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乏力業績平淡 中銀基金三基金瀕危

  • 發佈時間:2014-08-18 11: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憑藉在2013年第四季度連發産品衝上千億元規模,中銀基金在年度排名戰中登上第六名的位置,並成功逆襲工銀瑞信這家銀行係基金龍頭公司。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據數據統計,2014年一季度,中銀基金就大幅縮水355.71億元,雖然在二季度略有回升,但和工銀瑞信上半年1918億元資産規模相比,其917億元的規模遜色不少。

  查閱歷史數據不難發現,自中銀基金現任總經理李道濱 2012年8月執掌該公司後,在年末突擊衝規模,次年上半年大幅縮水已成為慣用手法。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缺乏創新型産品以及出色的投資業績,光靠突擊上位很難真正贏得投資者的認同。

  8月12日,中銀基金已滿十周歲,然而,規模增長停滯不前、創新乏力,無疑成為中銀基金掌舵人李道濱的發展難題。

   上半年規模大幅縮水

  中銀基金的股東為中國銀行和貝萊德投資管理(英國 )有限公司,其分別持股83.5%和16.5%。背靠銀行股東的大樹,中銀基金有著天然的優勢,但其規模並不穩定。

  據數據統計,上半年中銀基金共發行了6隻新産品,為2隻貨幣市場基金、1隻分級債基、2隻股票型基金以及1隻偏股混合型基金。儘管如此,中銀基金資産規模仍大幅縮水。截至6月30日,中銀基金被贖回304.13億份,變化率高達24.82%。公司管理資産規模相較去年年底減少299.72億元,縮水24.63%。

  其中,大幅度減少的時間段集中在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一季度中銀基金資産規模縮水高達355.71億元,降幅近30%。這和其2013年的表現如出一轍。

  歷史數據顯示,憑藉2012年第四季度猛增410.89億元,中銀基金站上千億規模的臺階,在李道濱掌舵的首年成功擠進前十。新年一過,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就接連縮水197.54億元和218.94億元,規模僅為584億元,縮水幅度幾為50%。

  直至2013年第四季度,中銀基金憑藉5隻基金的發行,迅速增加484億元,再次站上千億台階。其中,2013年12月19日,其發行21天期理財債基,到期日恰為年底,衝規模意圖不言自明。

  果不其然,結束排名戰後,貨幣市場基金和理財債基大幅凈贖回。統計顯示,上半年中銀基金的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劇降308.07億份。

  與之相比,同為銀行係的工銀瑞信的管理資産規模要穩定得多。今年上半年,工銀瑞信共發行3隻新産品,1隻貨幣市場基金,1隻純債基金和1隻偏股混合型基金,由2013年底的1095億元增至1918億元,增幅75.24%。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貨幣基金,工銀瑞信的貨幣市場基金上半年猛增924.1億份。同樣是銀行係基金,有著天然的渠道優勢,中銀基金貨幣基金的規模不增反降,讓市場人士亦覺得可惜。

  不過,對於規模的下降,中銀基金相關人士對記者回應稱:“規模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對投資者來説,基金資産規模變化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投資業績。”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分析,不少基金公司年底衝規模可能會求援于幫忙資金。這些幫忙資金在時點過後大部分都會選擇贖回離開,因此不會給基金公司帶來收益,而且衝規模的成本比較高。

  掌舵中銀基金的李道濱作為此前嘉實分管市場的副總經理,以善於賣基金而著名。如果正如上述人士猜測,求助幫忙資金來衝規模搶排名,李道濱此舉也許是顧了“面子”失了“裏子”。

   3隻基金低於清盤線

  《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8月8日開始實施,中銀基金旗下3隻瀕於清盤的基金將何去何從?

  統計顯示,中銀基金旗下40隻基金中有3隻目前低於5000萬元的清盤線,分別為中銀標普全球資源、中銀主題策略和中銀上證國企100ETF。截至2014年6月末,其資産凈值分別為1918萬元、3955萬元和4990萬元。

  中銀標普全球資源、中銀主題策略股票中銀上證國企100ETF分別成立於2013年3月19日、2012年7月25日和2011年6月16日。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基金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二季度規模分別減少361萬份、301萬份和500萬份。

  《辦法》第41條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或者基金資産凈值低於五千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併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關於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更是進一步明確,《辦法》第四十一條中,連續六十個工作日自實施之日(即2014年8月8日)起計算。

  “證監會的規定有利於保障持有人利益。這些小規模基金對基金公司的利潤貢獻較小,但該付的成本並不會少,因為每個基金都得配基金經理和清算人員。因此,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講,不會把最好的人才配置在這些基金上,投資者的利益便無從得到保障。”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説,從8月8日起60個工作日內如何進行披露也是個問題,謹防一些公司為了在特定時點衝刺5000萬紅線拉來幫忙資金。他建議,基金公司可以對這些小基金的規模每日披露。

  “這些基金會怎麼樣目前我不知道,但我們公司會嚴格按照證監會的要求來執行。”上述中銀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