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IPO新規降低打新收益 公私募調整産品策略

  • 發佈時間:2015-11-10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週五,證監會宣佈將重啟新股發行(IPO),同時公佈了完善IPO制度的相關內容,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打新將取消預繳款和取消小盤股的詢價環節。

  受訪公私募人士認為,新規在避免股市資金巨幅波動和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了打新的收益率,基金公司將調整相關産品的投資策略。此外,取消小盤股的詢價環節暗含向註冊制過渡的信號。

  打新收益率將下降

  萬家基金高翰昆認為,新的IPO規則最大的特點就是取消了之前預繳款申購制度改為事後繳款,最大的好處在於對資金面的擾動大大降低,也大幅降低了參與打新的門檻,使得打新的預期收益率大幅降低,繼而無法形成新的無風險高收益資産,也就不會打亂現在決策層需要的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的目標。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表示,此項改革有利於提高市場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現前期鉅額打新資金凍結,導致股市流動性縮緊進而導致市場波動放大的情況;同時,可簡化程式,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有利於引導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可以擴大直接融資比例。

  滬上某基金公司表示,中簽率大概率會降低,因而打新基金收益率會有所下降,會影響到機構客戶參與打新基金的熱情。

  海富通基金顧曉飛認為,新規對市場資金的波動有很大的平抑,影響相對中性。IPO重啟在分流部分資金的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新的投資選擇。由於很多打新基金的存在,使得目前許多打新資金沉澱在固定收益類市場,對權益類市場的分流相較于過去要少。

  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鄭曉輝認為,隨著打新規則的變化,參與打新的性價比正在降低。打新的中簽率可能還會繼續降低;由於利率還在下降通道,打新的收益率也會比上半年有所下降。

  東吳基金表示,此次調整後的IPO方案好于預期,相較IPO暫緩前的規則,更加體現了監管層呵護市場的意圖,比如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減弱了對市場資金面的衝擊程度。

  北信瑞豐基金投資總監高峰認為,新規不但沒有抽血,還實現了造血功能。取消預繳款以後,相當於整個市場所有機構散戶都可以參與到打新中,可謂陽光普照,從而帶動市場人氣,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

  泰達宏利基金認為,新規更有利於網上投資者,對於網下投資者來説,預計參與機構將更多,可能會降低新股中簽率。但由於不再需要預繳款,新股募資對於二級市場資金面幾乎不再有影響。

  泰信基金董青山表示,打新是一個把場外資金往場內引的“誘餌”,很多機構都是帶著一年穩定的收益率來打新的,如果沒有打新,這些投資者是不會參與二級市場交易的。

  打新將成“增強手段”

  在新的打新規則出臺之後,打新基金參與的優勢有所削弱,基金公司也將根據IPO新規調整相關産品的投資策略。

  高翰昆認為,從新規看,未來申購新股基本沒有任何機會成本,只要一二級依然有價差,必然會導致各類投資者踴躍參與新股申購。隨著時間的推移,打新收益率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長期看能獲得一個市場化的無風險收益率,打新會變為一種收益增強投資策略而被廣泛採用。純打新基金就可以配置大量債券,大大增厚打新基金基礎收益,而打新則成為一種收益增厚策略而被積極採用。

  高峰認為,打新基金不會消失,註冊制後會越來越專業化。短期打新基金必須研究規則,中長期必須研究股票基本面,為註冊制後放開後的市場競爭做準備。

  富國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全勝認為,打新基金的規模優勢消失,中簽率也可能會走低。打新策略就需要斟酌,若要同時控制權益頭寸,同時提高權益倉位,可考慮納入股指期貨賬戶。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新規實施後,會將打新作為一種增強手段。短期IPO新規對債市是一個事件性衝擊,流動性好的債券會最先受到影響。

  顧曉飛表示,IPO重啟對投資操作上不會有明顯的影響,依舊是從行業趨勢的角度選取未來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和股票,IPO的重啟反而在投資標的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泰達宏利基金認為,預計IPO重啟後會迎來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在沒有大盤股發行的情況下,單只打新基金平均規模可能會保持在30億以下,但打新基金的個數可能再次增長。

  北京某中型公募表示,旗下打新基金規模目前維持穩定,打新基金並沒有帶來大量的申購情況。但目前的貨幣基金、保本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産品的大機構客戶(包括券商、保險等),都在積極準備參與新股申購,低風險投資機構的打新的積極性較高。

  向註冊制過渡

  IPO新規中,“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主承銷商協商定價”頗為引人注意。業內人士認為,小盤股直接定價有助於提高保薦機構的定價能力,暗含向註冊制過渡的信號。

  楊玲認為,本次IPO制度改革確實是向註冊制改革的方向推進了一步,是朝著更市場化方向進行的。註冊制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未來推出註冊制不會對資本市場産生太大衝擊。

  顧曉飛認為,IPO新規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市場發行體制而做出的努力和嘗試,總體來講,對市場資金在申購新股期間的波動會有很大的平抑作用,並增加了市場定價的行為,相較于原先的規定更加完善,預計將通過不斷完善發行的規定來最終實現註冊制的落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