,在央行連續降準降息的背景下,未來債券市場有望持續慢牛行情,有利於保本基金進行債券的投資。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市場調整之後,權益類市場也迎來了建倉良機,保本基金可以分享股市紅利。此外,隨著IPO的重啟,保本基金又可以分享打新帶來的收益。

  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的保本基金大多采取CPPI策略運作,少量採取TIPP策略,這兩種方式都是用資産配置來達到保本的目的,具體方式是投資一部分固定收益産品(例如國債),而用一部分資金來投資股票。

  TIPP策略是採取恒定混合策略,既假設股票上漲,就贖回一部分股票放回債券,是一種穩健的策略;而目前國內的大部分的保本基金都是採取CPPI策略,既採取追漲殺跌的方式,如果剛開始就上漲,基金賺到錢了,保本的壓力就減小,就可以用更多的錢去加碼股票,如果掙得多,甚至可以加杠桿到150%左右。

  雖然剛剛過去的股災使人對杠桿談虎色變,但保本基金既有嚴格的風控體制,只要大盤下跌就開始降低股票倉位,而且也有合同和擔保,那就可以做到既沒有杠桿帶來的風險,又具有杠桿帶來的收益。因此,如果在大盤大幅下跌後的低位申購保本基金,由於下跌的幅度和概率遠小于上漲,則最後往往等牛市到來時,保本基金已經有了很高的股票倉位,收益預期很可觀。

  ■相關連結

  保本基金是否一定不會虧損?

  很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投資産品的時候,聽到保本兩個字馬上就會浮現一個安全字樣的符號在自己的頭腦裏面,認為,既然是保本,那麼最起碼自己的投資本金是不會有任何的安全問題,因此就會覺得非常的有保障。如果再進一步確認它的收益還比較不錯的話,那麼就可以果斷入手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保本是有一定條件的。

  首先第一個條件,是投資者必須持有滿一個保本週期。一般一隻保本基金的週期在3年左右,如果投資者可以持有一隻基金3年,若只是買入一隻債券基金,資金不發生虧損的概率至少可以超過95%,而且其收益率水準一般也可以高於保本基金。

  其次,大多數保本基金只有在保本週期開始的認購期內認購,同時持有到保本週期結束的時候,你才能獲得保本。如果你只是在保本週期中間申購的話,是不能進行保本的。投資者必須支付申購費,而且即使持有到期,如果市場不佳發生虧損的話,也是不能保本的。當然,一些保本基金也可以中途申購實現保本,但是只有極少數的基金會這樣。

  最後,有的保本産品的保本條款還扣除了認購的手續費。也就是説如果保本基金的手續費是1%,投資者買入100萬元。那麼最後你的保本金額就是99萬元+認購期時候這筆錢所獲得的利息收入。

  可見保本基金也不是説百分之百就能保障你的收益,即使是投資者到期之後得到了完完全全的本金保障,但是損失的這段比較長的時間,就是影響投資者收益的最大致命傷。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説,獲得收益的高低是和時間長短相關的。如果你付出了時間卻沒有獲得收益,那麼最終算下來,你就是虧損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