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操盤手叫賣持股組合 網際網路社交型股票興起
- 發佈時間:2015-06-04 09:02: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目前這種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尚處於萌芽階段,一個最大的風險隱患,就是股票組合發佈者的道德風險—他們可能故意發佈某些股票組合,將自身持倉風險轉嫁給不知情的投資者。
隨著網際網路+股票投資概念興起,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新模式悄然流行。
具體而言,券商投資顧問、私募基金經理、民間高手在某些特定網際網路平臺發佈自己的特定主題股票組合併設定出售價格,投資者可在這些平臺購買自己認可的股票組合,並通過券商自動化交易系統“複製”這些組合進行投資,以期獲高回報。
目前,雪球網、一起牛、金貝塔、米投網等網際網路平臺都先後涉足這類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新模式。以米投網為例,上線一個月以來,已吸引20多萬註冊用戶,其中40%客戶交投活躍。
只是,這種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新模式所帶來的投資收益,同樣參次不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米投網的相關數據中發現,截至6月2日,在其當前公佈的115個股票組合裏,業績排名靠前的二維碼概念組合、軍工改制概念組合、特斯拉概念組合過去一個月分別取得81.6%、75.11%、69.6%的投資回報;而銀行業組合、非銀金融行業組合、二胎概念組合同期虧損2.67%、2.67%、2.57%。
米投網CEO胡純亮分析,業績分化是這種股票投資新模式的“新常態”,畢竟股票組合的發佈者包括民間高手、券商投顧、私募基金經理,每個人都有不同投資策略,難免出現收益差距。它的一項優勢,則是降低投資者獲得私募基金、券商投顧等專業人士投資策略的準入門檻—以往,投資者需要花費100萬元購買私募基金産品或券商理財産品,才有機會“看到”這些專業人士的投資策略,如今他們可以用數十萬元的投資本金,再加一筆購買費就能“複製”他們的股票組合。
有業內人士直言,目前這種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尚處於萌芽階段,一個最大的風險隱患,就是股票組合發佈者的道德風險—他們可能故意發佈某些股票組合,將自身持倉風險轉嫁給不知情的投資者。
“對此我們有嚴格的風控,先調取這些股票組合發佈者的重倉股與持倉結構,如果他們的確存在轉嫁風險給投資者的行為,我們會迅速剔除這個投資組合。”胡純亮直言。在他看來,很多私募基金經理與券商投顧之所以願意公開自己的股票組合,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收益引流,為自己將來發行管理理財産品做鋪墊,會珍惜自己的口碑與個人品牌。
“穩健組”
意外跑贏“激進組”
目前券商投顧、私募基金經理與民間高手所提供的股票組合,主要分成兩類,一是主題投資,二是混合策略。
主題投資類別裏,概念組合幾乎完勝行業組合。
米投網相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過去一個月主題投資類別業績排名前十的投資組合裏,概念組合佔據九席。其中,二維碼概念組合、軍工改制概念組合、特斯拉概念組合、3D列印概念組合、藍寶石概念組合、水域改革概念組合、安防概念組合、金融IC卡概念組合分別以81.6%、75.11%、69.6%、64.74%、64.37%、58.38%、57.36%、52.25%位列前八。第十位則是高送轉預期概念組合,收益率達49.87%。行業組合中,僅建築裝飾業組合以51.37%位列第九。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坦言,這份收益與當前牛市行情特徵比較符合。5月起,A股市場最受資金追捧的是創業板的各類概念股,帶動創業板指數屢創新高。
頗令人意外的是,在混合策略類別的12個股票組合裏,穩健組合收益率意外在牛市行情裏跑贏激進組合,尤其是業績排名前五的股票組合裏,穩健組合佔據三席,分別是“轉型地産股”、“4000點以上賠不起”與“宮澤穩健價值投資”。截至6月2日,它們過去一個月分別實現60.82%、39.57%、36.11%的投資回報;激進組合裏,僅有“強者恒強”、“短線投機”同期分別取得48.11%、27.82%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五名。
胡純亮分析,穩健組合之所以能在牛市行情跑贏激進組合,主要是上週四A股市場大幅回調令激進組合凈值損失較高;反觀穩健組合,主要配置此前漲幅不高的股票,存在較大的補漲,最終導致收益更可觀。
“這也與股票組合提供者的投資風格息息相關。”他發現,目前穩健組合的最多提供者,主要是券商投顧與私募基金經理;民間高手則更偏愛提供一些激進組合。
道德風險有待化解
但與Motif不同,國內網際網路平臺更喜歡吸引私募基金經理、民間高手或券商投顧提供股票組合,供投資者複製投資。
“這存在道德風險問題。不排除券商投顧、私募基金經理虛構、美化自己的以往業績表現數據,故意發佈一些股票組合,將自身持倉風險轉嫁給投資者。”一傢俬募基金經理不無擔心。
胡純亮對此解釋稱,目前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應用平臺都對股票組合提供者設定嚴格準入門檻,以米投網為例,它從兩個方面考察私募基金經理、券商投顧、民間高手的投資水準與職業操守。一是先與券商、私募基金簽訂協議,由這些機構授權自己核查以往股票交易明細與業績表現,先判斷其業績表現數據的真實性,再通過考察其過去一二年投資收益表現,判斷其所提供的股票組合大致收益狀況。
“相比投資回報,我們更關注私募基金經理與券商投顧所管理賬戶、産品的最大凈值回撤值,以及相應的凈值回升速度,以此判斷他的風控水準與市場應變能力。”他補充説。
其次,米投網還調研每位私募基金經理與券商投顧的從業經歷時間、性格、學歷、健康、家庭狀況等,評估日常生活的意外事故會多大程度影響他的情緒,引發情緒化投資與選股錯誤風險。
至於這些股票組合提供者所出現的道德風險隱患,他認為除了嚴格的風控措施,市場同樣存在優勝劣汰抉擇機制—當某個股票組合發佈者無法創造可觀的投資回報,沒人會願意購買使用他的組合;反之,一個能創造高收益的股票組合即便標出很高的出售價格,也會有投資者“買單”,甚至成為發佈者的忠誠客戶,為後者發行産品做鋪墊。
基於合規操作需要,目前這類平臺先與券商機構簽訂協議,由券商允許投資顧問在這些平臺發佈股票組合與購買價格,而投資者的購買款也是先劃入券商賬戶,再由後者轉付給投資顧問。
“不少券商對這類合作模式挺感興趣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説,其實券商也有自己的算盤—隨著3月份中國證券行業協會出臺《證券賬戶管理業務規則(意見稿)》,券商代客理財業務有望放行,券商自然希望能通過這種渠道積累大量客戶資源。胡純亮表示,目前米投網正與某些券商開始對接完成自動化交易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